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流水 多圖慎入)2019新年的奧匈帝國之旅(奧地利篇)
                                     一、行程概要12月27日 慕尼黑 出發,自駕前往 維也納 ,下午抵達後參觀美景宮;  
12月28日 維也納 :Hofburg皇宮、珍寶館、老城漫步、晚上去金色大廳看音樂會;
12月29日 維也納 :美泉宮、中央公墓; 布拉迪斯拉發 :城堡、老城;
12月30日 Cachtice:Cachtice城堡; 佈達佩斯 :銀梭游船;
12月31日 佈達佩斯 :城堡山、馬加什教堂、漁人堡、鐵橋、聖伊什特萬神殿、煙草街會堂;
1月1日 佈達佩斯 : 蓋雷 特山頂看新年煙火,英雄廣場、城市花園、Sir Lancelot中世紀風情餐館
1月2日 自駕返回 慕尼黑
  
全程自駕,總共行駛了1748公里,如下圖: 自駕提示:
自駕提示:  
奧地利 、 斯洛伐克 、 匈牙利 3國高速都需要收費,不過並不像 中國 、 法國 、 西班牙 那樣設收費站,而是買高速票隨機抽查;3國都有適合旅游者的10天高速票,費用基本都在10歐元左右( 匈牙利 如有福林支付會經濟些), 奧地利 需要將高速票貼在車的前擋風玻璃內側左上角,而 斯洛伐克 和 匈牙利 只需系統內註冊,不需要貼高速票。不知道 斯洛伐克 匈牙利 2國, 奧地利 如果沒買高速票被警察逮到的話,立馬罰120歐。所以,除非你打算玩Need for Speed in hot pursuit style,否則還是乖乖買高速票比較好。
  
具體執行方案:
(其實我每次出行都會做這樣的計劃,雖然最後總有些偏差但不超過20%;計劃編製原則仍受多年前窮學生時代的影響:儘量充分利用時間,少花銀子多參觀,不重享受重內容;詳細程度力求令人髮指)


 二、3個國家的歷史淵源開始流水賬式的游記之前,先嘚瑟幾句3個國家的歷史淵源。
 二、3個國家的歷史淵源開始流水賬式的游記之前,先嘚瑟幾句3個國家的歷史淵源。  
  
1) 奧地利
作為同樣使用德語的國家, 奧地利 與 德國 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看過我之前視頻節目《南巡天下》的一定知道, 羅馬 帝國滅亡後,日耳曼諸多部落中法蘭克人後來居上,建立了一統 中歐 西歐 的法蘭克王國,而著名的查理大帝去世後,他的孫子瓜分了這個國家;東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成了德意志民族神聖 羅馬 帝國,也就是中世紀的 德國 ,可稱“德意志第一帝國”,名曰帝國,可惜這個國家幾乎從未統一,皇帝後來甚至是諸侯選出來的。儘管沒有實權,但皇帝好歹也是名義上帝國君主,擁有皇帝頭銜的諸侯家族自然以帝國正統統治者自居。而帝國的最後一個王朝,正是哈布斯堡王朝,該家族壟斷皇位數百年,其實際領地正是 奧地利 。哈布斯堡家族數百年間在德意志邦聯內,自稱老大哥,對外代表德意志邦聯進行外交,而綜合實力也是德意志邦聯中最強的。
直到,1866年普奧戰爭,老二普魯士把老大 奧地利 擊敗,而老大不甘心成為老二的臣子,一怒之下退出了德意志邦聯。所以,1871年普魯士統一 德國 時, 奧地利 拒絕加入,德奧分裂一直到了今天。何況當年 奧地利 領土、人口、經濟都比現在大很多,足以與普魯士所統一的 德國 相匹敵。所以,雙方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各自稱帝。 不過, 德國 的統一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我忘了那位著名人物評論過:別的國家都是一個國家擁有一支軍隊,而普魯士是一個軍隊擁有一個國家。普魯士部分起源於條頓騎士團,所以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是有傳統和現實需要的(那麼多桀驁不遜的諸侯,沒有強大的軍力又怎能控制住呢?和秦軍統一六國一個道理)。與之相比, 奧地利 就溫柔多了,很多領土是靠聯姻、外交繼承。領土的大半都是 匈牙利 (原因一會再說),所以後期妥協成了奧匈帝國。所以說,奧匈帝國內部離心力太強,軍事實力又不如 德國 ,一戰後這個帝國被肢解, 奧地利 被打回了原形,也就是今天的國土面積,反而成了 德國 (普魯士)的小弟。
不過, 德國 的統一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我忘了那位著名人物評論過:別的國家都是一個國家擁有一支軍隊,而普魯士是一個軍隊擁有一個國家。普魯士部分起源於條頓騎士團,所以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是有傳統和現實需要的(那麼多桀驁不遜的諸侯,沒有強大的軍力又怎能控制住呢?和秦軍統一六國一個道理)。與之相比, 奧地利 就溫柔多了,很多領土是靠聯姻、外交繼承。領土的大半都是 匈牙利 (原因一會再說),所以後期妥協成了奧匈帝國。所以說,奧匈帝國內部離心力太強,軍事實力又不如 德國 ,一戰後這個帝國被肢解, 奧地利 被打回了原形,也就是今天的國土面積,反而成了 德國 (普魯士)的小弟。  
  
