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膽你就來——北印度自助行30天游記(上)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一排禮兵站定,在那個白衣“司儀”小伙子的指揮下,前往國境線那邊“挑戰”。每個人在出發前先在麥克風前嘟囔幾句誓言,然後大吼一聲,抖一下精神,再用力跺一下腳,捉對出發。身著禮兵服,專門向對方叫板的禮兵不知是不是世界上獨此一枝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一對兒女性禮兵率先上陣,只見她們身著禮兵服,頭戴插著紅色羽毛的黑貝雷帽,腋下夾一儀杖,腳下生風,搗著高頻快步奔向國門口。到位置後分立國門兩側。或許因為是女兵,面對 巴基斯坦 軍人她們並不做出什麼特別的挑釁動作,只是用眼光和氣勢表現出“ 印度 女人也不是好惹的”潛臺詞。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第二對兒禮兵象剛出籠的 獅子 ,猛跺一下腳向國門撲去。眼神冒火有木有。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他們走路的動作十分可樂,快步如飛,腿跟上了弦似的,往前猛搗,用這種誇張動作顯示自己的勇敢和精氣神的強大。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第三組出發了,這撥禮兵是專門去跟 巴基斯坦 那邊叫板的。看見最後的那個拿小號的嗎,像不像國外哪部電影上看到的那個喜劇演員。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這些 印度 禮兵的“挑釁式表演”是通過表情與肢体動作的結合體現的。有些動作看上去很滑稽,如上面的照片中右下角那一幅誇張的踢腿動作,做為一個體型很敦實的男人來說,把腿踢過頭頂是很難的,但他們都行,而且做得很認真。這個動作語言在我看來好像是“滅掉你”,或是輕蔑你的意思。這撥禮兵是專業氣人玩的,被氣的對象是國門外的 巴基斯坦 軍人。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上面這些“節目”演完了,一個禮兵與他們的長官互相敬禮,表示降旗儀式正式開始。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橫在國境線上的柵欄門被打開了,透過打開的國門,可以望到 巴基斯坦 那邊的禮兵了,他們也穿著禮服,頭上戴著豎起的雞冠帽,不過他們的帽子與禮服是黑色的。這個降旗儀式被演繹成黑紅兩個“大公雞”的“鬥雞儀式”。這個儀式既象真的,也象是雙方默契好的一場表演性的跨國游戲。

在這個畫面里,我覺得最酷的就是右側那兩個戴墨鏡踏皮靴持槍站在國境線兩側互相對視的印巴兩國大兵。他們的手指勾在突擊步槍的扳機上,目視對方,一動不動,似乎隨時要扣動扳機開火。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打開柵欄門後,雙方的士兵解開旗桿的繩子開始準備降旗,此間,雙方仍在不斷做出一些向對方挑釁的動作。尤以 印度 這邊的動作最為誇張——向對方揮拳,跺腳,踢腿……。對面的 巴基斯坦 士兵也不示弱,他們的腳也能踢得很高。看著那些大人在做著這些很幼稚的動作,頗多的笑點,太讓人樂不可支了。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相對來說,一身黑色軍服的 巴基斯坦 士兵做出的動作比較溫和,面對 印度 士兵不停地上前做挑釁動作,他們顯得比較平靜,好像很有修養的樣子。上圖中下麵的兩幅照片中,一個士兵揮拳,一個士兵沖 印度 這邊蹬腳,算是最high的動作了。 印度 軍人的動作則很誇張。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軍號吹響,國境線兩側的人們全體肅立,目送兩國國旗緩緩降下,此時不再喧嘩不再挑逗,氣氛回歸莊嚴平靜。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望著兩國國旗即將交叉的那一瞬間,讓我想起,這兩個你死我活的敵對國家其實在六七十年前是同屬一個國家的兄弟(英屬 印度 ),只不過因為信仰不同而分裂了,信仰 印度 教的大多數歸屬了 印度 ,信仰伊斯蘭教的大多數歸屬了 巴基斯坦 。因為 英國 殖民者的有意挑撥以及留下了未決的克什米爾問題,這一對兒昔日的兄弟反目成仇,三次大規模的流血戰爭更加重了對彼此的敵對與仇恨。

這對兒曾經的兄弟何時能開演一場“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降旗儀式呢?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印度 禮兵護送降下的國旗回軍營。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降旗儀式的禮兵隊長向他的長官報告升旗儀式結束。在報告之前也做了一個高難度的踢腿動作。他做得很認真,我們看上去覺得很滑稽。看來,要想在這裡的當禮兵,首先要學會踢腿。會踢腿是他們的飯碗。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印巴國門降旗儀式 ↑ 離開 印度 國門時,隊友拉住兩位 印度 士兵合影,他們欣然配合。雖然中印之間有領土糾紛,但這次在 印度 一個月的旅行中,沒有遇到誰因你來自 中國 而在臉上掛出不高興的樣子。

