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ide Down——秘魯顛倒的日與夜(持續更新中)
                                    2019年春節前夕收到了新工作的offer。  
換工作的原因其實挺俗氣,分手,所以離開了本就不喜歡的工作和很喜歡的城市。在家獃了三個月,面對日漸減少的存款和已經開始給我張羅相親的老媽,趕緊找一份新工作的焦慮一天天加深。所以在收到獵頭的電話說有一個南美的項目在招人的時候,我簡直是迫不及待地答應了。反正在 非洲 獃過7年的人,世界各地大概都去得。
2月中旬的 武漢 濕冷入骨。太陽好像失蹤了。連續一周沒看到一絲暖陽,這讓一整個冬天都獃在北方溫暖的暖氣屋中隔著窗戶曬著太陽睡午覺的我非常難受,甚至生出了一丟丟的悔意。所以在經歷了20多個小時的飛行之後,雙腳終於踏上 南美洲 的土地時, 利馬 熱情的陽光幾乎讓我感動地熱淚盈眶。呵呵,有點誇張了,主要是長距離飛行後雙腳落地的感覺太好。 初到利馬——Miraflores的新房客秘魯 的通用語言是 西班牙 語,在西語面前我基本算是個文盲。好在同行的Estrella小妹妹西語很溜,而且非常巧合的是我倆分別在 airbnb 上預定的住所竟然就在同一棟公寓的上下樓,所以非常順利地回到了住處。房東是一個瘦瘦弱弱的年輕姑娘,顧不得多溝通,回房間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洗澡睡覺。年紀大了,時差真要老命。
迷迷糊糊一覺醒來,窗外天色已經黑沉。摸起手機看時間,7點多。恍惚中以為該起床上班了,仔細一算才晚上7點。比 北京 晚13個小時的時差給我一種憑空賺了半天的感覺,還能再睡一整晚的認知真令人心情愉悅。
窗外的夜景——公寓門前是一條快速路,遠處高低錯落星星點點的燈光來自山上的“貧民區”。 ↑米拉弗洛雷斯 Miraflores(米拉弗洛雷斯)是 利馬 的一個區,行政區號43。因為西面就是太平洋海岸線,加之公園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得比較好,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安全繫數也比較高。
 ↑米拉弗洛雷斯 Miraflores(米拉弗洛雷斯)是 利馬 的一個區,行政區號43。因為西面就是太平洋海岸線,加之公園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得比較好,因此吸引了大量游客,安全繫數也比較高。  
外出覓食,順便去著名的“貓公園”Parque Kennedy逛逛。
街上的塗鴉牆。 ↑米拉弗洛雷斯 公園裡果然有好多貓。
 ↑米拉弗洛雷斯 公園裡果然有好多貓。  ↑Parque Kennedy
 ↑Parque Kennedy  ↑Parque Kennedy
 ↑Parque Kennedy  ↑Parque Kennedy 公園旁邊坐落著米拉弗洛雷斯大教堂(聖女米拉格羅薩教堂)。
 ↑Parque Kennedy 公園旁邊坐落著米拉弗洛雷斯大教堂(聖女米拉格羅薩教堂)。  ↑Parque Kennedy 再貼一張後來白天拍的照片
 ↑Parque Kennedy 再貼一張後來白天拍的照片  
 周日晚上的肯尼迪公園熱鬧非常——賣零食的小攤販、約會的情侶、彈琴唱歌的年輕人、跳舞的人群,倒是很少像我這樣獨自一人的。在陌生的城市中漫無目的地閑逛,只要還記得回去的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完全不用去思考,這種體驗好像常常會有。習慣了漂泊,可能這就是一直找不到歸屬感的原因吧。
周日晚上的肯尼迪公園熱鬧非常——賣零食的小攤販、約會的情侶、彈琴唱歌的年輕人、跳舞的人群,倒是很少像我這樣獨自一人的。在陌生的城市中漫無目的地閑逛,只要還記得回去的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完全不用去思考,這種體驗好像常常會有。習慣了漂泊,可能這就是一直找不到歸屬感的原因吧。  
  
