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城堡與英倫風——英愛深度游
                                    此次旅游的時間為2018年7月27-8月7日,共計12天,全權托付給華天國旅,這English不順暢,也只能如此。  
  
飛行了11個小時,到達時為 倫敦 當地時間下午4點,倒時差為國內23點,幸虧出發前幾天特意晚睡,再加上興奮,沒有一點困頓感。從 長沙 40度的高溫來到20度左右的 倫敦 ,還下了點淅淅瀝瀝的小雨,反而一下子不太習慣這份清涼。下榻的酒店是希爾頓,千萬別覺得有多麼的高大上,外觀和我們的經濟型酒店差不多。關於這一點,在之後的行程中導游也專門提到, 英國 比較環保,道路、建築物等很多設施會一次性修建完善,不會象國內一樣隔幾年就掀掉重徹重修,也許隔幾年以後再來 英國 還是如此。比方此次我們沒有看到大本鐘(大笨鐘),這是它歷經157年第一次維修,而維修時間竟長達4年,也是一種遺憾——此乃開篇的題外話。
  
放下行李,入住酒店,有點小波折,因為插座制式的原因,不過很快解決了。雖然是國內時間晚上12點了,但當地還是下午5點左右,於是覺得應該用晚餐。和兒子走出酒店,居然看到了賽百味。用了餐,在附近走了走,發了個朋友圈,早上起床一看,回覆都是“你到底是去了 英國 還是鄉下?”在很多人的想法中, 英國 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到處都應該是高樓大廈,包括我自己最初也如此認為的。因此,行千里路比讀萬卷書重要多了。
  
一、城市鄉村篇
  
來到 英國 ,先讓我們大致瞭解下這個國家。18 至20世紀初期, 英國 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也許我們一下子無法理解,但如果看到 大英 博物館里陳列的那些文物就能瞭解這個國家當時是多麼強悍和霸道。
  
英國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因為工業發達,當時的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加之當地氣候原因, 倫敦 曾有“霧都”的稱號,但現在只要不下雨,天空永遠是蔚藍蔚藍的。先分享幾張美照: 7月29日晚8點,站在 愛丁堡 的酒店客房裡,看到酒店外的天空和山脈被晚霞染成了幾個層次,藍天綠草,青山黛水。 7月30日,我們乘坐輪渡橫穿 北海 峽前往 北愛爾蘭 ,海風吹拂,如果不怕冷,穿條裙子拍照肯定就是電影的浪漫場景。
7月30日,我們乘坐輪渡橫穿 北海 峽前往 北愛爾蘭 ,海風吹拂,如果不怕冷,穿條裙子拍照肯定就是電影的浪漫場景。  7月30日晚,從餐廳出來,雨勢暫歇,竟意外迎來絢麗的彩虹。
7月30日晚,從餐廳出來,雨勢暫歇,竟意外迎來絢麗的彩虹。  8月2日下午在 威爾士 的小鎮上,那天陽光明媚,行人悠閑,隨處可見垂釣的男女老少。在這裡我吃到了美味的 英國 超大個冰淇淋,此後一發不可收拾,每天一個,這就是我開始長胖的導火線——題外話。
8月2日下午在 威爾士 的小鎮上,那天陽光明媚,行人悠閑,隨處可見垂釣的男女老少。在這裡我吃到了美味的 英國 超大個冰淇淋,此後一發不可收拾,每天一個,這就是我開始長胖的導火線——題外話。  
 其實我們獃在 倫敦 市中心的時間很少,甚至連走馬觀 花都 不算。對於這個現代化的城市,我唯一記憶是在 泰晤士 河上有幸見證了 倫敦 橋的開合過程,而塔橋為 倫敦 的象徵,被喻為“ 倫敦 正門”;坐在船上,放眼向 泰晤士 河南 岸望去,最顯眼的就是河畔的“ 倫敦 眼”,又被稱為“千禧之輪”,這是世界上首座、也曾經是世界最大的觀景摩天輪(當然現在已經有多個摩天輪超越了它)。但 倫敦 眼除了體積,最美妙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竟是穩固地矗立在 泰晤士 河河面上。
其實我們獃在 倫敦 市中心的時間很少,甚至連走馬觀 花都 不算。對於這個現代化的城市,我唯一記憶是在 泰晤士 河上有幸見證了 倫敦 橋的開合過程,而塔橋為 倫敦 的象徵,被喻為“ 倫敦 正門”;坐在船上,放眼向 泰晤士 河南 岸望去,最顯眼的就是河畔的“ 倫敦 眼”,又被稱為“千禧之輪”,這是世界上首座、也曾經是世界最大的觀景摩天輪(當然現在已經有多個摩天輪超越了它)。但 倫敦 眼除了體積,最美妙的是這個龐然大物竟是穩固地矗立在 泰晤士 河河面上。 

