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冬南法、蔚藍海岸自駕4日游記攻略(馬賽-卡朗格峽灣-聖特羅佩-戛納-尼斯-摩納哥-埃茲)
                                     推薦行程安排接下來的三天半時間,我們從 巴黎 直接殺到 法國 南海 岸線,籌划了從 馬賽 到 摩納哥 的南部沿海 自駕 行程。如果是薰衣草季節,很多朋友一定會以 普羅旺斯 地區為中心重點游覽,但正值冬季, 尼斯 、 戛納 自然成為曬暖聖地。如果你選擇冬季來 法國 ,千萬別錯過 地中海 邊這條能從溫度、視覺、味覺全方位滿足你的沿海公路。  
  
總體來說,這條海岸線的地貌可分為三段。從 馬賽 出發到 聖特羅佩 密佈著許多“calanques峽灣”。峽灣是一種陡峭的懸崖深深切入內陸的地形,風景優美程度據說不輸 挪威 峽灣景觀,屬 法國 南岸特有地貌。計划行程時可選擇其中一兩個進行參觀,如論其中最有名的,還屬 馬賽 與 卡西斯 之間的“Calanque de Sugiton”。過了 聖特羅佩 與 聖馬克西姆 之間的海灣,地勢變得平緩起來,沒有了山路也沒有了蜿蜒。我們說一般有這種良好光照的連續海灘一定是度假勝地。美西有聖塔芭芭拉、馬利布海灘, 法國 則是 戛納 、 尼斯 。最後,過了 尼斯 去往 摩洛哥 的一段,山路和彎道又多了起來。但因為向內延伸的程度不如 馬賽 附近的路那麼強烈,因此你會感覺開過了一個接一個的“cap海角”。因此,做計劃是你不必完全沿海灘不停地開,但三種地貌最好各挑一段,體驗一下不同的駕駛感受。
  
因此為了權衡時間和風景,比較推薦這麼開:“Calanque de Sugiton”+D559,到 卡西斯 後上A50高速,到了 耶爾 ,高速自動沒了,這時繼續沿海開D559,直到“Cavalaire-sur-Mer”沿著D559去往 聖特羅佩 ,出 聖特羅佩 後繼續沿D559到 聖馬克西姆 ,之後走D25再上A8去往 戛納 ,從 戛納 出發沿海可以到昂蒂布再到 尼斯 , 尼斯 出發繼續沿海走M6098到達 摩納哥 ,但如果從 尼斯 出發很想去 埃茲 小鎮,只有走山上的公路M6007了。這麼走3天時間足夠,但一般人會選擇在 尼斯 多停留一下,因此可以計劃一個4-5日的行程。
初來乍到——高鐵、租車、加油、停車、過路、交規攻略我們是從 巴黎 Gare de lyon車站乘高鐵來 馬賽 的。高鐵論起歷史, 法國 無可爭議是真正鼻祖。從 巴黎 到 馬賽 高鐵需要三個半小時。高鐵票可以從網上提前付好錢,拿著打印的訂單,到車站列車員會直接掃碼,無需任何換票工作。在 巴黎 搭高鐵簡直和坐地鐵一樣,從地鐵站出來直接入高鐵站,安檢工序都沒有。入站後會有指示,告訴你在哪個候車大廳等車,但是不告訴哪個站台,站台的安排特別隨意,計劃開車前十分鐘在候車大廳臨時指派站台, 法國 人的任性打破了我的一般認知。
  
到了 馬賽 ,我們 取車 和住宿 都安 排在了離車站很近的地方。離車站近,但離海邊也真的不遠,雖然 馬賽 有軌道交通,但是從火車站到港口只要徒步20分鐘便可到達,不必過多擔心交通。我們在 租租車 網站上預定了一輛自動三廂雪鐵龍,到實地一看,三廂車真是訂大了。 租車 就租兩廂、柴油、自動檔。值得註意的是,我與 租租車 網站的合同上顯示有一個“super insurance” 租租車 翻譯成超級全險。但這真的不是全險。到了 租車 地後,工作人員會向你推銷額外的玻璃輪胎險和劃痕險,讓買什麼別猶豫,都買,不貴免麻煩。南法這路真是不好開,特別如果你開慣了 北京 這種又直又寬的馬路。我們開的很小心最後也還是把車蹭了。
  
