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藝復興之旅 佛羅倫薩-比薩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烏菲茲美術館 這位老哥看著面善 就隨手拍下來了不曉得是哪位
(後來一查才知道他的很多作品 讓人第一眼就產生了共鳴)
似乎是 威尼斯 油畫流派

TIZIANO VECELLI OR TIZIANO VECELLIO
(c. 1485 - August 27, 1576)
Tiziano Vecelli or Tiziano Vecellio (c. 1485 - August 27, 1576), better known as Titian, was the leader of the 16th-century Venetian school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He was born in Pieve di Cadore, near Belluno (Veneto), in the Republic of Venice. During his lifetime he was often called Da Cadore, taken from the place of his birth.
Recognized by his contemporaries as "the sun amidst small stars" (recalling the famous final line of Dante's Paradiso), Titian was one of the most versatile of Italian painters, equally adept with portraits and landscapes (two genres that first brought him fame), mythological and religious subjects. His painting methods, particularly in the application and use of color, would exercise a profound influence not only on painters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but on future generations of Western art.
During the course of his long life Titian's artistic manner changed drastically; however he retained a lifelong interest in colour. His mature works may not contain the vivid, luminous tints of his early pieces, however their loose brushwork and subtlety of polychromatic modulations are without precedent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rt.

提香·韋切利奧,出生在 意大利 威尼斯 北部風景秀麗的山區小鎮卡多萊, 意大利 文藝復興盛期 威尼斯 派。是喬凡尼·貝里尼的學生,並受喬爾喬涅的影響。青年時代在人文主義思想的主導下,繼承和發展了 威尼斯 畫派的繪畫藝術,把油畫的色彩、造型和筆觸的運用推進到新的階段。他的肖像畫能 揭示人物內心世界。
提香的早期作品受拉斐爾·聖齊奧和米開朗基羅影響很深,以後他的作品比起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畫家的作品,更重視色彩的運用,對後來的畫家如魯本斯和普桑都有很大的影響。他的作品構思大膽,氣勢雄偉,構圖嚴謹,色彩豐富、鮮艷。
提香青年時代在人文主義思想的主導下,繼承和發展了 威尼斯 畫派的繪畫藝術,把油畫的色彩、造型和筆觸的運用推進到新的階段,畫中所含的情感飽滿而深刻,作為喬爾喬涅的助手幫助畫了《沉睡的維納斯》後面的風景。
在宗教畫《納稅銀》和《聖母蒙召升天》中反映了 新興 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念。《愛神節》、《酒神與阿麗亞德尼公主》等神話題材的作品,洋溢著歡欣的情調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1533年查理五世封他為授以貴族稱號後,則畫了《 西班牙 拯救了宗教》和《腓力二世把初生的太子唐·費爾南多獻給勝利之神》等趨逢權貴的作品。
提香曾應教皇保羅三世和神聖 羅馬 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邀請到 羅馬 和皇帝的宮廷中畫了許多肖像畫。但他漫長的一生主要都在 威尼斯 度過的,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主要的作品是一些宗教和古 羅馬 神話的題材,充滿戲劇性的氣氛和動感的人體線條。
提香的肖像畫能揭示人物內心世界。中年畫風細緻,穩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則筆勢豪放,色調單純而富於變化。在油畫技法和繪畫風格上對後期 歐洲 油畫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烏菲茲美術館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Venus of Urbino》
\-----提香·韋切利奧
\-----1538年
是 意大利 文藝復興後期畫家提香於1538年創作的一幅油畫,這幅油畫的創作受喬爾喬內《沉睡的維納斯》的影響。
提香將維納斯置身於具有濃厚家庭情趣的環境中,有助於加強親近溫存之感,同時迎合了上層社會的口味。維納斯的形象的塑造上,畫家充分發揮了健美風格特色,著意於刻畫理想的、健康完美的女性。維納斯豐滿、自然、柔和、充滿了女性的青春美。這幅維納斯成為提香類似題材中的佼佼者,也成為裸體女像中難以企及的典型。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烏菲茲美術館 《Medusa》(美杜莎 )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 卡拉 瓦喬
\-----1595-1596年