 在11天的游玩中,我最喜歡的城市是 蘇格蘭 的首府 愛丁堡 。 愛丁堡 是 英國 著名的文化古城,面積才260km²( 比 長沙 小多了),卻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小城鎮。街道很窄,沒有高的樓房,沿街住戶的窗臺上都種植著五彩繽紛的鮮花。坐在汽車大巴上,你都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寧靜與美麗、祥和與悠久。也許也只有這樣一個城市才會使人擁有遐想的空間和浪漫的情懷,從而讓這個城市榮登世界第一座文學之城,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家有柯南.道爾和J.K 羅琳,分別創作了《福爾摩斯》及《哈利.波特》。吐槽一句:跟團的劣勢就是走得太快,無法在一個地方安靜地獃著,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重新來此領略這個城市的美。
在11天的游玩中,我最喜歡的城市是 蘇格蘭 的首府 愛丁堡 。 愛丁堡 是 英國 著名的文化古城,面積才260km²( 比 長沙 小多了),卻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小城鎮。街道很窄,沒有高的樓房,沿街住戶的窗臺上都種植著五彩繽紛的鮮花。坐在汽車大巴上,你都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寧靜與美麗、祥和與悠久。也許也只有這樣一個城市才會使人擁有遐想的空間和浪漫的情懷,從而讓這個城市榮登世界第一座文學之城,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家有柯南.道爾和J.K 羅琳,分別創作了《福爾摩斯》及《哈利.波特》。吐槽一句:跟團的劣勢就是走得太快,無法在一個地方安靜地獃著,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重新來此領略這個城市的美。  在 英國 ,另一個有著文化底蘊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城市是 愛爾蘭 的首府 都柏林 。 愛爾蘭 多陰多雨,奇怪的是到了晚上7點以後居然會出大太陽,一直到晚上9點才落山,但就在這陰晴不定的天氣中這個城市產生了四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芝、王爾德、蕭伯納,這些名字也許不喜歡文學的你會陌生,但有首歌“當你老了,頭髮花白,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趙照、李健都唱過,你一定不陌生,這首《當你老了》就是 愛爾蘭 詩人葉芝的大作。 愛爾蘭 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教育水平被世界所公認,早在中世紀, 愛爾蘭 就是西方世界中教育界的佼佼者,這也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創造力。這個地區在2017年人均GDP飄升到7萬美元,我不知道是不是泡沫,這不是我研究的範圍,我只有羡慕的份。
在 英國 ,另一個有著文化底蘊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城市是 愛爾蘭 的首府 都柏林 。 愛爾蘭 多陰多雨,奇怪的是到了晚上7點以後居然會出大太陽,一直到晚上9點才落山,但就在這陰晴不定的天氣中這個城市產生了四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芝、王爾德、蕭伯納,這些名字也許不喜歡文學的你會陌生,但有首歌“當你老了,頭髮花白,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趙照、李健都唱過,你一定不陌生,這首《當你老了》就是 愛爾蘭 詩人葉芝的大作。 愛爾蘭 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教育水平被世界所公認,早在中世紀, 愛爾蘭 就是西方世界中教育界的佼佼者,這也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和創造力。這個地區在2017年人均GDP飄升到7萬美元,我不知道是不是泡沫,這不是我研究的範圍,我只有羡慕的份。  愛爾蘭 人非常喜歡喝酒,下班後就聚集一起喝酒,沒有任何目的,就是純粹地開心。城市的住宅有一道風景,每家每戶的入戶門顏色不一,大都艷麗亮眼,據聞他們經常喝醉,喝醉後會走錯家門,於是他們把門刷成了不同色彩以示區別。
愛爾蘭 人非常喜歡喝酒,下班後就聚集一起喝酒,沒有任何目的,就是純粹地開心。城市的住宅有一道風景,每家每戶的入戶門顏色不一,大都艷麗亮眼,據聞他們經常喝醉,喝醉後會走錯家門,於是他們把門刷成了不同色彩以示區別。  在行程安排里,我們參觀了著名的健力士黑啤博物館,該博物館落成於1904年,屬於 芝加哥 建築風格,一共有八層樓。進門就可以看到滿滿一排牆的啤酒瓶,真是開了眼界。幾層樓走下來,介紹了啤酒的釀造過程、工藝、歷年的商標或包裝等,頂樓是啤酒屋,啤酒小哥很帥,啤酒雖苦卻口齒留香。
在行程安排里,我們參觀了著名的健力士黑啤博物館,該博物館落成於1904年,屬於 芝加哥 建築風格,一共有八層樓。進門就可以看到滿滿一排牆的啤酒瓶,真是開了眼界。幾層樓走下來,介紹了啤酒的釀造過程、工藝、歷年的商標或包裝等,頂樓是啤酒屋,啤酒小哥很帥,啤酒雖苦卻口齒留香。 