關於南法駕車高速交錢,凡是A字頭的公路都收費,其餘不收,如果你準備開沿海,A開頭的路很少,不用備太多現金。繳費也是一段一收,每次收個3-5歐。信用卡芯片卡可以刷卡,但條形卡不一定可以,因此要麼提前辦卡,要麼準備零錢。零錢面額最大20最小1元,註意是1元,有一次我們往裡放了兩個50分,直接被吞了也不識別。收費口有的可以刷卡有的可以拿現金,註意看圖畫標識。收費機都有圖示第一步乾什麼第二步乾什麼,簡單易懂,萬一碰到你進錯收費口只有零錢實在沒法刷卡繳費時,有一個紅色的按鈕,按下和工作人員通話,他會用4-5分鐘走到你面前面對面幫助你。我就乾過一回這事,並且是在後面大排長龍的情況下… 法國 人算是有耐心,沒有一個滴滴我的,等到3分鐘的時候我後車的司機實在忍不了了,對我禮貌的講了幾句聽不懂的法語,直接上來幫我刷了兩塊錢…
  
加油是這樣,一般 租車 鑰匙上都有你需要加油的種類。即使是柴油也分兩種,但是鑰匙扣上的標識有顏色,柴油一種是深黃一種是淺黃,加油機器相應油種都有顏色,對著顏色取槍加油。加完油看好自己加油站的編號,到屋子裡去交錢。加油的時候雖然流程上一切順利,我們居然怎麼也按不開車上的郵箱口。這時旁邊加油的一個 法國 婦女看見我們遇到困難,特別好心在我們沒有求救的情況下主動告訴我們這邊的車一般在駕駛儀錶盤上有個按鈕控制郵箱蓋的… 法國 人雖然有時候看起來高冷了一些,但真的真的還是很好心腸的。
  
關於停車, 大城 市路邊停車一般都畫著線,別以為可以隨便停,下車後觀察周圍一定有米表,交錢要自覺否則會被罰。一般路邊最多只能停2個小時。住酒店停車過夜就問前臺,一般都是24小時包夜一口價。也有按時收費的地下停車場,一般也6塊一小時,但單位是歐元。
  
關於不可不知的路況和禮儀,南法的路十分窄,上坡下坡特別多,車速也較快,高速一般開130。130可真不算慢,因為它的高速許多都是山路。但是高速上隨時會根據地形變換限速, 比如 急彎或出入口就會變成70。 法國 高速單向3個車道,一般 法國 人都走中間的車道,兩邊的都空著也要擠在中間走。左側似乎是超車專用道,雖然貌似這種交規也算是國際通用,但是感覺 法國 人遵守得特別到位。城市裡單行特別多,一定看到禁行不要硬闖,因為路窄,讓都沒法讓。我們在 馬賽 開進了一個單行,對面還真就那麼寸有來車,因為它剛進來,看到我們這麼開都不敢相信,看他車裡一邊倒車一邊那一通罵啊,我要聽的懂法語是要多寒磣。此外就是環島特別多。環島外讓環島內是鐵則不可不遵守,到了環島必須踩剎車。也是剛開的時候我們不習慣,有一次環島裡面的車以為我們要跟他搶路,那叫一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好像看到一個成年人在大街上隨地大小便一樣,於是又是一頓我們聽不懂的罵街。通過對 法國 人反應的總結,單行和環島的交通規則很重要,一定要切記。另外有一點小發現, 法國 市區內紅綠燈特別多,但是幾組信號燈之間的切換時機似乎是有測算的,行車雖受眾多紅綠燈管制,但不太影響通行,只要等過一個紅燈,接下來連續幾個都不會碰到紅燈,這種管控還是挺科學合理的。
  