第二天不出意料的早早醒來。馬路上已經開始有了各種馬達的轟鳴聲,繼續睡覺是不可能了,出門去跑步。
利馬 街頭的顏色非常豐富,這種顏色豐富不止體現在非常不整齊劃一的各式建築物的主人們隨心所欲的大面積塗色,而且有非常藝術的街頭塗鴉加成。
下麵這張照片其實是一個小商店的捲簾門,一個非常有神韻的Viking pirate。 周末的早晨會跑去海邊。沿著Costa Verde海岸線的懸崖上是一段長長的步道,著名的愛情公園、 燈塔 等景點就位於步道沿線。而懸崖下是兩條寬闊平整的車道,車道外側就是海灘。
周末的早晨會跑去海邊。沿著Costa Verde海岸線的懸崖上是一段長長的步道,著名的愛情公園、 燈塔 等景點就位於步道沿線。而懸崖下是兩條寬闊平整的車道,車道外側就是海灘。  
畫面暗得慘無人道的一張照片,被我強行增加了N倍的亮度PO出來,因為翻了半天手機只翻到這一張最佳角度的懸崖照。 下圖藍色的建築是有名的海玫瑰餐廳。據說在窗邊看落日很美,但餐廳的食物味道一般。這張照片應該是搬家以後去那邊跑步時拍的,天氣不好。
下圖藍色的建築是有名的海玫瑰餐廳。據說在窗邊看落日很美,但餐廳的食物味道一般。這張照片應該是搬家以後去那邊跑步時拍的,天氣不好。  燈塔 。
燈塔 。  海邊公園一家小飲品店的外牆,模仿 巴黎 的愛牆。想起了靜靜躺在草稿箱中發黴的那篇 巴黎 游記。
海邊公園一家小飲品店的外牆,模仿 巴黎 的愛牆。想起了靜靜躺在草稿箱中發黴的那篇 巴黎 游記。  插一張 巴黎 愛牆的照片。
插一張 巴黎 愛牆的照片。  
  
面朝大海的瑜伽女孩。任它波濤洶涌,我自內心安寧。 懸崖上修了臺階聯通上下。這條彩色石階擁有像 伊斯坦布爾 的彩虹臺階一樣成為網紅的潛質。
懸崖上修了臺階聯通上下。這條彩色石階擁有像 伊斯坦布爾 的彩虹臺階一樣成為網紅的潛質。  沿著石階下去就走到了海邊。海水裹著淡淡的腥味衝擊著海邊的石礁。有海鷗在捕食,有人在衝浪。
沿著石階下去就走到了海邊。海水裹著淡淡的腥味衝擊著海邊的石礁。有海鷗在捕食,有人在衝浪。  某個周末,跟幾個小伙伴相約到海邊看日落,沒想到巧遇另一群小伙伴,集體開啟了朋友圈攝影大賽。
某個周末,跟幾個小伙伴相約到海邊看日落,沒想到巧遇另一群小伙伴,集體開啟了朋友圈攝影大賽。  小伙伴的墨鏡和音響被徵用為攝影道具。
小伙伴的墨鏡和音響被徵用為攝影道具。  事實證明,華為的手機攝影功能比蘋果的強大多了。 成功 給Estrella小朋友種草。
事實證明,華為的手機攝影功能比蘋果的強大多了。 成功 給Estrella小朋友種草。  工作還沒開始忙起來,每天除了思考三餐該吃什麼,基本就是在宅與閑晃之間度過。肯尼迪公園方圓一公里已經被我踏遍。
工作還沒開始忙起來,每天除了思考三餐該吃什麼,基本就是在宅與閑晃之間度過。肯尼迪公園方圓一公里已經被我踏遍。  
路口等燈時看到的身材很好的漂亮小姐姐,準備偷拍的瞬間變燈了,小姐姐隨著人群向前走去。所以就有了這張模糊到很難搶救回來的照片。 一家小餐廳門外擺的木架。
一家小餐廳門外擺的木架。  臨時辦公室外的風景。
臨時辦公室外的風景。  利馬 以美食著稱。在2018世界旅游大獎(WTA)終極評選中, 秘魯 擊敗了 意大利 、 日本 、 西班牙 、 法國 等美食大國,實力斬獲了【全球最佳美食目的地】。
利馬 以美食著稱。在2018世界旅游大獎(WTA)終極評選中, 秘魯 擊敗了 意大利 、 日本 、 西班牙 、 法國 等美食大國,實力斬獲了【全球最佳美食目的地】。  
秘魯 美食的特點是“融合”。在評選出來的全球TOP 50的餐廳中有兩家位於 利馬 的餐廳位列前10—Central和Maido,特色都是食材的特殊性與烹制手法的創新。複雜的歷史賦予“融合Fusion”料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依山靠海的地理優勢造就了豐富多彩的食材。
另外還有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chifa”,這個詞在 秘魯 特指中餐廳,據說來源於粵語的“食飯”。chifa的中餐當然不是土生土長的 中國 人所期待的地道口味,但我還從未見過世界上其他國家像 秘魯 一樣中餐廳遍地開花,這足以說明 秘魯 美食的包容性。
《風味人間》這個節目有一集講的就是 秘魯 美食,有興趣可以自己找來瞭解一下。
工作日午餐,在辦公室附近的各個小餐廳解決。最常見的套餐是一杯冷飲+前菜(湯或 沙拉 )+主食,花費在16-24塊人民幣之間。有那麼幾家味道還頗為可以。
這家的雞排很好吃。 這家的米飯很好吃。
這家的米飯很好吃。  這家的湯很好喝。
這家的湯很好喝。  這家的烤雞讓一位來出差支持的小姐姐念念不忘。
這家的烤雞讓一位來出差支持的小姐姐念念不忘。  做總統的鄰居——定居San Isidro先放一張我之前做的說明圖鎮樓。後面有空慢慢貼。
 做總統的鄰居——定居San Isidro先放一張我之前做的說明圖鎮樓。後面有空慢慢貼。 
                                