美杜莎( 希腊 語:Μέδουσα、英語:Medusa)
美杜莎是古 希腊 的蛇發女妖,凡看見她的眼睛者皆會被石化(沒錯正向面對蛇女的大招就會被石化)。這個妖怪被英雄佩爾修斯在 雅典 娜和赫爾墨斯的協助下斬殺。佩爾修斯將頭顱獻給了 雅典 娜,因此該頭顱被鑲嵌在 雅典 娜的神盾中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 卡拉 瓦喬( 意大利 語: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 意大利 畫家,1593年到1610年間活躍於 羅馬 、 那不勒斯 、 熱那亞 、 馬耳他 和 西西里 。他通常被認為屬於巴 洛克 畫派,對巴 洛克 畫派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卡拉 瓦喬的一生醉人、危險而又充滿了謎。1600年,他突然出現在 羅馬 的藝術圈,此後就再沒有缺少佣金和資助,儘管他將自己的 成功 經營得很糟糕。關於他最早的評介見於1604年,這份材料描述他大約三年前的生活方式,說“他乾兩周的活兒就能跨劍大搖大擺逛一兩個月,還有一個僕人跟著,從一個球場到另一個,總是準備爭吵打鬥,因此跟他在一起狼狽之極。”1606年, 卡拉 瓦喬在爭鬥時殺死了一個年輕人,人家懸賞他的項上人頭,於是他逃離 羅馬 。1608年,他又在 馬耳他 卷入另一場爭鬥,之後的1609年,在 那不勒斯 ,還是爭鬥,這次可能是不明來歷的對頭要取他性命。到下一年,度過十年多一點的畫家生涯後, 卡拉 瓦喬離開了人世。
在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幾十年間, 羅馬 一直在建造巨大的教堂和宏偉的宮殿,需要大量畫作。當時反宗教改革派教堂在搜尋正統的宗教藝術以還擊新教的威脅,因為此前統治藝術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風格主義不足以擔此重任。 卡拉 瓦喬帶來的是一種激進的自然主義,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確的觀察和生動甚至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在 卡拉 瓦喬手中,這種新風格是達到真實性和靈性的工具。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烏菲茲美術館 《伽利略》畫像
這個就不用仔細介紹了吧,高中物理 經典圖片
伽利略 Galilei(1564年2月15日 - 1642年1月8日)
是 意大利 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伽利略被稱為“觀測天文學之父”,被稱為“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方法之父”、“現代科學之父 ”。
伽利略研究了速度和速度,重力和自由落體,相對論,慣性,彈丸運動原理,並從事應用科學和技術的研究,描述了擺的性質和“ 靜水平衡”,發明瞭溫度計和各種軍事羅盤,並使用用於天體科學觀測的望遠鏡。他對觀測天文學的貢獻包括對金星相的望遠鏡確認,對金星的觀測。木星的四顆最大衛星,土星環的觀測和黑子的分析

畫像作者:Justus Sustermans (28 September 1597 – 23 April 1681) also known as Suttermans and with his given name frequently Italianised to Giusto, was a Flemish Baroque painter. He was born in Antwerp and died in Florence.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烏菲茲美術館 伽利略手稿 衍生出來的手辦、筆記本

佛羅倫薩街景佛羅倫薩 不只是翡冷翠,如果恰好愛上了這個古典浪漫的城市,不妨多停留幾天用漫游的方式去感受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烏菲茲美術館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披薩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領主廣場 佛羅倫薩 不只是翡冷翠,如果恰好愛上了這個古典浪漫的城市,不妨多停留幾天用漫游的方式去感受 比薩 Pisa比薩 距離 佛羅倫薩 1小時動車的距離,票價9歐。 比薩 景區建議游玩1-2小時。

從 比薩 中央火車站 一路走來 遠遠的望去, 斜塔映入眼帘,那種感覺仿佛唐玄宗到達東土大唐一般美妙,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比薩斜塔 比薩 中央火車站 走路約15mins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比薩斜塔 伽利略第一次提出了慣性概念,提出了慣性和加速度這個全新的概念,為 牛頓 力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在伽利略之前,古 希腊 的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樣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比如 說,10千克重的物體,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體快10倍。
這一天,他帶了兩個大小一樣但重量不等的鐵球,一個重10磅,是實心的;另一個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 比薩 斜塔上面,望著 塔下 。 塔下 面站滿了前來觀看的人,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諷刺說:“這個小伙子的神經一定是有病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不會有錯的!”實驗開始了,伽利略兩手各拿一個鐵球,大聲喊道:“下麵的人們,你們看清楚,鐵球就要落下去了。”
說完,他把兩手同時張開。人們看到,兩個鐵球平行下落,幾乎同時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獃了。伽利略的試驗,揭開了落體運動的秘密,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這個實驗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比薩斜塔 比薩 斜塔 比薩 斜塔一樓入口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比薩斜塔 比薩 斜塔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比薩斜塔 比薩 斜塔景區 模型(門票17歐)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比薩斜塔 建築局部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比薩斜塔 建築局部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比薩斜塔 建築局部

佛羅倫薩自助遊攻略
《局部》 第三季 對文藝復興有一些講解,不妨可以去回憶一下那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