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字美國東部全攻略:從紐約、波士頓、華盛頓到尼亞加拉
                                     前言最近幾年平均每年都要出遠門旅行三次左右,但作為重度拖延症患者,從來沒有寫過游記或是攻略,這次 美國 歸來,好像心情和氣溫都比較適合提筆,加之年紀漸長後也許記憶會不如前,不如早留下些文字記錄。想到了很喜歡的周作人的一句話“我們於日用的東西外,必需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為什麼要選美東,一是因為自己對人文藝術和歷史比較感興趣, 美國 的兩大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和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美國 國家美術館)都在東部,二是六月的天氣很適合去東部,三是訂票的時候對於NBA東決的結果抱有期望,買了去 波士頓 的票……西部什麼時間都可以去,也糾結過要不要加上 邁阿密 和Keywest,不過還是太趕,佛州還是等到下次去 墨西哥 或者 古巴 的時候一起去吧,留下些念想。
為什麼要選美東,一是因為自己對人文藝術和歷史比較感興趣, 美國 的兩大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和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美國 國家美術館)都在東部,二是六月的天氣很適合去東部,三是訂票的時候對於NBA東決的結果抱有期望,買了去 波士頓 的票……西部什麼時間都可以去,也糾結過要不要加上 邁阿密 和Keywest,不過還是太趕,佛州還是等到下次去 墨西哥 或者 古巴 的時候一起去吧,留下些念想。  速 覽 📍波士頓-相當愉快的度日如年
 速 覽 📍波士頓-相當愉快的度日如年 今天的 中國 ,高歌猛進,一切都發展的太快,令人應接不暇,這讓人對看上去仍陷在舊時光里的 波士頓 產生了某種眷戀。人們都說不能活在過去,但 波士頓 人卻是如此,樂在其中,這裡的人們友善而愉快,像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樣無憂無慮的愉快。 波士頓 真的是我去過的非常喜歡的一個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查爾斯河邊的帆船、MIT校園裡的野鴨、街上跑步的路人,一切都透著讓人艷羡的生活氣,聽說村上春樹當年喜歡的女生在 波士頓 ,他在Tufts做交流學者的時候,每天都會在查爾斯河邊跑步,便寫了《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這本書,國內唯一讓我產生 波士頓 這種感覺的城市只有 臺北 。相較 紐約 , 波士頓 更加宜居,它占了 美國 城市太多的優點,卻又有著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統,不會像 美國 大農村一樣八竿子打不著人。
今天的 中國 ,高歌猛進,一切都發展的太快,令人應接不暇,這讓人對看上去仍陷在舊時光里的 波士頓 產生了某種眷戀。人們都說不能活在過去,但 波士頓 人卻是如此,樂在其中,這裡的人們友善而愉快,像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樣無憂無慮的愉快。 波士頓 真的是我去過的非常喜歡的一個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查爾斯河邊的帆船、MIT校園裡的野鴨、街上跑步的路人,一切都透著讓人艷羡的生活氣,聽說村上春樹當年喜歡的女生在 波士頓 ,他在Tufts做交流學者的時候,每天都會在查爾斯河邊跑步,便寫了《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這本書,國內唯一讓我產生 波士頓 這種感覺的城市只有 臺北 。相較 紐約 , 波士頓 更加宜居,它占了 美國 城市太多的優點,卻又有著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統,不會像 美國 大農村一樣八竿子打不著人。 

 📍紐約-抵達世界的中心
 📍紐約-抵達世界的中心 紐約 最早不是叫New York,而是New Amsterdam,是一個 荷蘭 人花了價值為今天3000美元左右的貨幣從印第安人手上買來後,用自己國家的首都命名的。而那時新 阿姆斯特丹 東北 方是 英國 殖民地新 英格蘭 ,西南也是屬於 英國 , 英國 人不願意讓自己的殖民地中間存在一塊競爭對手 荷蘭 人的殖民地。英王查理二世就把新 英格蘭 和德拉維 爾灣 以東的 英國 殖民地交給他的弟弟 約克 公爵管轄,條件是要求他清除 荷蘭 勢力,結果 荷蘭 人戰敗,被迫交出城堡,新 阿姆斯特丹 被 英國 人占領後,名字也改成了“新 約克 ”。
紐約 最早不是叫New York,而是New Amsterdam,是一個 荷蘭 人花了價值為今天3000美元左右的貨幣從印第安人手上買來後,用自己國家的首都命名的。而那時新 阿姆斯特丹 東北 方是 英國 殖民地新 英格蘭 ,西南也是屬於 英國 , 英國 人不願意讓自己的殖民地中間存在一塊競爭對手 荷蘭 人的殖民地。英王查理二世就把新 英格蘭 和德拉維 爾灣 以東的 英國 殖民地交給他的弟弟 約克 公爵管轄,條件是要求他清除 荷蘭 勢力,結果 荷蘭 人戰敗,被迫交出城堡,新 阿姆斯特丹 被 英國 人占領後,名字也改成了“新 約克 ”。  
  