2)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 境內的Nitra城據說曾是第一個斯拉夫人國家大摩拉維亞公國的首都,這個國家大概存在於9世紀但國祚不長,約公元907年便被馬扎爾人( 匈牙利 人)所滅,成了 匈牙利 的一部分。下圖可見大摩拉維亞公國鼎盛時期的版圖,深綠色為領土,淺綠色為可能的勢力範圍。 大摩拉維亞被滅後很長時間, 斯洛伐克 都被 匈牙利 所統治,所以當我們說起Cachtice的故事時,女主人公是 匈牙利 的女伯爵而不是 斯洛伐克 的(故事後面再詳細說)。一戰結束後,列強考慮 捷克 人與 斯洛伐克 人同屬西斯拉夫人,兩種語言的區別相當於普通話和 四川 話的區別,就將兩個地區合併成了一個國家,即 捷克 斯洛伐克 。而這個婚姻是包辦的, 捷克 人長久受 奧地利 統治,民風更偏德式;而 斯洛伐克 人長時間受 匈牙利 影響,更偏 匈牙利 一些。所以1992年蘇聯解體 東歐 劇變後,這兩個國家 和平 分手。
大摩拉維亞被滅後很長時間, 斯洛伐克 都被 匈牙利 所統治,所以當我們說起Cachtice的故事時,女主人公是 匈牙利 的女伯爵而不是 斯洛伐克 的(故事後面再詳細說)。一戰結束後,列強考慮 捷克 人與 斯洛伐克 人同屬西斯拉夫人,兩種語言的區別相當於普通話和 四川 話的區別,就將兩個地區合併成了一個國家,即 捷克 斯洛伐克 。而這個婚姻是包辦的, 捷克 人長久受 奧地利 統治,民風更偏德式;而 斯洛伐克 人長時間受 匈牙利 影響,更偏 匈牙利 一些。所以1992年蘇聯解體 東歐 劇變後,這兩個國家 和平 分手。  
  
