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澳洲旅行日記之九——環形碼頭.悉尼歌劇院.海灣大橋.岩石集市

澳洲旅行日記之九——環形碼頭.悉尼歌劇院.海灣大橋.岩石集市

澳洲旅行日記之九——環形碼頭. 悉尼 歌劇院.海灣大橋.岩石集市

游 悉尼 灣環形碼頭有感

環形碼頭 悉尼 灣,日晴浪輕嬉鷗閑。

人流接踵環岸徑,街頭藝人隨地攤。

藍月跨虹海灣橋,貝殼張帆歌劇院。

高塔相呼三地標,岩石鬧市伴海蘭。

刁學起2018.3.17日夜於 悉尼 公寓
悉尼自助遊攻略
2018.3.17日, 悉尼 今天特別熱,穿短袖也總嫌熱,晴空烈日,像在火爐中炙烤。 西安 今年春來遲遲,而 悉尼 的夏天卻是長留難歸。

今天的主要活動範圍基本都在 悉尼 灣的環形碼頭一帶。這裡坐落著 悉尼 的兩座地標性建築, 悉尼 海灣大橋和 悉尼 歌劇院。 悉尼 的三大地標建築還有一座就是 悉尼 塔,在這裡也可照見。恰巧是周末,又趕上了國際聞名的岩石區周末集市,也順便體驗了一番。

早飯本來是想吃中餐,結果在 悉尼 的中餐館全都開門晚,9點了還是大門緊閉。孩子們尋找了一圈掃興而歸,只好又改西式快餐了。飯後直奔環形碼頭。這裡已經是人流熙攘、摩肩接踵。這應該是 悉尼 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了,可比我們 上海 的外灘。

悉尼 灣是一個頗有紀念意義的地方, 悉尼 是 歐洲 的首個 澳大利亞 殖民地,而 悉尼 灣則是當年 英國 第一批居民到達澳洲大陸的最先上岸之地。1788年1月26日,亞瑟•菲利浦率 英國 “第一艦隊”的11只小船載著一批被流放的犯人和同船來的海軍及其家屬在這裡上岸成了第一批踏上 澳大利亞 土地的白人居民,菲利浦成了首任總督在隨後的80年間,總共有15.9萬 英國 犯人被流放到 澳大利亞 ,所以這個國家也被戲稱為“囚犯創造的國家”。1月26日就成了 澳大利亞 建國紀念日,也被稱作“ 澳大利亞 日”不過在與租車司機交談時得知, 澳大利亞 人很羞於提起這段歷史。

環形碼頭位於 悉尼 便利朗角和岩石區一帶 悉尼 灣的 悉尼 中心商務區北邊。也是 悉尼 市地方政府區域的一部分。是重要的航運中心,特定的地理環境吸引著各行各業的投資者的青睞。根據去年的一度比較火的被一些媒體報道稱,王健林的萬達集團壕砸20億刀(美元英文Dollar的發音)將在 悉尼 修建新地標!環形碼頭將會有什麼樣的更大的變化,也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想象空間,不過那是後事了。眼前的環形碼頭是一個集交通、休閑與 康樂 於一體的綜合社區。有沿海休閑小徑、行人購物中心、公園、餐廳和咖啡座等等;亦是 悉尼 當代藝術博物館和 悉尼 市圖書館(位於歷史悠久的海關大樓內)的所在地。交通很便利,有火車站和多個渡輪碼頭。因其形狀呈半環形,故原稱“半環形碼頭”,後來被簡化為現名稱。環形碼頭的陸地,像一個U字型向北伸向 悉尼 海灣,“U” 字的東面一條腿的端頭是 悉尼 歌劇院,“U” 字的西面一條腿的頂端是海港大橋,而“U” 字的凹槽向南的方向即是 悉尼 塔。這三個著名地標建築無疑給這個地區增色添彩。因此成了不少社區慶典的主要場所。每逢除夕和 澳大利亞 日煙火匯演,這裡都是主要的集會之地。還是街頭藝人的街頭藝術展示、表演的理想場所。

從昨天到今天,來這裡已經是第二次了。昨日晚飯後來這裡觀夜景,著實美妙了一番。漫步於海濱休閑小徑,欣賞著 悉尼 三大地標建築的精巧與宏偉;穿過熙熙攘攘的各色人群,聽著街頭藝人的異域音調;海風輕撫在臉龐,偶爾停下獃獃看著一群群或悠然踱步或翻飛嬉戲的海鷗,自然產生一種愜意之感。

