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2018 我們的波黑、黑山🇲🇪和塞爾維亞🇷🇸旅游筆記—-14天坐大巴自由行

2018 我們的波黑、黑山🇲🇪和塞爾維亞🇷🇸旅游筆記—-14天坐大巴自由行

塞爾維亞自助遊攻略
14 天的旅程已經結束了,讓我知道了:

波黑 大部分是山區。瓦爾特曾經保衛的 薩拉熱窩 是美麗的,但是不遠的過去真的曾經相互槍炮相加,只要留心就能發現。 莫斯塔爾 的古城和古橋是靈動的,雖然橋曾經被重建,橋面的石頭路面是被磨得光滑如鏡的,清清的河水將古城分為穆斯林區和基督教區。

黑山 從國名就知多山多森林。科特爾是 地中海 邊上的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紀古城,古城內除了人另一種最多的動物就是貓,坐上城門口放大了的長椅讓我覺得又回到了童年。九月底的扎布利亞克是能結冰的,晚上睡覺會凍鼻子,冰川湖黑湖讓我第一次觀察到靜靜的深藍色的湖面是會冒煙的,不遠處架在峽谷之上的《橋》已經被修好,去 塞爾維亞 的汽車就從此經過,現在已成為滑索和漂流的勝地,也許下次再來這裡我會滑雪、徒步、漂流或滑索,自然的氣息吸引著我。

塞爾維亞 也多山,走過的Nova varos和 貝爾格萊德 城裡都是上上下下。前者應該是冬季滑雪的好地方,從陽臺望出去就能看到二條索道到山上; 貝爾格萊德 是 薩瓦 河和多瑙河交匯之地,它有古城堡、大教堂、博物館,還有休閑放鬆的伊丹島,這裡的人太愛雕塑了,建築物上及周圍、公園綠地上、臺階上都有,當然最讓人註目的是古城堡高高柱子上的勝利者;新帕扎爾城市內是平的,但周圍都是山,古老的教堂和修道院都得翻山越嶺才能看到,Ras古城更是得走一段不太安全的山路才能到達。

其實“巴爾幹”一詞是由 土耳其 語的“山脈”一詞派生出來的。 巴爾幹半島上的這三個國家多山就不奇怪了。

這三個國家對於有 美國 十年簽證的 中國 人可自由通過,坐長途汽車旅行安全方便。從 莫斯塔爾 到科特爾的長途汽車我選了6小時的,沒經過 黑山 首都,沒有經過 克羅地亞 要 申根 簽證。一路上沒碰到坑蒙拐騙的,這裡的人非常友好,剛進入一個國家沒有當地貨幣,都可找到當地人順利解決。註意在 貝爾格萊德 用一日公交卡,是從第一次乘車劃卡到最後一次乘車“下車” (不是到再次上車劃卡的時間)24小時內有效,否則有被罰款的可能。

窮游網有 塞爾維亞 旅游錦囊可下載。

塞爾維亞 旅游局網站可下載地圖和旅游方面的小冊子,方便你選擇目的地。
塞爾維亞自助遊攻略
查找長途汽車時間和價格的網站:busticket4.me/en 巴爾幹半島小知識巴爾幹半島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較早發祥地之一。南部是古 希腊 文化的發祥地。公元前2世紀以後,曾先後被 羅馬 、拜占庭(東 羅馬 帝國)、阿瓦爾(柔然)、奧斯曼 土耳其 等帝國所統治。公元4到7世紀,匈奴人,阿瓦爾人, 倫巴第 人, 保加利亞 人, 羅馬 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對半島的統治權進行過激烈的爭奪。奧斯曼帝國的統治長達500餘年,其間半島人民曾進行了一系列反奧斯曼帝國統治的鬥爭。
從19世紀初期起,沙俄渴望打通南下 地中海 的 通道 , 奧地利 帝國企圖向南擴張通向亞得里亞海,英、法則要保護通往 印度 洋和遠東的交通命脈,因而半島成為俄、奧、英、法激烈爭奪的地區,多次發生戰爭,有“ 歐洲 火藥庫”之稱。