3) 匈牙利
歐洲 雖然國家多,但其實在我看來其實是3大民族( 西北 部的日耳曼、 東北 部的斯拉夫、南部的拉丁)以及一些真正的少數民族。 匈牙利 就是其中之一, 匈牙利 的主體民族是馬扎爾人,而他們是一支來自東方的游牧民族。他們姓在前名在後,我發現很多地方都有東方淵源,包括 匈牙利 名菜牛肉湯。
下圖可見, 匈牙利 平原(潘諾尼亞平原)是被群山環繞的盆地,猶如大號的關中地區。這裡北面守住 維也納 ,南邊守住 貝爾格萊德 ,中間是千里良田,農牧均可。北上可橫掃 中歐 ,南下可劫掠巴爾幹、小亞細亞。西進可入侵 意大利 ,東歸則是 烏克蘭 大草原。因此,歷史上 中亞 來的游牧民族入侵 歐洲 後均選擇這裡作為根據地。 第一批來到 歐洲 的影響較大的游牧民族是匈人。有人認為他們就是 中國 史書中向西逃遁不知所終的北匈奴人。事實上在我看來他們很可能是北匈奴人一路混血混過來的游牧民,只能與匈奴人劃約等於號。不過這幫人的作為與在 中國 並無區別,兩字:搶劫。在阿提拉率領下,他們威震 歐洲 ,被稱為“上帝之鞭”,不過阿提拉死後帝國瓦解。第二批是阿瓦爾人,有人認為是 中國 史書中與北魏征戰多年的柔然人,柔然人被北魏和突厥擊敗後,也是一路向西混著血來到 歐洲 ,然後兩字:劫掠,最後被法蘭克帝國的查理大帝所滅。
第一批來到 歐洲 的影響較大的游牧民族是匈人。有人認為他們就是 中國 史書中向西逃遁不知所終的北匈奴人。事實上在我看來他們很可能是北匈奴人一路混血混過來的游牧民,只能與匈奴人劃約等於號。不過這幫人的作為與在 中國 並無區別,兩字:搶劫。在阿提拉率領下,他們威震 歐洲 ,被稱為“上帝之鞭”,不過阿提拉死後帝國瓦解。第二批是阿瓦爾人,有人認為是 中國 史書中與北魏征戰多年的柔然人,柔然人被北魏和突厥擊敗後,也是一路向西混著血來到 歐洲 ,然後兩字:劫掠,最後被法蘭克帝國的查理大帝所滅。  
第三批就是來到潘諾尼亞的就是馬扎爾人了,馬扎爾人與 俄羅斯 境內的曼西人是近親,與哈薩克人是遠親。很可能是西突厥帝國的可汗派遣他們向西征服,所以馬扎爾人來到並征服了這裡。雖然13世紀時 蒙古 人入侵有一段小插曲,但15世紀末在匈雅迪王朝時, 匈牙利 盛極一時,馬加什國王的”玄甲軍“攻占 維也納 ,在 貝爾格萊德 戰役中打得奧斯曼 土耳其 丟盔卸甲,50年不敢染指潘諾尼亞。然而馬加什死後,國運不佳,1526年奧斯曼 土耳其 (其實是 匈牙利 人的突厥遠親)卷土重來,一戰擊潰 匈牙利 主力, 匈牙利 國王戰死沙場。從此 匈牙利 2/3國土被 土耳其 人直接或間接控制,剩下1/3投奔 奧地利 哈布斯堡家族,寄人籬下,幫 奧地利 人南征北戰。直到17世紀末, 奧地利 名將歐根親王暴打 土耳其 ,1699年收復了 匈牙利 故土。1867年 匈牙利 成為奧匈兩元帝國中的一元。可惜,1918年奧匈帝國在一戰中戰敗, 匈牙利 國土再次被瓜分,最終形成了今天的 匈牙利 。
下圖可見,粉色的部分為奧匈帝國內 匈牙利 王國領土;紅色線為1918年特裡亞農條約後的各國邊界, 匈牙利 的國土只剩下潘諾尼亞平原的核心區,馬扎爾人居住的核心地帶。 三、維也納 :美景宮(Schloss Belvedere)12月27日早7:45,我們在 慕尼黑 的Pasing火車站會合,一路聽歌喝咖啡,狂飆突進471km,於13:20抵達了位於 維也納 東部 新城 的公寓。放下行囊稍作休整,我們就按計劃前往美景宮參觀了。
 三、維也納 :美景宮(Schloss Belvedere)12月27日早7:45,我們在 慕尼黑 的Pasing火車站會合,一路聽歌喝咖啡,狂飆突進471km,於13:20抵達了位於 維也納 東部 新城 的公寓。放下行囊稍作休整,我們就按計劃前往美景宮參觀了。  
  
美景宮門票22歐元/人,開放時間因季節有錯區別。坐有軌電車D路到Schloss Belvedere站下來是西門,進去直接是大美景宮;如果坐17路有軌電車,到Unteres Belvedere站,是小美景宮入口。
  
美景宮德語叫Belvere,這個宮殿原是歐根親王的夏宮。歐根親王是 意大利 裔 法國 貴族,在 法國 宮廷長大。21歲時,他成長為一腔熱血的青年,想要報國從軍,卻被法王路易十四藐視為乳臭未乾的小兒。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1683年 土耳其 大軍圍困 維也納 , 歐洲 各地天主教諸侯與群雄都去幫忙防禦,歐根於是來到了 奧地利 ,在對 土耳其 的戰爭中嶄露頭角。沒想到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歐根不但在東線乾凈利落地收拾了 土耳其 ,奪回了 匈牙利 全境使 奧地利 領土擴大了近1倍,還在西線數次擊敗法軍。 奧地利 歷史上沒幾個名將,歐根親王功高震主以至於當時有人評論他才是 奧地利 主宰者。痛失如此人才,估計法王路易十四腸子都悔青了。
Belvere分為3個部分:上美景宮、下美景宮、美景宮21號。如今它其實是一座美術館,有很多近現代的美術作品。不過我對現代美術實在不太理解,所以我們主要參觀了上下美景宮以及兩者之間的花園。
  