完全沒有了入場前感覺到的那種凝重不安的氣氛。對大家來說,又一個平安的降旗儀式過去了。願天下永遠 和平 。

看完降旗儀式已經是夕 陽西 斜下午五點多了,隨人流走出 印度 國門,走回到2公裡外的存包處取出寄存的物品,然後乘突突車返回 阿姆利則 市區。

剛纔看到的那場歡樂的降旗儀式大PATY,深深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坐在車上腦子裡還在不斷翻篇兒剛纔看到的一幕幕場景:那打了雞血似的跳來跳去、不停撩撥眾人興奮神經的白衣帥哥;那胳膊夾著儀仗、腿象上了弦似的快速向前搗步的紅雞毛貝雷帽女兵;那不斷跺腳踢腿揮拳瞪眼就差翻跟頭的 印度 國門禮兵;那群歡樂地手舞足蹈嗨呀嗨呀HIGH翻全場的 印度 女人;那個能把腿一下高高踢過頭頂的 印度 軍官……。翻篇的最後一頁,停在了兩面映襯著夕陽餘輝即將交匯的國旗上………。這真不像看了場敵對國家相互較勁相互挑釁相互羞辱的降旗儀式,倒像是看了場熱鬧無比帶有喜劇色彩的節日慶典。

沒想到那麼緊張壯著膽去到的原以為是“這一路最不安全”的地方,竟被這樣輕鬆歡快放鬆的場景所替代,反差太大,一時還回不過神來,興奮的神經在車裡顛呀顛呀的好久都平息不下來。

32公里路突突車走了一個多小時回到金廟。明天下午就要離開 阿姆利則 ,只有今天一個晚上的時間能去看金廟夜景,我們打起精神顧不上吃晚飯先直接去看金廟。 阿姆利則 金廟(Golden Temple)
阿姆利則 金廟(Golden Temple)(Harmandir Sahib)

位於 印度北部 旁遮普邦 的印巴邊境城市— 阿姆利則 市中心,又稱哈曼迪爾寺(Harmandir Sahib)。 印度 錫克教的最大寺廟,也是錫克教最神聖的聖殿。

金廟的主體由錫克教第五代“古魯(最高長老)”阿爾瓊於1601年主持建成,迄今已有400年曆史。它建在於1577年建造的玉液池(Amrit Sarovar)——“花蜜池塘”中,城市 阿姆利則 也因此池得名。作為當年只是 印度 教改革派分支的錫克教,經過幾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終於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為此,由第四代“古魯”拉姆·達斯(Ram Das)修建了這座水池。金廟的廟門及大小19個圓形寺頂均貼滿金箔,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奪目,一直以來被錫克人尊稱為“上帝之殿”。歷史上金廟曾屢遭劫掠,又幾經重建修複,在1830年重修時,用了100公斤黃金裝飾外牆,使其看上去金光閃爍,璨然耀眼,因此才有了金廟的稱謂。

上世紀80年代, 印度 國內民族矛盾、教派矛盾十分尖銳。錫克教徒掀起要求獨立的“ 卡利 斯坦國”運動,教派內部的極端分子組織武裝部隊在金廟內設立總部。1984年6月2日,時任 印度 總理英迪拉.甘地宣佈出兵 旁遮普邦 ,對錫克教金廟及其他40多個廟宇進行武力圍攻,並占領了金廟,金廟建築遭到嚴重破壞,錫克教激進派領袖賓德蘭瓦勒等被打死,共有一千多人被打死,溫和派領導人等七千多人被逮捕。金廟事件加劇了 印度 政府與錫克教徒的矛盾,英迪拉.甘地於同年10月被錫克教衛兵刺殺身亡。後來,當 印度 政府提出出資修複已是百孔千瘡的金廟時,錫克教徒決定重建這座神聖的殿堂,並最終恢復了它璀璨的原貌。

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金廟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劍拔弩張,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淡忘了曾在此發生的那幕慘劇,重新回歸 平和 。每天,來自各地的錫克教徒源源不斷地匯聚於此,為自己也為錫克人的美好未來祈福。玉液池水映襯下的美麗金廟成為了 阿姆利則 的象徵,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游客前來一睹它漂亮的身影與華麗的容顏。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阿姆利則 金廟及扎里瓦拉公園地圖(版權) 錫克教(Sikhism)

產生於15世紀 印度 的一種神教,主要流行於 印度 旁遮普邦 。“錫克”一詞源於梵文,意思是“學生”、“弟子”、“信徒”。錫克教徒被稱為錫克人,長髮、梳子、鋼箍、匕首、短褲是錫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標識。尊崇十位上師並以上師們傳授的《阿底格蘭特》為經典,以公平正義、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教義。宗教符號的圓圈代表沒有始終的唯一真神,左右兩邊的彎刀象徵捍衛真理與正義;中間的雙刃刀代表做飯的刀具。錫克教聖城是 阿姆利則 ,聖地是被稱為“神之所在”的 阿姆利則 金寺。金廟每天給前來朝拜的信徒以及窮人提供免費食宿。錫克人給人們以勇敢無畏的印象,這同他們的教育有關。歷史上,錫克教徒與 英國 殖民者、與 印度 政府,以及與 印度 教徒和穆斯林教徒都發生過流血衝突。錫克教為了對抗莫卧爾王朝的壓迫,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帶有軍事化色彩的組織。