DAY5-馬賽(聖查理火車站-聖母守護教堂-馬賽舊港)這天 巴黎 陰雨,隨著緯度不斷降低,天氣也晴朗了起來。到達 馬賽 下午三點,太陽曬得正好,許多人坐在 馬賽 聖查理火車站外二層平臺曬太陽。第一感覺 馬賽 的人穿著變得隨意了很多,我還以為這裡住的都是搞藝術的。但繼續行走觀察,這裡只是人員組成更加多元,不只是衣著隨意,還有大把大把“戴頭巾”的。據說 法國 目前伊斯蘭信仰的人口越來越多, 馬賽 自古又是一個東方與 非洲 的貿易中心,所以 馬賽 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大熔爐。 ↑SAINT CHARLES火車站 馬賽 市內的路況,太窄太窄了,此行最窄。環島、單行挨罵都是在 馬賽 。上坡倒車松剎車要踩油門,一腳油門踩不好就是一個撞牆啊!舊港邊,停車一個地方都沒有!堵車特別嚴重!在 馬賽 , 租車 也找路邊停下吧,走著比什麼都好使!
 ↑SAINT CHARLES火車站 馬賽 市內的路況,太窄太窄了,此行最窄。環島、單行挨罵都是在 馬賽 。上坡倒車松剎車要踩油門,一腳油門踩不好就是一個撞牆啊!舊港邊,停車一個地方都沒有!堵車特別嚴重!在 馬賽 , 租車 也找路邊停下吧,走著比什麼都好使! 
 但是要去到 馬賽 制高點還是開車方便一點。這個地方叫做Notre Dame De La Garde聖母守護教堂。作為 馬賽 港口的第一高點,古時候那些從 非洲 開來的貨船經過漫長而沉悶的航海時光來到 馬賽 海港,看到鐘樓上閃閃發光的聖母時,一定格外釋然且興奮吧。而攝影愛好者更不應該錯過這個收錄 馬賽 全景的地方。說個題外話, 巴黎 聖母院叫做Notre Dame De Paris, 這個De就相當於英語的OF,Notre Dame自然就是聖母的意思啦,經歷了 巴黎 站,覺得自己對法語漸漸有些理解了。
但是要去到 馬賽 制高點還是開車方便一點。這個地方叫做Notre Dame De La Garde聖母守護教堂。作為 馬賽 港口的第一高點,古時候那些從 非洲 開來的貨船經過漫長而沉悶的航海時光來到 馬賽 海港,看到鐘樓上閃閃發光的聖母時,一定格外釋然且興奮吧。而攝影愛好者更不應該錯過這個收錄 馬賽 全景的地方。說個題外話, 巴黎 聖母院叫做Notre Dame De Paris, 這個De就相當於英語的OF,Notre Dame自然就是聖母的意思啦,經歷了 巴黎 站,覺得自己對法語漸漸有些理解了。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開這個小丘的感覺是,上坡動力不足,下坡踩不住剎車。下午5點趁著夕陽,我們登上了這座小小教堂。觀景台的長椅上依然有情侶依偎在一起暖暖地曬太陽。俯瞰整個 馬賽 ,從火車站再往山的方向,土地還有很大一片,畢竟 馬賽 是 法國 第三 大城 市。房子很多,沒有什麼過高突兀而誇張的建築,說明這個城市人口密度也很大。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開這個小丘的感覺是,上坡動力不足,下坡踩不住剎車。下午5點趁著夕陽,我們登上了這座小小教堂。觀景台的長椅上依然有情侶依偎在一起暖暖地曬太陽。俯瞰整個 馬賽 ,從火車站再往山的方向,土地還有很大一片,畢竟 馬賽 是 法國 第三 大城 市。