主要戰爭有:
1828~1829年和1877~1878年兩次俄土戰爭,
1912~1913年和1913年兩次巴爾幹戰爭。
1914年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 迪南 在 薩拉熱窩 被刺為導火線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半島各國都被卷入戰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半島曾被德、意法西斯占領,各國都進行了反法西斯的鬥爭。戰後半島諸國建有多處軍事基地。
1999年,因 科索沃 問題引發了 美國 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的野蠻轟炸,2007年, 科索沃 自治省宣佈獨立,美英等國予以承認。使得半島的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

波黑 的戰爭歷程

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 迪南 大公在 薩拉熱窩 被塞族民族主義者所刺殺,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後 波黑 成為 塞爾維亞 人、 克羅地亞 人和 斯洛文尼亞 人王國的一部分,該王國後來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波黑 成為軸心國的傀儡國 克羅地亞 獨立國的一部分,戰後以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社會主義 共和 國的名義又重歸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

20世紀70年代,南斯拉夫承認“講 塞爾維亞 \- 克羅地亞 語的伊斯蘭教徒”為穆斯林族(即 波黑 獨立後的波什尼亞克人),使原本構成南斯拉夫主體的民族由五個提升到六個。新承認的穆斯林族,人口次於 塞爾維亞 人和 克羅地亞 人位居南斯拉夫第三位。1999年,設立布爾奇科特區,直屬國家。

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開始解體。 波黑 (前南6個 共和 國之一)穆斯林、 塞爾維亞 和 克羅地亞 三個主要民族就 波黑 前途發生嚴重分歧:穆族主張脫離前南獨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克族也主張獨立,但希望建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塞族則堅決反對獨立。

1992年2月19日, 波黑 在境內 塞爾維亞 人抵制的情況下,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民投票。投票結果顯示,約占人口62.8%的穆斯林族和 克羅地亞 族支持獨立。3月3日, 波黑 議會在 塞爾維亞 人議員缺席抵制的情況下宣佈獨立,致使民族矛盾激化。4月6、7日,歐共體和 美國 相繼予以承認。

就在 歐洲 共同體承認 波黑 獨立的當天,其境內5個 塞爾維亞 人自治區宣佈聯合成立塞族 共和 國,獨立於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之外,但依然留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 共和 國之內。 塞爾維亞 人的行動立即招致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政府的鎮壓,駐扎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境內的南斯拉夫人民軍亦招穆斯林和 克羅地亞 兩族武裝部隊的攻擊。武裝衝突驟然升級,衝突由首都 薩拉熱窩 向外蔓延,釀成全面內戰。塞族隨即宣佈成立“ 波黑 塞爾維亞 共和 國”,脫離 波黑 獨立。 波黑 三個主要民族間的矛盾驟然激化,導致“ 波黑 戰爭”爆發(1992年4月~1995年12月)。

1994年3月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境內的穆斯林和 克羅地亞 人雙方同意共組聯邦,以共同對抗境內 塞爾維亞 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簽署代頓 和平 協定,結束內戰,並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分為 波黑聯邦 以及塞族 共和 國兩個政治實體。在這次的內戰中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境內共有20萬人死亡,超過200萬人流離失所。戰爭結束後,北約在 波黑 境內繼續駐扎維和部隊,2004年底由歐盟所取代。

2006年10月1日,大選舉行。10月18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佈,波什尼亞克族的哈裡斯·西 拉伊 季奇、 塞爾維亞 族的內博伊沙·拉德馬諾維奇和 克羅地亞 族的澤利科·科姆希奇當選為主席團成員。2007年2月9日,以尼科拉·什皮里奇為部長會議主席的政府宣誓就職。 塞爾維亞的修道院方面知識——來自窮游錦囊
在黑暗時代的動亂期間,少數堅定地獻身宗教的基督徒,離開社會到荒涼而讓人生畏的文明邊緣地帶過著隱士生活。隱士的行為喚起更多陳腐的教士去發誓約守貧窮和奉獻,重新聆聽耶穌基督的教誨。
這種教士組成一個新的同質信徒團體,稱為修道院。教皇格列 哥里 在信奉基督教的 歐洲 各處,鼓勵建立修道院。在某些 歐洲 地區,修道院成為唯一剩存的學問中心。有些人相信 愛爾蘭 的僧侶在他們的修道中保存了當時的文化。這些僧侶游走 歐洲 各處教育民眾恢復對學問的興趣。修道院成為教養人們的中心,這些受到教育的人可以協助管理政府,不少人當上國王的助手。