美景宮的鎮館之寶,我個人認為有2件:
其一是《Bonaparte franchissant le Grand-Saint-Bernard》,即“拿破侖波拿巴在聖Bernard山口”。我讀過拿破侖傳記,他那出身草莽、叱吒風雲、跌宕起伏、充滿傳奇的一生,令人嘆息。而這幅畫一直以來是我心目中英姿颯爽、叱吒風雲的拿破侖的經典形象,個人認為遠比他加冕稱帝的場景更有魅力:
  
獨立山口,寒風中,英雄縱馬點 江山 ;
青史留名,雖草莽,革命法典傳天下。
  
這幅畫一共有5幅,其中3幅在 法國 巴黎 ,1幅在 德國 柏林 夏洛騰堡宮,1幅在 奧地利 美景宮。各個版本在細節上有所不同,個人最喜歡夏洛騰堡宮的慄色馬版本。 ↑美景宮 其二是這幅《吻》, 維也納 各處都可見到這幅作品的紀念品。在當時是比較有開創性的轟動畫作,不過在今天看來就一般般般了。這種比較現代的美術我確實不太懂,到此一游吧。
 ↑美景宮 其二是這幅《吻》, 維也納 各處都可見到這幅作品的紀念品。在當時是比較有開創性的轟動畫作,不過在今天看來就一般般般了。這種比較現代的美術我確實不太懂,到此一游吧。  ↑美景宮 美景宮還收藏了其他很多畫作,恕我才疏學淺,不能記住所有 名字。就選幾幅我喜歡的貼出來吧。
 ↑美景宮 美景宮還收藏了其他很多畫作,恕我才疏學淺,不能記住所有 名字。就選幾幅我喜歡的貼出來吧。  ↑美景宮 這幅火車站送別的油畫我個人很喜歡,人物細節的刻畫栩栩如生。
 ↑美景宮 這幅火車站送別的油畫我個人很喜歡,人物細節的刻畫栩栩如生。  ↑美景宮
 ↑美景宮  ↑美景宮 美景宮的立體模型局部:
 ↑美景宮 美景宮的立體模型局部:  ↑美景宮 以上作品都在上美景宮。上下美景宮之間是花園,如下圖:
 ↑美景宮 以上作品都在上美景宮。上下美景宮之間是花園,如下圖:  ↑美景宮 花園中很有特色的女版獅身人面像,貌似我在其他地方沒見過。
 ↑美景宮 花園中很有特色的女版獅身人面像,貌似我在其他地方沒見過。  ↑美景宮 下美景宮裡很多都是現代畫作,還有真人模特的行為藝術,我沒太理解也就沒拍什麼照片。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個大廳,我起名叫做“巧克力大廳”。呵呵……
 ↑美景宮 下美景宮裡很多都是現代畫作,還有真人模特的行為藝術,我沒太理解也就沒拍什麼照片。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個大廳,我起名叫做“巧克力大廳”。呵呵……  ↑美景宮 美景宮適合美術愛好者,價格22歐元的門票對美術愛好者應該物有所值,但對我這種對美術略知皮毛的人來說,覺得真心有點貴。參觀路線我建議從上美景宮進入,從下美景宮出來,然後坐17路有軌電車前往市中心。
 ↑美景宮 美景宮適合美術愛好者,價格22歐元的門票對美術愛好者應該物有所值,但對我這種對美術略知皮毛的人來說,覺得真心有點貴。參觀路線我建議從上美景宮進入,從下美景宮出來,然後坐17路有軌電車前往市中心。  
原本計劃是來到市中心之後,去 維也納 中央咖啡館附庸風雅一番。因為當年很多政治家藝術家科學家都常來這裡喝咖啡,討論高端的話題。其中不乏列寧、赫茨爾( 以色列 國父)等人的身影。可惜,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來到這裡後發現游客的長隊排成肉龍,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為瞭解決溫飽問題,我們決定放棄這裡找了另外一家 奧地利 風味餐廳解決了晚餐問題。所以,想要來這裡的朋友們最好提前預定,以免重蹈我們的覆轍。
  