房子很多,沒有什麼過高突兀而誇張的建築,說明這個城市人口密度也很大。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 能稱作一個旅游城市,旅游開發度在此行城市中最低,市內能數得上的景點也真不多。因此一般人來這裡玩也就是一天。除了聖母堂,還有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舊港及附近的商業區。來到舊港的廣場上,已是月色在當班。夜幕下的摩天輪給這 個舊 港增添了許多現代的活力,我們暫且稱它“ 馬賽 眼”
 ↑馬賽主座教堂/聖瑪麗主教堂 馬賽 能稱作一個旅游城市,旅游開發度在此行城市中最低,市內能數得上的景點也真不多。因此一般人來這裡玩也就是一天。除了聖母堂,還有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舊港及附近的商業區。來到舊港的廣場上,已是月色在當班。夜幕下的摩天輪給這 個舊 港增添了許多現代的活力,我們暫且稱它“ 馬賽 眼”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近處港口帆船鱗次櫛比,遠處主座教堂華燈初上。
 ↑馬賽舊港 近處港口帆船鱗次櫛比,遠處主座教堂華燈初上。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馬賽舊港 這裡是一個海邊城市,它不僅有著一排排夜晚歸航停靠的帆船游艇,還有譽滿 歐洲 的名餐“Bouillabaisse 馬賽 魚湯”。吃魚湯有個還不錯的館子在舊港西側,叫Chez Madie les Galinettes,據說是一道一道上的。但這個餐廳必須必須提前一天預訂,而且晚上8點才開始營業。好吧,南法餐廳的開業時間直接說明瞭 法國 人民的晚餐時間是8點才開始。我們晚上7點就餓了,走到港口這一帶迫切想吃東西,就沿路看每家擺在外面的菜單或小黑板,發現有一家叫La Cuisine au Beurre的,賣Bouillabaisse!裡面也坐著幾個人,窗邊玻璃掛著前兩年在道道網獲獎的標誌,看起來還算可靠。 馬賽 魚湯可以選擇1人份還是2人份,1人份價格一般都在30多,這家也主打海鮮拼盤塔,我們各點了一個嘗試。先說 馬賽 魚湯,之前聽有些人說會喝不慣,我是個不愛吃魚的人,但因為 馬賽 魚湯已經經過各種味重的調料(包括但不限於大蒜和咖喱)熬煮,不會覺得很腥。 馬賽 魚湯的吃法是這樣的,先把湯頭——各種魚,蝦貝殼撈出來盛一盤吃,吃完了再喝湯。喝湯的時候要把芝士和乾麵包一股腦倒進湯里,芝士融化後湯汁口感更濃密,麵包也不硬了。 馬賽 魚湯不只是湯,所以也根本不用擔心吃不飽。這家的海鮮拼盤也很驚艷,各種海鮮很新鮮,生蚝都是帶著海水直接上桌的,鬧肚子神馬的也自然不用擔心。感覺舊港旁邊這些館子價格和味道都應該差異不大, 馬賽 魚湯這道菜不管去哪家餐廳,記得一定要嘗試。
