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塔秘境,遙遠近鄰——緬甸行走記

緬甸自助遊攻略
終於,太陽放下了剛纔的矜持。跳出了大地的束縛,將天空的顏色定義為金黃色!晨霧開始在地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流動,世界開始活過來。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太陽慢慢升高,現在它將世界的顏色定義為金黃色。無論是升高的熱氣球、佛塔、樹林,還是翹首以盼的人,都滿身金黃。 熱氣球的動感和佛塔的靜謐,在這一刻組成一幅極度唯美的畫捲,讓人不知是否身在夢裡耶?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隨著太陽變得火辣,漫天的熱氣球逐步也開始返回。精彩的日出讓人大呼過癮,又意猶未盡。人們心不甘情不願的開始爬下佛塔,回酒店早餐,或是直接開始一天的旅行。而這時候大地才在金色的暖陽下開始複蘇。炊煙裊裊,牛羊出圈。一天的生活開始了。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萬千佛塔煙雲中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我們今天包車在眾 多佛 塔中穿梭。無論是國內的眾多攻略,還是孤獨星球(LP) 緬甸 篇,對 蒲甘 的佛塔介紹都很簡略,所以我們主要聽從司機師傅的建議。精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佛塔瞻仰。因為從新 蒲甘 出發,所以我們先到的是小鎮靠 伊洛 瓦迪河畔的Law Ka Nan Da Pagoda。這是一座仍然香火鼎盛的寺廟。吸引人的是門口那千年的 大樹 ,將整個寺廟掩映了一大半,在火辣的烈日下守著一份難得的清涼。
寺廟中心就是偌大的 金塔 ,四方環繞無數小塔,在陽光下金光閃閃。不時有善男信女在此頂禮膜拜,獻上一串花束,奉上一份心愿。
寺廟一側就是 伊洛 瓦迪河。近處河面平靜,遠處依然是佛塔金頂。炎熱讓一切都靜止,只有數艘人力船在平靜的河面划過,留下一絲絲漣漪,恰如波動的心弦,讓心念一份悸動,內心的感動涌動。喵怪,松鼠,和其他小動物在佛塔間游弋,怡然自得的享受著安然的美好時光。小販在兜售 緬甸 特色的小商品。
緬甸自助遊攻略
因為 蒲甘 當地人不多,往來穿梭的多的是游客,所以一般遇到的當地人都是想兜售小商品,相對沒有 曼德勒 對游人的真熱情。
緬甸自助遊攻略
緬甸自助遊攻略
從新 蒲甘 出發到老 蒲甘 的主幹道,正好穿過各個時代的佛塔群,制式規模不大,但建築風格類似。依時間跨度大致在公元800-1200年左右。雨水的侵蝕和偶爾的地震,讓佛塔已經不複舊觀,裸露的牆磚都已經普遍磨損,內部的壁畫也已經氧化消逝,剩下的只是寺廟的大致結構。也許看多了你也會審美疲勞,但記得有一句話曾說:你看到的歷史是故事,但對別人是悲喜。其實 蒲甘 的大部分佛塔,都是已經廢棄了的,除了一些重要研究價值的有政府維護外,小部分有善男信女捐資維護,其他大部分都已經無人照料不少佛塔有英文緬文的歷史介紹,大部分都是緬文,少部分的英文解釋也很生硬。所以真正瞭解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緬甸自助遊攻略
正午的 蒲甘 特別的炙熱,陽光的直射讓皮膚都有些受不了。而佛塔中就特別清涼,厚重的牆壁和穹頂各出了一個獨立世界,讓這裡成為兒童嬉戲的好去處。為數不多的幾個寺廟還有修行的僧侶,照料著周圍人群的信仰寄托。在 大名 鼎鼎的喬多波陵塔,我還意外的發現了一位在佛塔門洞中修行的苦行僧。蒼老而乾枯的身體滿是苦修的痕跡,但信仰的虔誠讓他目光炯炯,十分有神。相比漢傳佛教, 緬甸 的傳承的是很純粹的上部座佛教,更接近原始佛教的教義,所以苦修士這種在漢傳佛教基本消失的修行者也有所保存。在看日出的“許三多”附近,還有一個不能錯過的點,就是不是特別出名的Su la ma niPahto。這裡最特別的,還留存有彩色的壁畫,雖然都已經不是特別清楚,但還是可以分辨出經典的佛教傳說和故事,或是 緬甸 的英雄傳說。這千年的書卷就鋪滿面前的整個空間,讓人不由得對建造者心懷崇敬。
