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 
 ↑倫敦國王學院 
 ↑數學橋 
 ↑劍橋 
 ↑劍橋 
 ↑劍河 作為 劍橋 三大學院之一的 聖約翰 學院,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聖約翰學院 聖約翰 學院里新庭院,建於1831年,是非常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築, 
 ↑聖約翰學院 
 ↑聖約翰學院 連接新庭院和第三庭院的嘆息橋,只跟考試掛科有關~ 
 ↑劍橋嘆息橋 
 ↑聖約翰學院 
 ↑劍橋嘆息橋  倫敦/London因為《London Bridge's falling down》這首兒歌被全世界熟知的 倫敦 橋其實很不起眼, 泰晤士 河觀光船和 倫敦 觀光巴士都是游歷 倫敦 風光的好辦法。 
 ↑倫敦橋 天氣晴好,海德公園的草坪上也都是三三兩兩曬太陽的人群,唯有這位是孤身一人。 
 ↑海德公園 
 ↑白金漢宮 永遠修不好的 英國 議會和裹得嚴嚴實實像粽子版的大本鐘,不知何時才能見到他們的全貌。 
 ↑議會大廈 路過大本鐘時正好遇到在舉行支持脫歐的集會,集會人群被警察和騎警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倫敦 
 ↑倫敦 每年聖誕節我都會看一遍《真愛至上/Love Actually》,而《諾丁山》應該也是很多人對英倫的啟蒙了。這裡不會像 威尼斯 彩色島那麼的濃艷,但色彩也算是搭配的恰到好處。 
 ↑諾丁山 
 ↑諾丁山 
 ↑諾丁山 在 倫敦 購物我們只去了哈羅德,因為在這裡應有盡有,退稅也是相當方便。內部富麗堂皇的裝修和古 埃及 風格的裝飾,也體現了前擁有者Mohamed Al-Fayed的 埃及 血統。當然,部分樓層不走心的陳放和裝修,也能讓人穿越回國內二十一世紀初的百貨店…… 
 ↑哈羅德百貨 
 ↑哈羅德百貨 周五的晚上是各大劇院最熱門的時候,因此票價也比平時高了不少。但以1000RMB不到的價格坐在第二排觀演,還是比國內的有些熱門演出實惠多了。 
 ↑女王陛下劇院 演出時不可拍攝,於是演出前會把道具遮得嚴嚴實實的。 
 ↑女王陛下劇院 現場音樂伴奏就在舞臺前部的下方,完全是零距離接觸。 
 ↑女王陛下劇院 在常年只演出這一部作品的專業劇場觀看演出,由此帶來的衝擊和感動也是無可比擬的,這也是在國內觀演無法得到的體驗。 
 ↑女王陛下劇院  行程D1(9-7): 倫敦 : 博羅 市場、 倫敦 橋、 倫敦 塔橋、泰特現代美術館、千禧橋、 聖保羅 大教堂、大本鐘、唐寧街十號、威斯敏斯特宮、 白金漢 宮周邊。  
D2(9-8): 倫敦 : 大英 博物館、 牛津 街、攝政街、諾丁山。  
D3(9-9): 巴斯   
D4(9-10): 牛津   
D5(9-11):Cotswold  
D6(9-12): 牛津   
D7(9-13): 倫敦 :哈羅德百貨、《歌劇魅影》—女王陛下歌劇院。  
D8(9-14): 倫敦 :海德公園、國家美術館、科文特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