 ↑馬賽舊港 這裡是一個海邊城市,它不僅有著一排排夜晚歸航停靠的帆船游艇,還有譽滿 歐洲 的名餐“Bouillabaisse 馬賽 魚湯”。吃魚湯有個還不錯的館子在舊港西側,叫Chez Madie les Galinettes,據說是一道一道上的。但這個餐廳必須必須提前一天預訂,而且晚上8點才開始營業。好吧,南法餐廳的開業時間直接說明瞭 法國 人民的晚餐時間是8點才開始。我們晚上7點就餓了,走到港口這一帶迫切想吃東西,就沿路看每家擺在外面的菜單或小黑板,發現有一家叫La Cuisine au Beurre的,賣Bouillabaisse!裡面也坐著幾個人,窗邊玻璃掛著前兩年在道道網獲獎的標誌,看起來還算可靠。 馬賽 魚湯可以選擇1人份還是2人份,1人份價格一般都在30多,這家也主打海鮮拼盤塔,我們各點了一個嘗試。先說 馬賽 魚湯,之前聽有些人說會喝不慣,我是個不愛吃魚的人,但因為 馬賽 魚湯已經經過各種味重的調料(包括但不限於大蒜和咖喱)熬煮,不會覺得很腥。 馬賽 魚湯的吃法是這樣的,先把湯頭——各種魚,蝦貝殼撈出來盛一盤吃,吃完了再喝湯。喝湯的時候要把芝士和乾麵包一股腦倒進湯里,芝士融化後湯汁口感更濃密,麵包也不硬了。 馬賽 魚湯不只是湯,所以也根本不用擔心吃不飽。這家的海鮮拼盤也很驚艷,各種海鮮很新鮮,生蚝都是帶著海水直接上桌的,鬧肚子神馬的也自然不用擔心。感覺舊港旁邊這些館子價格和味道都應該差異不大, 馬賽 魚湯這道菜不管去哪家餐廳,記得一定要嘗試。  ↑La Cuisine au Beurre
 ↑La Cuisine au Beurre  ↑La Cuisine au Beurre
 ↑La Cuisine au Beurre  ↑La Cuisine au Beurre
 ↑La Cuisine au Beurre  ↑La Cuisine au Beurre 吃飽飯, 馬賽 也再沒有夜生活了。在港口逛了一會,突然很想用衛生間,於是鑽進麥當勞。幸虧早有涉獵,麥當勞的廁所不能隨便上。我們消費了一杯 北京 已禁售的奶昔,滋~啊好味道。消費後,回單上有四位密碼,在廁所密碼門上輸入後才可使用。 法國 上廁所收費,一般都在80分-1歐左右。去餐廳上廁所如果不是店內客人要交1歐,記得我們之前 巴黎 去的花神咖啡,居然在餐廳廁所處設置了一個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收錢。關於 法國 的廁所,擇爺還觀察到了一個超出認知範圍的現象, 巴黎 男廁站式便池都是對著門的,也就是如果廁所大門開著,女士這會剛巧走過,應該是可以看到露臀背影的…擇爺說他每次都只好喬裝去裡面蹲位大便…所以說,種種跡象表明, 法國 人真是外表看起來高冷,實際芯兒里奔放又開朗。
 ↑La Cuisine au Beurre 吃飽飯, 馬賽 也再沒有夜生活了。在港口逛了一會,突然很想用衛生間,於是鑽進麥當勞。幸虧早有涉獵,麥當勞的廁所不能隨便上。我們消費了一杯 北京 已禁售的奶昔,滋~啊好味道。消費後,回單上有四位密碼,在廁所密碼門上輸入後才可使用。 法國 上廁所收費,一般都在80分-1歐左右。去餐廳上廁所如果不是店內客人要交1歐,記得我們之前 巴黎 去的花神咖啡,居然在餐廳廁所處設置了一個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收錢。關於 法國 的廁所,擇爺還觀察到了一個超出認知範圍的現象, 巴黎 男廁站式便池都是對著門的,也就是如果廁所大門開著,女士這會剛巧走過,應該是可以看到露臀背影的…擇爺說他每次都只好喬裝去裡面蹲位大便…所以說,種種跡象表明, 法國 人真是外表看起來高冷,實際芯兒里奔放又開朗。  
  