周圍的 悉尼 三個標建築,昨天就已經領略了。其中的 悉尼 塔是昨天下午由 悉尼 市政廳到 維多利亞 女王大廈再到海德公園後到環形碼頭,路上正好遇到這座造型別緻,高大雄偉的地標建築。因沒有時間進去,就匆匆拍了一些照片離開了。但由於角度限制,沒有拍出其理想的雄姿。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熱鬧繁華的環形碼頭
悉尼自助遊攻略
環形碼頭一角
悉尼自助遊攻略
環形碼頭南望,中間綠色大樓後面露出的塔尖即是吉尼塔頂尖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畫家在寫生,工程夠大的。
悉尼自助遊攻略
這也是掙錢的一種藝術,前面的箱子是放錢的。平時的姿勢就是這樣。
悉尼自助遊攻略
有合影的沒給錢就是這姿勢
悉尼自助遊攻略
給箱子了放了錢就是這樣了,挺有意思吧?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 環形碼頭地圖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 市政府大樓
悉尼自助遊攻略
高聳的 悉尼 塔
悉尼自助遊攻略
據介紹, 悉尼 塔高304.8 米,是 澳大利亞 最高的建築,也是南半球最高的參觀平臺。它有高達230米的管狀塔身,是由46根長5米、直徑6.7米、重32噸的管子一個壓一個堆積而成。管的外部有56根鋼纜與地面建築物相連。每根鋼纜重7噸,由235 股7毫米的鋼絲擰製成。鋼纜總長度可達170公里。塔樓是個9層的圓錐體構成,第一、二層是兩個旋轉式餐廳,各有座位200多個,因為座位有限,來此吃飯必須預訂。塔樓的三、四層是瞭望層。瞭望層周圍都是大塊玻璃,並有很粗的鐵柵保護。憑窗俯瞰,整個 悉尼 市一覽無餘。友人介紹說,在 悉尼 皇家植物園可以將 悉尼 塔、歌劇院和海港大橋三地標同框拍照,只是時間不允許,我們未能如願。

今天早飯後,先是參觀了 悉尼 歌劇院。也許是有在 陝西 省歌舞劇院工作經歷的緣故吧,對這座世界聞名的藝術殿堂懷著特別的興趣,記得我院青年歌手沙莎曾來這裡演出過。

進歌劇院首先得買票,然後由導游分批帶入大劇院內部參觀。由於不懂英文,只有認真聽取導游講解,關鍵詞手機記錄,加上現場感觀,之後再查點資料,就會瞭解的更詳細些。

悉尼 歌劇院,外觀美觀別緻大氣,內部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非常 成功 的音樂、戲劇演出功能建築。也是最具鮮明特色,在 悉尼 最容易被認出,代表特征最強的一座藝術建築。它不僅是 悉尼 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 悉尼 的靈魂,也是被公認的20世紀世界十大奇跡之一。歌劇院位於 悉尼 市北三面環水的便利朗角,距離海面19米的花崗岩基座上,西與世界著名的海港大橋比鄰相伴,南與 悉尼 塔遙相呼應,與政府大廈遙遙相望。占地1.8公頃,總建築面積88000平方米,內設一個音樂廳,一個歌劇院和一個小劇場。此外,還有展覽、錄音、酒吧、餐廳等大小房間900個。1959年3月破土動工,1973年10月落成揭幕。由 丹麥 設計師約恩•伍重(又譯約恩•烏松)設計。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名曰歌劇院,實際上這裡已成為能夠滿足多種需要的 澳大利亞 全國表演藝術與文化中心。

參觀歌劇院的人很多,而且發現 亞洲 面孔居多。導游一邊安排協調參觀路線,一邊作著講解。談到當年的建築背景時,聲情並茂,深深感染著每一位參觀者。

悉尼 歌劇院的建造計劃始於1940年代。先是由 悉尼 音樂學院的院長 尤金 .古森斯對當時設在 悉尼 市政廳的小劇場不滿足,而游說建造一個能夠表演大型戲劇作品的場所, 1954年古森斯院長的這個建議 成功 取得了 新南威爾士 州總理約瑟夫.卡希爾的支持,總理要求要求設計一個專門用於歌劇的劇院。也是古森斯院長堅持要將歌劇院建在三面環海的便利朗角上。儘管卡希爾總理曾想將其建在離位於CBD(中央商務區) 西北 方的 溫耶德 火車站更近一點的地方,但最後還是採納了古森斯院長的意見。