四、維也納:霍夫堡宮(Schloss Hofburg)12月27日我們去美泉宮之前,在地鐵站買了 維也納 公交系統48小時通票。 維也納 不但有24/48/72小時的公交通票,還有 Vienna pass(48小時的是80.1歐元,含交通和大多數景點門票),以及Vienna Card(進入景點可以打折,公交票忘了是否含在其中)。具體選用哪種,需要根據自己的行程來比較看哪個最划算。經過一番比較我們選擇了48小時的公交票,每人14.4歐元。好處是,這種票並不記名且從打票時起48小時隨意次乘坐地鐵或公交車或有軌電車,最後剩下時間多,可以在地鐵站轉賣出去,呵呵……我們的票用到了28日晚上,29日不再用,所以又在地鐵站兜售了出去,換成了2杯咖啡。值了。
  
回歸正題,12月28日一早我們來到 維也納 市中心的Schloss Hofburg,中文叫“ 霍夫 堡宮”。這裡就是 奧地利 哈布斯堡家族幾百年的皇宮所在了,實際上美泉宮建成後,皇家只是冬季居住在這裡,夏季都去郊外的美泉宮居住。昨天的美景宮是歐根親王的夏宮,他在 維也納 城裡還有一座冬宮,規模不大但也很精緻。雖說歐根親王締造了半個帝國,可畢竟是個打工仔,皇家才是股東。所以 霍夫 堡宮 和美 泉宮是來 維也納 絕對不能錯過的兩個宮殿。
門票有很多種,推薦買Sisi Ticket(茜茜公主票):包括了 霍夫 堡皇宮、皇家傢具展(在市中心另外一個地方,我們沒去)、美泉宮Grand Tour。這個票每人29.9歐元,但可在多日使用。
  
Hof在德語中是院落、庭院的意思,在 德國 南部和 奧地利 有宮廷的意思,所以 慕尼黑 的Hofbräuhaus(縮寫HB)翻譯成宮廷啤酒廠。而Burg是城堡的意思,德語中有好幾個詞都翻譯成城堡,Burg是一般的城堡通常要在險要的位置 比如 山上,Schloss是指宮殿型建築沒什麼軍事防禦,Festung則是真正的軍事要塞。所以 霍夫 堡宮(Schloss Hofburg)合在一起就是宮廷城堡宮殿的意思。真沒創意啊,哈哈哈……
2010年我就來過 維也納 卻因為時間原因沒有參觀 霍夫 堡宮,如今終於可以補上這一課了。 霍夫 堡宮的網頁做的有點亂,其實裡面含有“皇家陶瓷器展、茜茜公主博物館(就是宮殿中她常用的那個部分)、皇家傢具展(在另外一個地址)”。 ↑霍夫堡宮 霍夫 堡宮面積很大,開放展示的只是一小部分,上圖就算是正門了吧。這裡有很多觀光馬車,20分鐘55歐元,體現了 奧地利 人在痛宰游客方面毫不留情的熱情。 霍夫 堡宮游客很多,如果沒有預訂的話,最好早來。我們抵達時人不太多,參觀出來後就見到了下圖這樣的場面。
 ↑霍夫堡宮 霍夫 堡宮面積很大,開放展示的只是一小部分,上圖就算是正門了吧。這裡有很多觀光馬車,20分鐘55歐元,體現了 奧地利 人在痛宰游客方面毫不留情的熱情。 霍夫 堡宮游客很多,如果沒有預訂的話,最好早來。我們抵達時人不太多,參觀出來後就見到了下圖這樣的場面。  ↑霍夫堡宮 霍夫 堡宮參觀票里含有中文的語音講解器,簡單好用,言簡意賅地介紹了展示的物品的故事和特色,贊一個。我們首先來到了皇家餐具展覽部分。 歐洲 宮廷傳統上多使用金銀餐具,尤其是銀制餐具比較普遍,陶瓷器在 歐洲 古代屬於奢飾品,即使王公貴族也不一定能買得到。陶瓷器的普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19世紀的事情了,儘管如此皇家餐具展里還是可以看到大量精美的印有 奧地利 皇家標誌的陶瓷餐具。
 ↑霍夫堡宮 霍夫 堡宮參觀票里含有中文的語音講解器,簡單好用,言簡意賅地介紹了展示的物品的故事和特色,贊一個。我們首先來到了皇家餐具展覽部分。 歐洲 宮廷傳統上多使用金銀餐具,尤其是銀制餐具比較普遍,陶瓷器在 歐洲 古代屬於奢飾品,即使王公貴族也不一定能買得到。陶瓷器的普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19世紀的事情了,儘管如此皇家餐具展里還是可以看到大量精美的印有 奧地利 皇家標誌的陶瓷餐具。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上圖: 奧地利 皇家的標誌也是一隻雙頭鷹,因為 奧地利 皇室自認為是神聖 羅馬 帝國的君主,而該帝國自認為是 羅馬 帝國的繼承人,所以千年以來一直使用 羅馬 的雙頭鷹來作為自己的徽章。同樣自認為是 羅馬 帝國傳人的還有俄國沙皇,以及後來的普魯士皇帝等。他們的徽章上也可以看到雙頭鷹的身影,尤其俄國沙皇的徽章,志在鷹胸前的標誌上與 奧地利 皇室有區別。 霍夫 堡 和美 泉宮的紀念品商店里都有出售帝國徽章,可以買一個別在胸前,金光閃閃十分尊貴。
 ↑霍夫堡宮 上圖: 奧地利 皇家的標誌也是一隻雙頭鷹,因為 奧地利 皇室自認為是神聖 羅馬 帝國的君主,而該帝國自認為是 羅馬 帝國的繼承人,所以千年以來一直使用 羅馬 的雙頭鷹來作為自己的徽章。同樣自認為是 羅馬 帝國傳人的還有俄國沙皇,以及後來的普魯士皇帝等。他們的徽章上也可以看到雙頭鷹的身影,尤其俄國沙皇的徽章,志在鷹胸前的標誌上與 奧地利 皇室有區別。 霍夫 堡 和美 泉宮的紀念品商店里都有出售帝國徽章,可以買一個別在胸前,金光閃閃十分尊貴。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12月28日 維也納 :Hofburg皇宮、珍寶館、老城漫步、晚上去金色大廳看音樂會;
12月29日 維也納 :美泉宮、中央公墓; 布拉迪斯拉發 :城堡、老城;
12月30日 Cachtice:Cachtice城堡; 佈達佩斯 :銀梭游船;
12月31日 佈達佩斯 :城堡山、馬加什教堂、漁人堡、鐵橋、聖伊什特萬神殿、煙草街會堂;
1月1日 佈達佩斯 : 蓋雷 特山頂看新年煙火,英雄廣場、城市花園、Sir Lancelot中世紀風情餐館
1月2日 自駕返回 慕尼黑
全程自駕,總共行駛了1748公里,如下圖:

奧地利 、 斯洛伐克 、 匈牙利 3國高速都需要收費,不過並不像 中國 、 法國 、 西班牙 那樣設收費站,而是買高速票隨機抽查;3國都有適合旅游者的10天高速票,費用基本都在10歐元左右( 匈牙利 如有福林支付會經濟些), 奧地利 需要將高速票貼在車的前擋風玻璃內側左上角,而 斯洛伐克 和 匈牙利 只需系統內註冊,不需要貼高速票。不知道 斯洛伐克 匈牙利 2國, 奧地利 如果沒買高速票被警察逮到的話,立馬罰120歐。所以,除非你打算玩Need for Speed in hot pursuit style,否則還是乖乖買高速票比較好。
具體執行方案:
(其實我每次出行都會做這樣的計劃,雖然最後總有些偏差但不超過20%;計劃編製原則仍受多年前窮學生時代的影響:儘量充分利用時間,少花銀子多參觀,不重享受重內容;詳細程度力求令人髮指)



1) 奧地利
作為同樣使用德語的國家, 奧地利 與 德國 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看過我之前視頻節目《南巡天下》的一定知道, 羅馬 帝國滅亡後,日耳曼諸多部落中法蘭克人後來居上,建立了一統 中歐 西歐 的法蘭克王國,而著名的查理大帝去世後,他的孫子瓜分了這個國家;東法蘭克王國後來演變成了德意志民族神聖 羅馬 帝國,也就是中世紀的 德國 ,可稱“德意志第一帝國”,名曰帝國,可惜這個國家幾乎從未統一,皇帝後來甚至是諸侯選出來的。儘管沒有實權,但皇帝好歹也是名義上帝國君主,擁有皇帝頭銜的諸侯家族自然以帝國正統統治者自居。而帝國的最後一個王朝,正是哈布斯堡王朝,該家族壟斷皇位數百年,其實際領地正是 奧地利 。哈布斯堡家族數百年間在德意志邦聯內,自稱老大哥,對外代表德意志邦聯進行外交,而綜合實力也是德意志邦聯中最強的。
直到,1866年普奧戰爭,老二普魯士把老大 奧地利 擊敗,而老大不甘心成為老二的臣子,一怒之下退出了德意志邦聯。所以,1871年普魯士統一 德國 時, 奧地利 拒絕加入,德奧分裂一直到了今天。何況當年 奧地利 領土、人口、經濟都比現在大很多,足以與普魯士所統一的 德國 相匹敵。所以,雙方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各自稱帝。