 深度游是不能少了 貝爾法斯特 這個城市的,作為 北愛爾蘭 的首府,其工業基礎雄厚,特別是造船業具有悠久的歷史,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便是在這裡建造的,我們在市政府的展館里看到該船的模型。
深度游是不能少了 貝爾法斯特 這個城市的,作為 北愛爾蘭 的首府,其工業基礎雄厚,特別是造船業具有悠久的歷史,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便是在這裡建造的,我們在市政府的展館里看到該船的模型。  在 貝爾法斯特 ,有著一面非常著名的“ 和平 牆”,它記載著 北愛爾蘭 的一段歷史。從上個世紀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北愛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一直衝突不斷,恐怖事件接二連三,直到1994年天主教派武裝力量 愛爾蘭 共和 軍宣佈停火,1998年北愛 和平 協議簽署,才逐步走入 和平 年代。據記載,動亂的30年內, 北愛爾蘭 共誕生了2000幅壁畫,現在牆上仍保留著這些壁畫,既是歷史的見證,更是表明瞭 北愛爾蘭 人熱愛 和平 的永恆心愿。
在 貝爾法斯特 ,有著一面非常著名的“ 和平 牆”,它記載著 北愛爾蘭 的一段歷史。從上個世紀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北愛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一直衝突不斷,恐怖事件接二連三,直到1994年天主教派武裝力量 愛爾蘭 共和 軍宣佈停火,1998年北愛 和平 協議簽署,才逐步走入 和平 年代。據記載,動亂的30年內, 北愛爾蘭 共誕生了2000幅壁畫,現在牆上仍保留著這些壁畫,既是歷史的見證,更是表明瞭 北愛爾蘭 人熱愛 和平 的永恆心愿。 


 走完了 英國 的城市,我們一起去看看它的鄉村,也許一說到鄉村,首先想到的都是髒亂無序。但是當你漫步在風景如畫的科茲沃爾德地區時,會深深感受到 英國 鄉村的乾凈和閑適。難怪林語堂說:世界 大同 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 英國 的鄉村,家裡裝著 美國 的設備,再請一個 中國 的廚子——引申,如果還娶個 日本 老婆、交往個 法國 情人,人生夫復何求。
走完了 英國 的城市,我們一起去看看它的鄉村,也許一說到鄉村,首先想到的都是髒亂無序。但是當你漫步在風景如畫的科茲沃爾德地區時,會深深感受到 英國 鄉村的乾凈和閑適。難怪林語堂說:世界 大同 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 英國 的鄉村,家裡裝著 美國 的設備,再請一個 中國 的廚子——引申,如果還娶個 日本 老婆、交往個 法國 情人,人生夫復何求。 
 而依山傍水的的史 特拉 福小鎮,更是幽靜雅緻,不帶一絲現代城市的喧嘩和浮躁。小鎮本與其他 英國 小鎮別無二致,卻因莎士比亞(《奧德賽》《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作品的創作者)而多了一份濃郁的文學氣息。作為 英國 偉大劇作家的故鄉,這裡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古樸和雅緻。在這裡,我們外觀了莎士比亞的故居,其妻子安妮之家以及皇家莎士比亞劇院。小鎮的街道不寬,兩邊是傳統的半木結構建築,錯落有致,充滿著科茲窩鄉村風情。鎮上的居民會把自己的庭院打理得很漂亮,前庭的草坪修剪整齊,後庭院則捯飭出一片休閑區域,放上白色的桌椅,撐著巨大的遮陽傘,一家人曬著太陽,喝著咖啡。
而依山傍水的的史 特拉 福小鎮,更是幽靜雅緻,不帶一絲現代城市的喧嘩和浮躁。小鎮本與其他 英國 小鎮別無二致,卻因莎士比亞(《奧德賽》《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作品的創作者)而多了一份濃郁的文學氣息。作為 英國 偉大劇作家的故鄉,這裡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古樸和雅緻。在這裡,我們外觀了莎士比亞的故居,其妻子安妮之家以及皇家莎士比亞劇院。小鎮的街道不寬,兩邊是傳統的半木結構建築,錯落有致,充滿著科茲窩鄉村風情。鎮上的居民會把自己的庭院打理得很漂亮,前庭的草坪修剪整齊,後庭院則捯飭出一片休閑區域,放上白色的桌椅,撐著巨大的遮陽傘,一家人曬著太陽,喝著咖啡。 