1955年起公開搜集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6年共有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選,結果 丹麥 建築師約恩•伍重的設計方案被選中。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橙子,是圓圓的橙子剝殼的形狀啟發了設計師的靈感。該項目共耗時14年、斥資1200萬澳幣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還曾於 1959 年發行了 悉尼 歌劇院彩券 。後來在劇院的建造過程中,因為改組後的澳洲新政府與約恩•伍重失和,而使這位建築師於1966年憤然離開澳洲,從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也沒有親眼目睹自己的這部經典之作。之後的工作由澳洲建築師群體合力完成。

歌劇院的整個建築體座落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97米的鋼筋混凝土的基座上,外觀像三組巨大白色美麗的貝殼片組成了三個三角形屋廈,飛翹於海邊。因而又有“翹首遐觀的恬靜修女”之美稱。第一組殼片在基座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其中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基座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是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的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佈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大門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臺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臺階下麵。

走進劇院內部,一股涼爽的空氣撲面而來,參差不齊條塊與橫斜構築的不規則的內部結構令人眼花繚亂。導游介紹說,歌劇院內部的設計,沒有使用一根柱子,用的是一根根的釘子楔緊整個優質水泥預製板牆面,也讓這個建築物象是大型的樂高版建築,加上採光高的建材,使得歌劇院的內部能夠接收到大量的自然光。

接著導游帶領我們邊參觀邊介紹。共半個小時的時間,其實也來不及仔細觀察,都是來去匆匆。內部的演出場所主要有:

話劇廳,是一個擁有398個座位的小廳院,適合用作舞臺表演、話劇演出等等,可以拆卸掉前排座椅後它的舞臺也是可以擴展的。

多功能演播廳,可容納600多人,可以作為小型演唱會舞臺,若將部分椅子撤走,則可以當作晚宴廳。2007年的APEC就是在這間廳院舉行。

歌劇廳,是裡面的第二大廳,是票價最貴的廳,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也非常講究。新穎、華麗、功能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臺面積440平方米,有轉檯和升降台。舞臺配有兩幅 法國 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臺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臺監督對臺上、臺下情況一目瞭然。所遺憾的是,進入所有廳都不許照相。

最大的廳是音樂廳,是在劇院內的三層。走上三樓,可以透過玻璃俯瞰 悉尼 大橋,導游提醒說此處欣賞和拍照 悉尼 大橋的絕佳位置。我舉著相機端詳了半天,感到這裡角度確實不錯,近距離隔海水而相望,中間除了來往船隻沒有任何遮擋,美中不足就是隔著一層玻璃,是會影響照片質量的。不過讓我感到幸運的是,今晚剛好有一位世界級的鋼琴家在這個音樂大廳舉辦個人演奏會,現在白天正在彩排,我們可以在保證安靜的前提下體驗一會在音樂廳聽世界級音樂家演奏的感受。導游反覆強調強調不允許照相,保持安靜。至於這位明星的名字導游說了,但我忘了。對記洋名字的的記性實在太差了。反正導游一再強調是世界頂級,很有名的。

進入音樂廳前的等候處,有兩層空間,靠音樂廳的臺階下鋪著高貴優雅的紫色絲絨地毯,在表演開始前,賓客們可以在這裡品酒、喝茶、聊天,等待著演出的開始。不一會兒,一批客人悄聲的出來了,我們可以進去了。

這的確是我見到的裝潢最華麗、功能最先進的音樂廳。廳內共有2690個豪華席位,360度呈梯形盤旋而下,從各個角度都有座位可以觀賞舞臺上的表演,可謂零死角的表演廳。座位是使用白樺軟木以及羊毛面料,可以吸音並將音質最 大化 ,椅背是根據人體的舒適體位做成的。這裡主要用於舉辦大型交響樂,座椅也可隨需要拆卸,可以隨意縮小或擴大舞臺,還可以舉辦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有兩點特別之處,一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 澳大利亞 藝術家羅納德.夏普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由10500個風管組成,管粗從人的小指粗細到下水道那麼粗,必須由專人操作,可以發出美妙宏亮的琴聲。還有一樣“秘密武器”是在天花板上裝上了許多環形的如吸頂燈樣的裝飾,它的功能是起回音作用。讓人感到奇妙的是,它只能回音到演員的耳朵里,使演員能準確判斷發音的精準程度,而對聽眾沒有絲毫影響。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 澳大利亞 木材,忠實呈現 澳大利亞 自有的風格。

這時有一位年輕帥氣的音樂家,正在認真的彈奏著鋼琴,樂聲時而低回婉轉、時而慷慨激昂;琴聲清亮、細膩、流暢。在這高貴的,如夢如幻的音樂大廳里,靜靜傾聽著悠揚的琴聲,如飲清泉,的確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 歌劇院內部結構一角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悉尼自助遊攻略
背景為音樂大廳內部結構
悉尼自助遊攻略

相關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