2)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 境內的Nitra城據說曾是第一個斯拉夫人國家大摩拉維亞公國的首都,這個國家大概存在於9世紀但國祚不長,約公元907年便被馬扎爾人( 匈牙利 人)所滅,成了 匈牙利 的一部分。下圖可見大摩拉維亞公國鼎盛時期的版圖,深綠色為領土,淺綠色為可能的勢力範圍。

3) 匈牙利
歐洲 雖然國家多,但其實在我看來其實是3大民族( 西北 部的日耳曼、 東北 部的斯拉夫、南部的拉丁)以及一些真正的少數民族。 匈牙利 就是其中之一, 匈牙利 的主體民族是馬扎爾人,而他們是一支來自東方的游牧民族。他們姓在前名在後,我發現很多地方都有東方淵源,包括 匈牙利 名菜牛肉湯。
下圖可見, 匈牙利 平原(潘諾尼亞平原)是被群山環繞的盆地,猶如大號的關中地區。這裡北面守住 維也納 ,南邊守住 貝爾格萊德 ,中間是千里良田,農牧均可。北上可橫掃 中歐 ,南下可劫掠巴爾幹、小亞細亞。西進可入侵 意大利 ,東歸則是 烏克蘭 大草原。因此,歷史上 中亞 來的游牧民族入侵 歐洲 後均選擇這裡作為根據地。

第三批就是來到潘諾尼亞的就是馬扎爾人了,馬扎爾人與 俄羅斯 境內的曼西人是近親,與哈薩克人是遠親。很可能是西突厥帝國的可汗派遣他們向西征服,所以馬扎爾人來到並征服了這裡。雖然13世紀時 蒙古 人入侵有一段小插曲,但15世紀末在匈雅迪王朝時, 匈牙利 盛極一時,馬加什國王的”玄甲軍“攻占 維也納 ,在 貝爾格萊德 戰役中打得奧斯曼 土耳其 丟盔卸甲,50年不敢染指潘諾尼亞。然而馬加什死後,國運不佳,1526年奧斯曼 土耳其 (其實是 匈牙利 人的突厥遠親)卷土重來,一戰擊潰 匈牙利 主力, 匈牙利 國王戰死沙場。從此 匈牙利 2/3國土被 土耳其 人直接或間接控制,剩下1/3投奔 奧地利 哈布斯堡家族,寄人籬下,幫 奧地利 人南征北戰。直到17世紀末, 奧地利 名將歐根親王暴打 土耳其 ,1699年收復了 匈牙利 故土。1867年 匈牙利 成為奧匈兩元帝國中的一元。可惜,1918年奧匈帝國在一戰中戰敗, 匈牙利 國土再次被瓜分,最終形成了今天的 匈牙利 。
下圖可見,粉色的部分為奧匈帝國內 匈牙利 王國領土;紅色線為1918年特裡亞農條約後的各國邊界, 匈牙利 的國土只剩下潘諾尼亞平原的核心區,馬扎爾人居住的核心地帶。