 最後我們再一起逛逛 約克 這個城鎮,N年以前 英國 打敗了 荷蘭 ,取得新 阿姆斯特丹 的領土,思念故鄉的 英國 將士紛紛用 英國 故鄉小鎮的名字來命名新大陸,新 約克 (New York)便是其中之一,即現在全世界最具國際化的大都市—— 紐約 。 約克 大教堂是 英國 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教堂頂部的塔尖象一把把利劍直刺雲霄,給人以歷史的深邃和莊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霍格沃茨大廳的拍攝地就在 約克 教堂大廳內,可惜無緣一見。
最後我們再一起逛逛 約克 這個城鎮,N年以前 英國 打敗了 荷蘭 ,取得新 阿姆斯特丹 的領土,思念故鄉的 英國 將士紛紛用 英國 故鄉小鎮的名字來命名新大陸,新 約克 (New York)便是其中之一,即現在全世界最具國際化的大都市—— 紐約 。 約克 大教堂是 英國 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教堂頂部的塔尖象一把把利劍直刺雲霄,給人以歷史的深邃和莊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霍格沃茨大廳的拍攝地就在 約克 教堂大廳內,可惜無緣一見。 

 位於大教堂旁的小道就是有名的肉鋪街,電影《哈利.波特》中對角巷就是在這裡取景的。因時間匆忙,兒子心心念念的魔法商店因需要提前預約,只能外觀,僅僅在電影周邊用品商店里逛了一圈。
位於大教堂旁的小道就是有名的肉鋪街,電影《哈利.波特》中對角巷就是在這裡取景的。因時間匆忙,兒子心心念念的魔法商店因需要提前預約,只能外觀,僅僅在電影周邊用品商店里逛了一圈。  
                                
							
						
						
                        
						
						
					
					
					
					
					飛行了11個小時,到達時為 倫敦 當地時間下午4點,倒時差為國內23點,幸虧出發前幾天特意晚睡,再加上興奮,沒有一點困頓感。從 長沙 40度的高溫來到20度左右的 倫敦 ,還下了點淅淅瀝瀝的小雨,反而一下子不太習慣這份清涼。下榻的酒店是希爾頓,千萬別覺得有多麼的高大上,外觀和我們的經濟型酒店差不多。關於這一點,在之後的行程中導游也專門提到, 英國 比較環保,道路、建築物等很多設施會一次性修建完善,不會象國內一樣隔幾年就掀掉重徹重修,也許隔幾年以後再來 英國 還是如此。比方此次我們沒有看到大本鐘(大笨鐘),這是它歷經157年第一次維修,而維修時間竟長達4年,也是一種遺憾——此乃開篇的題外話。
放下行李,入住酒店,有點小波折,因為插座制式的原因,不過很快解決了。雖然是國內時間晚上12點了,但當地還是下午5點左右,於是覺得應該用晚餐。和兒子走出酒店,居然看到了賽百味。用了餐,在附近走了走,發了個朋友圈,早上起床一看,回覆都是“你到底是去了 英國 還是鄉下?”在很多人的想法中, 英國 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到處都應該是高樓大廈,包括我自己最初也如此認為的。因此,行千里路比讀萬卷書重要多了。
一、城市鄉村篇
來到 英國 ,先讓我們大致瞭解下這個國家。18 至20世紀初期, 英國 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也許我們一下子無法理解,但如果看到 大英 博物館里陳列的那些文物就能瞭解這個國家當時是多麼強悍和霸道。
英國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因為工業發達,當時的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加之當地氣候原因, 倫敦 曾有“霧都”的稱號,但現在只要不下雨,天空永遠是蔚藍蔚藍的。先分享幾張美照: 7月29日晚8點,站在 愛丁堡 的酒店客房裡,看到酒店外的天空和山脈被晚霞染成了幾個層次,藍天綠草,青山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