							
						
						
						
						
					
					
					
					
					換工作的原因其實挺俗氣,分手,所以離開了本就不喜歡的工作和很喜歡的城市。在家獃了三個月,面對日漸減少的存款和已經開始給我張羅相親的老媽,趕緊找一份新工作的焦慮一天天加深。所以在收到獵頭的電話說有一個南美的項目在招人的時候,我簡直是迫不及待地答應了。反正在 非洲 獃過7年的人,世界各地大概都去得。
2月中旬的 武漢 濕冷入骨。太陽好像失蹤了。連續一周沒看到一絲暖陽,這讓一整個冬天都獃在北方溫暖的暖氣屋中隔著窗戶曬著太陽睡午覺的我非常難受,甚至生出了一丟丟的悔意。所以在經歷了20多個小時的飛行之後,雙腳終於踏上 南美洲 的土地時, 利馬 熱情的陽光幾乎讓我感動地熱淚盈眶。呵呵,有點誇張了,主要是長距離飛行後雙腳落地的感覺太好。 初到利馬——Miraflores的新房客秘魯 的通用語言是 西班牙 語,在西語面前我基本算是個文盲。好在同行的Estrella小妹妹西語很溜,而且非常巧合的是我倆分別在 airbnb 上預定的住所竟然就在同一棟公寓的上下樓,所以非常順利地回到了住處。房東是一個瘦瘦弱弱的年輕姑娘,顧不得多溝通,回房間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洗澡睡覺。年紀大了,時差真要老命。
迷迷糊糊一覺醒來,窗外天色已經黑沉。摸起手機看時間,7點多。恍惚中以為該起床上班了,仔細一算才晚上7點。比 北京 晚13個小時的時差給我一種憑空賺了半天的感覺,還能再睡一整晚的認知真令人心情愉悅。
窗外的夜景——公寓門前是一條快速路,遠處高低錯落星星點點的燈光來自山上的“貧民區”。

外出覓食,順便去著名的“貓公園”Parque Kennedy逛逛。
街上的塗鴉牆。






第二天不出意料的早早醒來。馬路上已經開始有了各種馬達的轟鳴聲,繼續睡覺是不可能了,出門去跑步。
利馬 街頭的顏色非常豐富,這種顏色豐富不止體現在非常不整齊劃一的各式建築物的主人們隨心所欲的大面積塗色,而且有非常藝術的街頭塗鴉加成。
下麵這張照片其實是一個小商店的捲簾門,一個非常有神韻的Viking pirate。

畫面暗得慘無人道的一張照片,被我強行增加了N倍的亮度PO出來,因為翻了半天手機只翻到這一張最佳角度的懸崖照。





面朝大海的瑜伽女孩。任它波濤洶涌,我自內心安寧。






路口等燈時看到的身材很好的漂亮小姐姐,準備偷拍的瞬間變燈了,小姐姐隨著人群向前走去。所以就有了這張模糊到很難搶救回來的照片。



秘魯 美食的特點是“融合”。在評選出來的全球TOP 50的餐廳中有兩家位於 利馬 的餐廳位列前10—Central和Maido,特色都是食材的特殊性與烹制手法的創新。複雜的歷史賦予“融合Fusion”料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依山靠海的地理優勢造就了豐富多彩的食材。
另外還有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chifa”,這個詞在 秘魯 特指中餐廳,據說來源於粵語的“食飯”。chifa的中餐當然不是土生土長的 中國 人所期待的地道口味,但我還從未見過世界上其他國家像 秘魯 一樣中餐廳遍地開花,這足以說明 秘魯 美食的包容性。
《風味人間》這個節目有一集講的就是 秘魯 美食,有興趣可以自己找來瞭解一下。
工作日午餐,在辦公室附近的各個小餐廳解決。最常見的套餐是一杯冷飲+前菜(湯或 沙拉 )+主食,花費在16-24塊人民幣之間。有那麼幾家味道還頗為可以。
這家的雞排很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