我在 紐約 住了五晚,四晚都在Wall Street的Four points by Sheraton,也就是國內的福朋喜來登, 曼哈頓 的酒店普遍都很貴,這家條件也一般,平均下來270刀左右一晚,不是特別推薦,預算多的話可以考慮住在時代廣場或者中央公園附近,景觀更好,去一些熱門景點也更方便,但是如果住華爾街(也就是Downtown),去銅牛、紐交所、911紀念館、新的雙子塔、 布魯克林 和 曼哈頓 大橋、還有坐船登島看女神,都是步行的距離,看個人喜好了。我表哥平時住在新澤西,每次來 紐約 都是開車先過河,然後坐path進 曼哈頓 ,其實也很快,50分鐘左右,如果有租車,時間也充裕,住在新澤西不失為一個選擇,坐船的時候發現 哈德遜 河邊有家Hyatt正對著 曼哈頓 ,景緻非常棒,價格跟我住在Wall Street也是一樣的,值得一試。當然,只是推薦很空閑、打算在 紐約 小住個十天以上的住在新澤西或者 布魯克林 ,正常當然還是住在 曼哈頓 ,比較方便安全。
 正常在 紐約 玩三天或以上的,都推薦購買city pass,官網正價是126刀,7天可以玩6個景點,
正常在 紐約 玩三天或以上的,都推薦購買city pass,官網正價是126刀,7天可以玩6個景點,  
1)帝國大廈觀景台
2) 美國 自然歷史博物館
3)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4)峭石之巔 或 古根海姆博物館(二選一)
5)自由女神像和埃利斯島 或 環線觀光游輪(二選一)
6)911紀念館 或 海洋航空航天博物館(二選一)
  
萬能的淘寶可能更便宜,我們選了3天的,500人民幣。六個景點我都去了,還是比較值,就是自然歷史博物館可能小朋友們才會比較喜歡,我抱著去《博物館奇妙夜》的拍攝地的心態去的,還是有點失望,自覺不如在大都會多待半天。
  
除了大都會, 紐約 我最想去的地方其實是MOMA(Museum of Modern Art),不在city pass里,時間也確實太趕,忍痛決定不去,權當是給自己下次儘快去 紐約 找個理由吧。 紐約 很多地方太值得二刷,除了MOMA,下次去的時候打算預約看下美聯儲的金庫,時間多的朋友可以考慮(預約網址: https://www.newyorkfed.org/aboutthefed/visiting.html ),此外,還可能用的上的聯合國預約網址( https://visit.un.org/content/tickets-1 )。