錫克教的經典是 《阿底格蘭特》,強調人人平等,男人之間互為兄弟,女人之間互為姐妹,反對種姓分離與歧視婦女。

錫克教男人都用長布 包頭 ,勇敢善戰,多取名為“辛格”(意為 獅子 )。他們近代跟隨英軍派駐英聯邦各地,在 上海 英國 租界的巡捕也主要是錫克教徒,因為他們用統一的紅布 包頭 ,所以被 上海 人稱為“紅頭阿三”。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金廟入口

晚上快七點的時候,我們來到金廟入口。朝聖者和游客進入金廟前必須脫鞋和 包頭 這裡設立免費存鞋的地方。工作人員全部是義工。這是一個奉獻精神很強大的地方,進入金廟後,你會有更深的體會。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我和魯墨不知怎麼系頭巾,工作人員熱情地幫助我們系好。下麵,就要進入神奇世界金廟了,心中十分期待。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隨著涌動的人流跨進金廟後看到的第一眼。哇,仙境!

你要說不為它那美麗奪人的容顏所震驚那不是真的。真的被鎮住了。

夜幕下,一尊金色的建築發散著奪目的光芒浮在一個巨大的水池中,流光溢彩的身軀被一池波影搖曳的碧水所映襯。建築是靜的,水是微動的,此刻,它仿佛有了生命,靈動起來,就那麼閃爍著在你眼前晃動,攝你心魄,奪你心智。時間與空間在此刻仿佛都被凝固住了。

其實,我的內心真的很強大,也見過不少世面。但,當我與金廟對視的那一瞬間,就有了被觸電的感覺。它不雄偉,也不算壯觀,但它傳神,有種迫切地想與你的心靈對話的感覺!

下麵是幾幅從不同角度拍到的夜幕下的金廟。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在北面入口附近看到的金廟。西面的白色建築是金廟長廊入口,以及錫克教長老議事廳及教會活動場所。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從北側看到的金廟,從這裡可以看到它身後拖著長長的帶遮雨棚的廊道,長廊中滿滿的都是排隊等候進入金廟禮拜的信徒與期待看到金廟內部景觀的游客。後方的白色穹頂建築裡面有錫克教圖書館。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從西面看到的金廟,對面那個白色的大門洞裡面就是千人免費大食堂與免費宿身處。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從南面看到的金廟。右側的有兩座高高的宣禮塔。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金廟 東北 面的建築。左側的鐘塔建築是錫克教博物館,下麵的門洞是金廟入口。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從南面看到的金廟。水面上金光閃爍。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從東面“免費大食堂”入口附近看到的金廟正臉。有點象艘漂浮在水面上的金色大船。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阿姆利則 金廟近景。

金廟主建築被譽為“錫克教聖冠上的寶石”。它確實象寶石,一顆金色的閃光奪目的寶石,特別是在夜晚看到它時。

它綜合了 印度 教建築與伊斯蘭教建築的風格與特點,華美與端莊並存。建築整體由溫潤如玉的白色 大理 石建造。下部白色的 大理 石牆面非常素雅,上面雕有漂亮的花飾,花飾圖案中鑲有彩色的寶石,遠看象一扇扇漂亮的花窗;上半部為銅板貼金,顯得非常雍容華貴。金面上佈滿凹凸有致的精美花紋,那些花紋在燈光的映射下,隨著你的移動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在建築的上方有個大的圓形穹頂,狀如含苞待放的蓮花,又似一頂華貴的王冠,據說使用了750公斤的黃金打造。“王冠”頂上的一盞明亮的燈體看上去很像一顆大大的白色珍珠在閃光;在穹頂周圍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個伊斯蘭風格的宣禮台,似朝臣的小帽子簇擁在王冠周圍。總之,美輪美奐是也。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金廟主建築的入口。

我們也跟著長長的隊伍進到裡面參觀。

金廟裡面金碧輝煌,珠光寶氣,燈火通明。有宗教人士在裡面誦唱《錫金聖典》。這部聖典明天早上被安放在金店內,供教徒膜拜,晚上再放回長老議事廳那邊的建築里妥善保存。不懂宗教,裡面的宗教物品很多,但看不懂,只是感受了一下裡面濃厚莊重的宗教氣氛。

朝拜的人太多,隨著隊伍不歇腳的走一圈就出來了。金廟裡面不讓拍照。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金廟玉液池周圍被一圈白色的優美建築所環繞。這是北側的錫克教博物館鐘樓。下方的門洞是金廟入口。這棟建築除了結合伊斯蘭與 印度 教建築特點外,還有點 歐洲 建築的味道。
印度自助遊攻略
↑阿姆利則金廟 ↑ 從另一個角度望過去的錫克教博物館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