9點,還是周五的晚上,所有大商場小商場依然還是沒有開門的,只得會去睡覺。 DAY6(情人節)-卡朗格峽灣、聖特羅佩、戛納我固執的認為今天路上會開比較久,所以我們6點多就起床準備啟程。起來就聽到樓下有說話的聲音,趴著窗戶望下去,發現一地碎酒瓶渣,幾個宿醉的男女青年還在繼續著昨夜的狂歡。是啊,夜生活不需要商場,有酒和你我已足夠。
  
 清晨7點出發,車窗上還殘留著昨夜的雨滴,但是沒有泥土,蒸發後看不到一點疤痕。沒吃早點,亟需半路買些吃的。在 馬賽 郊外,所幸半路碰見一家DRIVE IN的PAUL。PAUL是 法國 街邊隨處可見的麵包坊,相當於我們這的味多美。介於曾被法棍磕掉牙,當然要買軟的麵包啦。軟麵包的代表是“Croissant牛角包”這個單詞十分重要,在之前在 巴黎 下館子吃早點,菜單上的麵包除了Croissant就是 Baguette,二選一你必須選軟的Croissant,讀音“可花桑”,就是我們常說的“可頌”,此單詞必須要記住且能聽懂會讀。還買了些水果塔、水果酸奶和飲料就繼續上路了。
清晨7點出發,車窗上還殘留著昨夜的雨滴,但是沒有泥土,蒸發後看不到一點疤痕。沒吃早點,亟需半路買些吃的。在 馬賽 郊外,所幸半路碰見一家DRIVE IN的PAUL。PAUL是 法國 街邊隨處可見的麵包坊,相當於我們這的味多美。介於曾被法棍磕掉牙,當然要買軟的麵包啦。軟麵包的代表是“Croissant牛角包”這個單詞十分重要,在之前在 巴黎 下館子吃早點,菜單上的麵包除了Croissant就是 Baguette,二選一你必須選軟的Croissant,讀音“可花桑”,就是我們常說的“可頌”,此單詞必須要記住且能聽懂會讀。還買了些水果塔、水果酸奶和飲料就繼續上路了。 
 第一站索爾米烏峽灣Calanque de Sugiton,導航需直接輸入地址,因此行前要註意所有目的地地址都查好統一記錄在一個地方省去現查的麻煩。記憶中,出 馬賽 是走的D559,出了大路進山以後的路特別險,半山鑿出一條路,進出都是這條但是只有一車寬,淡季早八點我們一路沒有會車,但很難想象有會車如何避讓。坡度陡彎道多,但被環山包圍,頭頂是透著霞光的天,遠方是翻著碧波的海,景色特!別!美!
第一站索爾米烏峽灣Calanque de Sugiton,導航需直接輸入地址,因此行前要註意所有目的地地址都查好統一記錄在一個地方省去現查的麻煩。記憶中,出 馬賽 是走的D559,出了大路進山以後的路特別險,半山鑿出一條路,進出都是這條但是只有一車寬,淡季早八點我們一路沒有會車,但很難想象有會車如何避讓。坡度陡彎道多,但被環山包圍,頭頂是透著霞光的天,遠方是翻著碧波的海,景色特!別!美!  ↑卡朗格峽灣地區
 ↑卡朗格峽灣地區  ↑卡朗格峽灣地區
 ↑卡朗格峽灣地區  ↑卡朗格峽灣地區
 ↑卡朗格峽灣地區  ↑卡朗格峽灣地區
 ↑卡朗格峽灣地區  ↑卡朗格峽灣地區 走到不能開的地方是一個村口,下車走過村子就到了峽灣的底部。冬天的早晨雖然陰冷,但氣質清雅脫俗。據說夏天這裡許多 馬賽 人來游泳。
 ↑卡朗格峽灣地區 走到不能開的地方是一個村口,下車走過村子就到了峽灣的底部。冬天的早晨雖然陰冷,但氣質清雅脫俗。據說夏天這裡許多 馬賽 人來游泳。 
                                
