• 首頁
  • 旅遊攻略
  • 迷失在叢林與光影中--三月,再憶吳哥之美(小眾游覽秘笈)

迷失在叢林與光影中--三月,再憶吳哥之美(小眾游覽秘笈)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普力科寺六座塔成平面分佈,每座塔的頂部由紅磚砌成尖頂的模樣,象徵著 須彌山 。正面的三座塔入口都有兩隻 石獅 ,對面是濕婆的坐騎神牛,仿佛它們守候著吳哥的過去與未來。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游客很少的普力科寺,很適合找個角落坐下來發會兒獃,想象那些一千年前的古人,身著華服,腳戴鈴鐲,緩緩踏上寺廟的臺階,虔誠焚香祀奉的場景……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巴孔寺游覽及拍攝建議:

巴孔寺是吳哥第一座山形建築,非常巍峨。整體建築色彩較為灰暗,在引道和護城河的交叉口有幾株盛開的三角梅,用來做為前景拍攝巴孔寺全景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有時間,可以在巴孔寺兩側也花些時間,那裡大部分游客不會去,可以拍到沒有人的景色。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有了祀奉祖先的宗廟之後,Indra varman I世想建一座神廟獻給天神的神殿。公元881年,吳哥第一座有著“山”的形式的廟宇——巴孔寺建成了。

在 印度 教中,宇宙的中心是一座 須彌山 。巴孔寺以五層逐漸縮小的 高臺 ,在平地構建起“山”的象徵。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相對於普力科寺而已,巴孔寺很龐大,外圍的護城河長達900米,寬有700米,總共有22座塔。東邊的主入口還有兩座長方形的建築,被稱為藏經閣。穿過護城河,神廟前長長的引道,凸顯出人對神靈的敬畏和虔誠。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巴孔寺仍舊使用了跟普力科寺一樣的紅磚和灰泥的材料來建築平臺上四個方位的塔身,不過每一層的平臺卻改用了巨大的砂岩來堆砌,藏經閣也是採用砂岩建成的,這一階段工匠已經開始在岩石上進行雕刻。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其實,看完了吳哥的寺廟,小吳哥固然宏大,巴揚寺也很震撼,我始終覺得巴孔寺的崇高和莊嚴是不可逾越的,它仿佛也是高棉人在精神上信仰而依賴的高度。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公元889-903 羅萊寺與巴肯寺巴肯寺游覽及拍攝建議:

巴肯寺建在巴肯山上,這裡現在是大為熱門的落日觀賞地,反倒沒有太多人欣賞寺廟本身有點喧賓奪主了。不過巴肯寺到了下午五點左右開始限制客流,基本上要排1-2個小時的隊才能上得去。

建議下午三點左右過來,這時人不多,可以好好先看一下巴肯寺,在巴肯寺的平臺上也可以看得到叢林里的吳哥寺的全貌,想拍照片的話,需要200以上的長焦鏡頭。

拍落日的話得看運氣,首先,西面是 洞里薩湖 ,如果水汽蒸騰雲層太厚,拍落日就沒什麼希望;其次,山上游客超多,老外不怕曬,好的位置基本上提前兩小時就有人坐在那裡等了,如果自己怕曬,只能排在後面幾排,拍到的照片少不了前面游客的腦袋。

巴肯山落日有三個主題可以拍:1/天空的雲霞和 洞里薩湖 水面的波光;2/巴肯寺的寺塔剪影;3/ 夕陽里的人像(其實這個在哪兒都能拍)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生活在 湄公河 下游、 洞里薩湖 附近、羅洛斯河畔的高棉人,靠水而居獲得了豐富的漁收,卻也深受水患之擾。所以,縱觀吳哥王朝的各個時代各種類型的建築,從神廟、皇宮或者普通民宅都與水的利用和疏導息息相關,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浩大的水利工程,吳哥的文明累積也不會如此偉大。 Indra Varman I 世在位時,除了修建普力科寺和巴孔寺外,還修建了一個水庫,只不過這個工程太過浩大,直到他的兒子Yaso Varman I世即位,工程還在進行之中。
據史料記載,這座吳哥王朝的第一座人工水庫,長1800米,寬800米,水庫的中央是挖出的泥土堆出的人工島,上面修建有與普力科寺基本相似的羅萊寺。羅萊寺於893年建成,根據銘文,它被獻給四位天神以保佑水庫。 我們這次沒有前往羅萊寺參觀。因為寺廟所要保佑的水庫在時間的長河裡早已乾涸殆盡,即便是雨季也根本看不出水庫的樣子。而且,由於工程浩大,那些年水患一直沒有得到緩解,據說Yaso Varman I 世已經決定放棄羅洛斯,遷都巴肯山,所以水庫和羅萊寺都處於還沒有最後完工的境況。 巴肯寺位於巴肯山上,說它是山,其實也就僅有七十米高的山丘而已。 沒有人能確切地知道,Yaso Varman I世究竟為了什麼放棄羅洛斯而遷都巴肯山。不過,他在這座山丘上修建的巴肯寺倒是開創了信仰 印度 教的一個新高度。 巴肯寺借助山的地勢,仍然採用逐漸縮小的五層台基堆迭出“山”的形狀,使得整座寺廟更加巍峨。 巴肯寺共建七個層面,底層建44座塔,往上五層壇台再各12座,最頂層中央神殿的東西南北也有4座。頂部的五座寶塔,象徵 須彌山 的五座山峰,七層塔意味著 印度 教的七重天,108座塔,則是 印度 教里宇宙秩序的總和。 下麵第一張照片是六年前去吳哥時拍的,現在這裡已經用鋼架和木板搭了一個現代化的臺階,供游客直接走上頂部。再也找不到那種帶著信仰攀爬的感覺了。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壇台四邊的中央,各有陡峭的五層石階,每層十級,直通寺頂平臺,每層石階左右,守護著一對坐獅,有些 石獅 已破損,看不出模樣。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石刻的技藝也有了不錯的發展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蔣勛先生說“沒有攀爬過吳哥的臺階,不會懂得信仰的力量”。所以我也曾懷揣著高棉人的信仰,手腳並用虔誠地攀爬那些高大陡峭的臺階,一直到山頂。站在山頂,眺望這片錦繡,心底會有莫名的感動。

當年Yaso Varman 一世和他的臣民站在這裡指點 江山 時,不知會不會預想到他的子孫將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耀眼的輝煌,而這些輝煌又將在幾百年後遭遇劫難,最終消逝在叢林里。 從巴肯山上看 吳哥窟 。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今日的巴肯山,早已成了游客熙熙攘攘排隊從鋼架搭成的樓梯上到山頂看落日的地方。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每當夕陽落下,遠處的 洞里薩湖 一片波光,而巴肯寺的廟塔和 石獅 則美成了剪影,這樣的景色的確令人陶醉。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公元908-922 喀拉凡寺(豆蔻寺)豆蔻寺游覽及拍攝建議:

豆蔻寺很小,它的精華在於塔內的紅磚浮雕,非常精美。

大多數游客都是從毗鄰車輛主幹道的西面進入豆蔻寺的,寺廟的正面(東面)有引道和 石獅 雕像。這裡小巧安靜,適合人像創作。
吳哥窟自助遊攻略
之後的十幾年,Harsha Varman I一世繼乘了父位,幾個皇室貴族修建了一座供奉毗濕奴神和他的妃子吉祥天女的寺廟——喀拉凡寺。 喀拉凡寺的英文kravan 與豆蔻的英文kravanh非常接近,因此又被稱為豆蔻寺。

相關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