當時的修道院一如 羅馬 教會,享有對外接受捐獻的權利,隨著土地捐獻的增加,修道院也變得越加 富裕 。不同的修道院各自訂定明規,以達到不同的目的。部份修士會恪守戒律,若干受過訓練的傳教士會被派到荒野之中,有些會在教會的教條上對教皇作出建議,有些則提供重要的社會服務,例如照顧老者、醫療照護和救急扶危。

塞爾維亞 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度,公元7世紀斯拉夫人南遷, 塞爾維亞 人在今天的 塞爾維亞 南部及 科索沃 地區建立了政權。

隨後基督信仰開始傳入,直至公元1166年,斯特凡·尼曼雅一世(Stefan Nemanja)統一了 塞爾維亞 各個地區, 塞爾維亞 步入了歷史上的盛世——尼曼雅王朝。

而信仰基督的 塞爾維亞 人,則在斯特凡·尼曼雅一世建立了 塞爾維亞 的獨立的東正教會後,開始大量修建修道院。

初期的 塞爾維亞 修道院在建築風格上借鑒了東面的拜占庭風格及西面的 羅馬 風格,糅合東西方風格的特點,並逐漸形成了屬於 塞爾維亞 自己的建築風格——莫拉瓦風格。

與修道院一同誕生和發展的,還有濕壁畫藝術。

塞爾維亞 的中世紀修道院大多繪有濕壁畫,它是趁泥灰土潮濕時用顏色進行描繪,泥灰土乾透後壁畫融入牆壁經久不壞。修道院內的濕壁畫大多數是宗教主題,也有記載一部份是歷史事件。

塞爾維亞 濕壁畫的畫師大多來自於拜占庭帝國,代表著當時巴爾幹半島的最高藝術水平。雖然這些濕壁畫後來在奧斯曼帝國的侵略中遭受到了大量的損毀,但依然成為了 塞爾維亞 乃至 東歐 地區的藝術瑰寶。

塞爾維亞 人對宗教的重視程度非常高,包括尼曼雅王朝的開創者——斯特凡·尼曼雅一世在晚年成為了一名修士,而他的三子,則成為了 塞爾維亞 東正教會的第一任大牧首——聖 薩瓦 。

所以在中世紀的 塞爾維亞 ,修道院除了作為修行和祈禱的場所,同時也是當時國內頂尖學術人才的研修中心, 塞爾維亞 中世紀時期的科技、學術和文學的創 新和 發展成果大多都在修道院內誕生。

尼曼雅王朝存續200多年,王朝衰敗後, 塞爾維亞 先後被拉扎列維奇(Lazarević)家族和布蘭科維奇(Branković)家族接手,在這段期間, 塞爾維亞 中世紀修道院進一步得到了發展。

由於東面的奧斯曼帝國的崛起與進犯,給國力不斷衰弱的 塞爾維亞 帶來了巨大的威脅。而作為當時宗教、文化、學術中心的修道院,也因為面臨戰事的威脅,催生出了融合塔樓、城牆等防禦工事於一體的獨特建築模式,全世界僅 塞爾維亞 獨有。

然而奧斯曼帝國的鐵騎依然如噩夢般降臨, 塞爾維亞 自1459年開始淪陷,被奧斯曼帝國統治長達數百年之久。

而在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統治者面前, 塞爾維亞 的中世紀修道院成為了宗教衝突的犧牲品,大量修道院遭到嚴重破壞,珍貴的宗教器物和手抄本被搶掠,濕壁畫也遭到了無可輓回的損毀。

但在堅韌的 塞爾維亞 人的堅守和隱忍下,依然有數十座中世紀修道院艱難地維繫了數百年並挺了過來,其中三處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還有數處被列入候選名單之中,作為 塞爾維亞 的寶藏當之無愧。

如今的 塞爾維亞 中世紀修道院,並未正式開發作為景點,而是依舊作為修行和祈禱的場所,遠離城市偏安一隅,如同數個世紀前一樣隱於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