緬甸自助遊攻略
在幽暗的佛塔內部,相當部分的壁畫還保留了千年前的色彩,栩栩如生的佛教故事讓人入神,仿佛看到了千年的信徒們在一絲不苟的將心目中的佛陀形象描繪其上,期待著留存永遠。不過參觀壁畫請務必註意,為了保存著珍貴的壁畫,有壁畫的佛塔內部是不能拍照的,即使不開閃光也不行。很遺憾沒有留下照片。
而在Su la ma niPahto旁邊的佛塔,還有一座供奉著千年前 蒲甘 王朝的石刻法典。分別用四種文字書寫,除了緬文,其他文字甚至已經失傳,所以此塊石碑更顯珍貴,見證了 緬甸 歷史上的民族融合和歷史變遷。
荒野中的達瑪央佛塔,是 蒲甘 目前留存的最大的佛塔,體型巨大,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佛塔呈現四方造型,每個方向都有巨大的佛陀塑像。或站或坐,儀態萬千,神態各異。出於保護目的,大佛塔只能在下麵參觀,高聳的上部空間不能上去,頗有遺憾。佛塔原來其實是灰白色的,只是千年的歲月,將外表的白灰沖刷,只留下紅色的磚。為數不多的幾座佛塔還保留了白色的外牆。政府正在以極慢的速度在維護,重新裝修。坐落在老 蒲甘 的阿難達塔(Ananda Pahto)就是保存比較完整的佛塔。灰黑色的外牆壁將它從眾多裸露紅色磚的佛塔區分開來。塔有40多米高,因為貼滿金箔,所以在陽光的照耀下異常奪目與端莊,主塔的周圍環繞著許多小塔和佛像。塔的下部有以佛本生故事為內容的500多幅彩陶浮雕,塔的底座是 印度 式的四方形大佛窟,四面的拱門內各有一尊近10米高的立佛,塔的四周有眾多的小塔、佛像和各種動物怪獸的雕像。在塔的內部,是一座樣貌莊嚴的釋迦立佛像,佛微微地低著頭,俯瞰著他腳下的芸芸眾生。整座塔宏偉壯觀,處處顯示出工藝精湛,集 緬甸 古代建築藝術之精華。
阿難達塔附近,有很多世界各地信徒供奉並重新整修的小佛塔。來自 印度 、 日本 、 韓國 、 中國 的善男信女,在此認捐一座佛塔,將自己的信仰固化於一座座千年傳承的大小佛塔之中。佛塔之中一般供奉一座整修一新的坐佛,很小的一個佛堂,我很好奇是不是供奉的人會定期來此打坐念佛。老 蒲甘 的碼頭附近,還是不得不提的布塔(Bu Paya)。這一佛塔網上找不到詳細的介紹,不過按銘牌所述,應該是 蒲甘 最久遠的佛塔之一了。公元300多年就開始 新建 (好奇當時 蒲甘 是否已經作為城市存在?)。和其他的佛塔不同,布塔整體與 緬甸 南部的“大金石”一樣,圓滾滾的,貼滿金箔。在加上靠近 伊洛 瓦底河邊,每到日落時,夕陽灑在金石上,光彩照人,和波光粼粼的河面相映成趣。讓這裡成為又一個看日落的好去處。 良烏 附近佛塔不多,但 大名 鼎鼎的瑞喜宮寺(ShwezigonPaya)就足以讓你拜訪。它於 蒲甘 王朝最早統一 緬甸 的雄主阿奴律陀王(1044-1077)時期開工修建,在繼位者江喜陀王期間完工。瑞喜宮塔是 蒲甘 塔群中唯一用石頭建造的佛塔。也是 蒲甘 一切佛塔建築的起源,為後來遍佈 緬甸 的舍利塔訂下了制式。瑞喜宮寺因為供奉著佛陀舍利而聞名於世。也讓它成為 緬甸 四大寺廟之一。在千塔之地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
進門就是一個巨大的 石獅 ,雖然沒有 仰光 大 金塔 前的巨大,但也十分威武。其實它的四面大門都有相同的 石獅 守衛。這也是 緬甸 核心寺院的標準配置。瑞喜宮寺的核心是一座巨大的四方大 金塔 。高四十餘米。貼滿了金箔,讓整座塔在陽光下十分耀眼。
塔的四周是四座各有一座銅製的亭,供奉著柚木製的立佛,很是精美。有意思的是其中還有60年代周總理訪問 緬甸 時捐資修建的涼亭。可以在涼亭前找到銘牌。不過對於我們非信徒來說,光看寺廟建築,瑞喜宮寺和其他信徒供奉中的寺廟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修繕得很新的建築少了些歷史的韻味。難怪有歷史研究者批評 緬甸 的古跡修複工作都是“修舊如新”。
緬甸自助遊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