美景宮門票22歐元/人,開放時間因季節有錯區別。坐有軌電車D路到Schloss Belvedere站下來是西門,進去直接是大美景宮;如果坐17路有軌電車,到Unteres Belvedere站,是小美景宮入口。
美景宮德語叫Belvere,這個宮殿原是歐根親王的夏宮。歐根親王是 意大利 裔 法國 貴族,在 法國 宮廷長大。21歲時,他成長為一腔熱血的青年,想要報國從軍,卻被法王路易十四藐視為乳臭未乾的小兒。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1683年 土耳其 大軍圍困 維也納 , 歐洲 各地天主教諸侯與群雄都去幫忙防禦,歐根於是來到了 奧地利 ,在對 土耳其 的戰爭中嶄露頭角。沒想到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歐根不但在東線乾凈利落地收拾了 土耳其 ,奪回了 匈牙利 全境使 奧地利 領土擴大了近1倍,還在西線數次擊敗法軍。 奧地利 歷史上沒幾個名將,歐根親王功高震主以至於當時有人評論他才是 奧地利 主宰者。痛失如此人才,估計法王路易十四腸子都悔青了。
Belvere分為3個部分:上美景宮、下美景宮、美景宮21號。如今它其實是一座美術館,有很多近現代的美術作品。不過我對現代美術實在不太理解,所以我們主要參觀了上下美景宮以及兩者之間的花園。
美景宮的鎮館之寶,我個人認為有2件:
其一是《Bonaparte franchissant le Grand-Saint-Bernard》,即“拿破侖波拿巴在聖Bernard山口”。我讀過拿破侖傳記,他那出身草莽、叱吒風雲、跌宕起伏、充滿傳奇的一生,令人嘆息。而這幅畫一直以來是我心目中英姿颯爽、叱吒風雲的拿破侖的經典形象,個人認為遠比他加冕稱帝的場景更有魅力:
獨立山口,寒風中,英雄縱馬點 江山 ;
青史留名,雖草莽,革命法典傳天下。
這幅畫一共有5幅,其中3幅在 法國 巴黎 ,1幅在 德國 柏林 夏洛騰堡宮,1幅在 奧地利 美景宮。各個版本在細節上有所不同,個人最喜歡夏洛騰堡宮的慄色馬版本。









原本計劃是來到市中心之後,去 維也納 中央咖啡館附庸風雅一番。因為當年很多政治家藝術家科學家都常來這裡喝咖啡,討論高端的話題。其中不乏列寧、赫茨爾( 以色列 國父)等人的身影。可惜,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來到這裡後發現游客的長隊排成肉龍,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為瞭解決溫飽問題,我們決定放棄這裡找了另外一家 奧地利 風味餐廳解決了晚餐問題。所以,想要來這裡的朋友們最好提前預定,以免重蹈我們的覆轍。
四、維也納:霍夫堡宮(Schloss Hofburg)12月27日我們去美泉宮之前,在地鐵站買了 維也納 公交系統48小時通票。 維也納 不但有24/48/72小時的公交通票,還有 Vienna pass(48小時的是80.1歐元,含交通和大多數景點門票),以及Vienna Card(進入景點可以打折,公交票忘了是否含在其中)。具體選用哪種,需要根據自己的行程來比較看哪個最划算。經過一番比較我們選擇了48小時的公交票,每人14.4歐元。好處是,這種票並不記名且從打票時起48小時隨意次乘坐地鐵或公交車或有軌電車,最後剩下時間多,可以在地鐵站轉賣出去,呵呵……我們的票用到了28日晚上,29日不再用,所以又在地鐵站兜售了出去,換成了2杯咖啡。值了。
回歸正題,12月28日一早我們來到 維也納 市中心的Schloss Hofburg,中文叫“ 霍夫 堡宮”。這裡就是 奧地利 哈布斯堡家族幾百年的皇宮所在了,實際上美泉宮建成後,皇家只是冬季居住在這裡,夏季都去郊外的美泉宮居住。昨天的美景宮是歐根親王的夏宮,他在 維也納 城裡還有一座冬宮,規模不大但也很精緻。雖說歐根親王締造了半個帝國,可畢竟是個打工仔,皇家才是股東。所以 霍夫 堡宮 和美 泉宮是來 維也納 絕對不能錯過的兩個宮殿。
門票有很多種,推薦買Sisi Ticket(茜茜公主票):包括了 霍夫 堡皇宮、皇家傢具展(在市中心另外一個地方,我們沒去)、美泉宮Grand Tour。這個票每人29.9歐元,但可在多日使用。
Hof在德語中是院落、庭院的意思,在 德國 南部和 奧地利 有宮廷的意思,所以 慕尼黑 的Hofbräuhaus(縮寫HB)翻譯成宮廷啤酒廠。而Burg是城堡的意思,德語中有好幾個詞都翻譯成城堡,Burg是一般的城堡通常要在險要的位置 比如 山上,Schloss是指宮殿型建築沒什麼軍事防禦,Festung則是真正的軍事要塞。所以 霍夫 堡宮(Schloss Hofburg)合在一起就是宮廷城堡宮殿的意思。真沒創意啊,哈哈哈……
2010年我就來過 維也納 卻因為時間原因沒有參觀 霍夫 堡宮,如今終於可以補上這一課了。 霍夫 堡宮的網頁做的有點亂,其實裡面含有“皇家陶瓷器展、茜茜公主博物館(就是宮殿中她常用的那個部分)、皇家傢具展(在另外一個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