							
						
						
                        
						
						
					
					
					
					
					總體來說,這條海岸線的地貌可分為三段。從 馬賽 出發到 聖特羅佩 密佈著許多“calanques峽灣”。峽灣是一種陡峭的懸崖深深切入內陸的地形,風景優美程度據說不輸 挪威 峽灣景觀,屬 法國 南岸特有地貌。計划行程時可選擇其中一兩個進行參觀,如論其中最有名的,還屬 馬賽 與 卡西斯 之間的“Calanque de Sugiton”。過了 聖特羅佩 與 聖馬克西姆 之間的海灣,地勢變得平緩起來,沒有了山路也沒有了蜿蜒。我們說一般有這種良好光照的連續海灘一定是度假勝地。美西有聖塔芭芭拉、馬利布海灘, 法國 則是 戛納 、 尼斯 。最後,過了 尼斯 去往 摩洛哥 的一段,山路和彎道又多了起來。但因為向內延伸的程度不如 馬賽 附近的路那麼強烈,因此你會感覺開過了一個接一個的“cap海角”。因此,做計劃是你不必完全沿海灘不停地開,但三種地貌最好各挑一段,體驗一下不同的駕駛感受。
因此為了權衡時間和風景,比較推薦這麼開:“Calanque de Sugiton”+D559,到 卡西斯 後上A50高速,到了 耶爾 ,高速自動沒了,這時繼續沿海開D559,直到“Cavalaire-sur-Mer”沿著D559去往 聖特羅佩 ,出 聖特羅佩 後繼續沿D559到 聖馬克西姆 ,之後走D25再上A8去往 戛納 ,從 戛納 出發沿海可以到昂蒂布再到 尼斯 , 尼斯 出發繼續沿海走M6098到達 摩納哥 ,但如果從 尼斯 出發很想去 埃茲 小鎮,只有走山上的公路M6007了。這麼走3天時間足夠,但一般人會選擇在 尼斯 多停留一下,因此可以計劃一個4-5日的行程。
初來乍到——高鐵、租車、加油、停車、過路、交規攻略我們是從 巴黎 Gare de lyon車站乘高鐵來 馬賽 的。高鐵論起歷史, 法國 無可爭議是真正鼻祖。從 巴黎 到 馬賽 高鐵需要三個半小時。高鐵票可以從網上提前付好錢,拿著打印的訂單,到車站列車員會直接掃碼,無需任何換票工作。在 巴黎 搭高鐵簡直和坐地鐵一樣,從地鐵站出來直接入高鐵站,安檢工序都沒有。入站後會有指示,告訴你在哪個候車大廳等車,但是不告訴哪個站台,站台的安排特別隨意,計劃開車前十分鐘在候車大廳臨時指派站台, 法國 人的任性打破了我的一般認知。
到了 馬賽 ,我們 取車 和住宿 都安 排在了離車站很近的地方。離車站近,但離海邊也真的不遠,雖然 馬賽 有軌道交通,但是從火車站到港口只要徒步20分鐘便可到達,不必過多擔心交通。我們在 租租車 網站上預定了一輛自動三廂雪鐵龍,到實地一看,三廂車真是訂大了。 租車 就租兩廂、柴油、自動檔。值得註意的是,我與 租租車 網站的合同上顯示有一個“super insurance” 租租車 翻譯成超級全險。但這真的不是全險。到了 租車 地後,工作人員會向你推銷額外的玻璃輪胎險和劃痕險,讓買什麼別猶豫,都買,不貴免麻煩。南法這路真是不好開,特別如果你開慣了 北京 這種又直又寬的馬路。我們開的很小心最後也還是把車蹭了。
關於南法駕車高速交錢,凡是A字頭的公路都收費,其餘不收,如果你準備開沿海,A開頭的路很少,不用備太多現金。繳費也是一段一收,每次收個3-5歐。信用卡芯片卡可以刷卡,但條形卡不一定可以,因此要麼提前辦卡,要麼準備零錢。零錢面額最大20最小1元,註意是1元,有一次我們往裡放了兩個50分,直接被吞了也不識別。收費口有的可以刷卡有的可以拿現金,註意看圖畫標識。收費機都有圖示第一步乾什麼第二步乾什麼,簡單易懂,萬一碰到你進錯收費口只有零錢實在沒法刷卡繳費時,有一個紅色的按鈕,按下和工作人員通話,他會用4-5分鐘走到你面前面對面幫助你。我就乾過一回這事,並且是在後面大排長龍的情況下… 法國 人算是有耐心,沒有一個滴滴我的,等到3分鐘的時候我後車的司機實在忍不了了,對我禮貌的講了幾句聽不懂的法語,直接上來幫我刷了兩塊錢…
加油是這樣,一般 租車 鑰匙上都有你需要加油的種類。即使是柴油也分兩種,但是鑰匙扣上的標識有顏色,柴油一種是深黃一種是淺黃,加油機器相應油種都有顏色,對著顏色取槍加油。加完油看好自己加油站的編號,到屋子裡去交錢。加油的時候雖然流程上一切順利,我們居然怎麼也按不開車上的郵箱口。這時旁邊加油的一個 法國 婦女看見我們遇到困難,特別好心在我們沒有求救的情況下主動告訴我們這邊的車一般在駕駛儀錶盤上有個按鈕控制郵箱蓋的… 法國 人雖然有時候看起來高冷了一些,但真的真的還是很好心腸的。
關於停車, 大城 市路邊停車一般都畫著線,別以為可以隨便停,下車後觀察周圍一定有米表,交錢要自覺否則會被罰。一般路邊最多只能停2個小時。住酒店停車過夜就問前臺,一般都是24小時包夜一口價。也有按時收費的地下停車場,一般也6塊一小時,但單位是歐元。
關於不可不知的路況和禮儀,南法的路十分窄,上坡下坡特別多,車速也較快,高速一般開130。130可真不算慢,因為它的高速許多都是山路。但是高速上隨時會根據地形變換限速, 比如 急彎或出入口就會變成70。 法國 高速單向3個車道,一般 法國 人都走中間的車道,兩邊的都空著也要擠在中間走。左側似乎是超車專用道,雖然貌似這種交規也算是國際通用,但是感覺 法國 人遵守得特別到位。城市裡單行特別多,一定看到禁行不要硬闖,因為路窄,讓都沒法讓。我們在 馬賽 開進了一個單行,對面還真就那麼寸有來車,因為它剛進來,看到我們這麼開都不敢相信,看他車裡一邊倒車一邊那一通罵啊,我要聽的懂法語是要多寒磣。此外就是環島特別多。環島外讓環島內是鐵則不可不遵守,到了環島必須踩剎車。也是剛開的時候我們不習慣,有一次環島裡面的車以為我們要跟他搶路,那叫一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好像看到一個成年人在大街上隨地大小便一樣,於是又是一頓我們聽不懂的罵街。通過對 法國 人反應的總結,單行和環島的交通規則很重要,一定要切記。另外有一點小發現, 法國 市區內紅綠燈特別多,但是幾組信號燈之間的切換時機似乎是有測算的,行車雖受眾多紅綠燈管制,但不太影響通行,只要等過一個紅燈,接下來連續幾個都不會碰到紅燈,這種管控還是挺科學合理的。
DAY5-馬賽(聖查理火車站-聖母守護教堂-馬賽舊港)這天 巴黎 陰雨,隨著緯度不斷降低,天氣也晴朗了起來。到達 馬賽 下午三點,太陽曬得正好,許多人坐在 馬賽 聖查理火車站外二層平臺曬太陽。第一感覺 馬賽 的人穿著變得隨意了很多,我還以為這裡住的都是搞藝術的。但繼續行走觀察,這裡只是人員組成更加多元,不只是衣著隨意,還有大把大把“戴頭巾”的。據說 法國 目前伊斯蘭信仰的人口越來越多, 馬賽 自古又是一個東方與 非洲 的貿易中心,所以 馬賽 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大熔爐。





















9點,還是周五的晚上,所有大商場小商場依然還是沒有開門的,只得會去睡覺。 DAY6(情人節)-卡朗格峽灣、聖特羅佩、戛納我固執的認為今天路上會開比較久,所以我們6點多就起床準備啟程。起來就聽到樓下有說話的聲音,趴著窗戶望下去,發現一地碎酒瓶渣,幾個宿醉的男女青年還在繼續著昨夜的狂歡。是啊,夜生活不需要商場,有酒和你我已足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