 📍華盛頓-人生苦短DC慢
 📍華盛頓-人生苦短DC慢 和 波士頓 一樣,DC也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城裡有一半的土地面積是政府機構,連出租車司機聽的也都是政治新聞,久負盛名,但這裡沒有 紐約 的嘈雜,卻有著看不完的展覽,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美術館,乾凈精美,適合天氣好的時候步行。 我對於 華盛頓 的瞭解,很多來自於國會山裡guide tour的講解, 比如 美國 為什麼會定都在 華盛頓 ,layout是如何設計的,1790年獨立戰爭之後,北方與南方圍繞何地建都爭執不下, 華盛頓 便建議在南方和北方交界的波多馬克河上規劃一個面積100平方英里的菱形區域作為首都。但是在 華盛頓 死後, 華盛頓 城才建成,參議院通過決議將首都命名為 華盛頓 ,紀念這位偉大的領袖。
和 波士頓 一樣,DC也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城裡有一半的土地面積是政府機構,連出租車司機聽的也都是政治新聞,久負盛名,但這裡沒有 紐約 的嘈雜,卻有著看不完的展覽,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美術館,乾凈精美,適合天氣好的時候步行。 我對於 華盛頓 的瞭解,很多來自於國會山裡guide tour的講解, 比如 美國 為什麼會定都在 華盛頓 ,layout是如何設計的,1790年獨立戰爭之後,北方與南方圍繞何地建都爭執不下, 華盛頓 便建議在南方和北方交界的波多馬克河上規劃一個面積100平方英里的菱形區域作為首都。但是在 華盛頓 死後, 華盛頓 城才建成,參議院通過決議將首都命名為 華盛頓 ,紀念這位偉大的領袖。   
📍尼亞加拉-飛流直下的奇跡之地 尼亞加拉 大瀑布位於美加邊境,游記攻略里一般都會說 加拿大 側景觀更加壯觀,確實也是這樣,因為瀑布的正面是正對著 加拿大 的,不過坐著“Maid of the Mist”霧中少女號深入瀑布腹地,已彌補了不少。我覺得瀑布更適合從 加拿大 去,原因倒不在此,而是因為瀑布在 紐約州 的最北端,如果不是坐飛機飛 布法羅 ,從 紐約 出發有直線7小時的車程,周邊也沒有其他什麼熱門的旅行地,而瀑布到 多倫多 只需一個多小時,如果正好要去 加拿大 旅游去一趟瀑布非常方便,也很適合一次性玩美加兩國的游客,正好從瀑 布城 入境。但相比 美國 , 加拿大 是個稍冷門的目的地,以後也不一定會專程去 加拿大 。去美東,花個兩天去瀑布也是值得的,畢竟不比粗獷的大西部, 尼亞加拉 是東邊比較難得的自然景觀了。
尼亞加拉 大瀑布位於美加邊境,游記攻略里一般都會說 加拿大 側景觀更加壯觀,確實也是這樣,因為瀑布的正面是正對著 加拿大 的,不過坐著“Maid of the Mist”霧中少女號深入瀑布腹地,已彌補了不少。我覺得瀑布更適合從 加拿大 去,原因倒不在此,而是因為瀑布在 紐約州 的最北端,如果不是坐飛機飛 布法羅 ,從 紐約 出發有直線7小時的車程,周邊也沒有其他什麼熱門的旅行地,而瀑布到 多倫多 只需一個多小時,如果正好要去 加拿大 旅游去一趟瀑布非常方便,也很適合一次性玩美加兩國的游客,正好從瀑 布城 入境。但相比 美國 , 加拿大 是個稍冷門的目的地,以後也不一定會專程去 加拿大 。去美東,花個兩天去瀑布也是值得的,畢竟不比粗獷的大西部, 尼亞加拉 是東邊比較難得的自然景觀了。 
 尼亞加拉 瀑布是 伊利 湖的水通過 尼亞加拉 河衝下懸崖而造成的,在不足2公里長的河段里以每小時近40碼的速度跌蕩而下幾十米的落差,經過左岸 加拿大 的 昆斯 頓、右岸 美國 的利 維斯 頓,衝過“魔鬼洞急流”,沿著最後的“利 維斯 頓支流峽谷”由西向東進入 安大略湖 ,連接了北美五 大湖 的兩個, 伊利 湖和其中最小的 安大略湖 。 河水從高處的 伊利 湖流入 安大略湖 ,經河床絕壁上的羊島,分隔成兩部分,分別流入 美國 和 加拿大 。在 美國 觀景塔上,俯視著 美國 瀑布,像一面白色紗幔,懸於藍天白雲、青山碧水之間,飛流直下,稱為“新娘的面紗”,也因其外表形成一個馬蹄狀而稱馬蹄瀑布。在原住民發現瀑布之前,就聽到酷似持續不斷打雷的聲音,故他們把它稱為“Onguiaahra” (後稱Niagara),即“巨大的水雷”,所以 尼亞加拉 又被稱“雷神之水”正是來源於此。
尼亞加拉 瀑布是 伊利 湖的水通過 尼亞加拉 河衝下懸崖而造成的,在不足2公里長的河段里以每小時近40碼的速度跌蕩而下幾十米的落差,經過左岸 加拿大 的 昆斯 頓、右岸 美國 的利 維斯 頓,衝過“魔鬼洞急流”,沿著最後的“利 維斯 頓支流峽谷”由西向東進入 安大略湖 ,連接了北美五 大湖 的兩個, 伊利 湖和其中最小的 安大略湖 。 河水從高處的 伊利 湖流入 安大略湖 ,經河床絕壁上的羊島,分隔成兩部分,分別流入 美國 和 加拿大 。在 美國 觀景塔上,俯視著 美國 瀑布,像一面白色紗幔,懸於藍天白雲、青山碧水之間,飛流直下,稱為“新娘的面紗”,也因其外表形成一個馬蹄狀而稱馬蹄瀑布。在原住民發現瀑布之前,就聽到酷似持續不斷打雷的聲音,故他們把它稱為“Onguiaahra” (後稱Niagara),即“巨大的水雷”,所以 尼亞加拉 又被稱“雷神之水”正是來源於此。  
  
因為圖省事,去 尼亞加拉 我們是報了兩日團,途風網上127刀一個人,加上所有景點的門票80幾刀以及20刀小費,一起差不多一個人是230刀,如果老司機多的話,其實也可以從 紐約 租車經新澤西,一路開去 紐約州 盡頭,就是可能會有些累。除了瀑布,其他的景點確實也不是很有意思,我們選的是Watkins Glen和康寧玻璃中心的路線,其實感覺走 美國 千島湖 的那條可能會更好玩一些,不過我們為了第一天晚上趕到瀑布看夜景還是選了前者。但由於瀑布晚上開燈是 加拿大 方控制的,我們去的時候正好是6月20左右,一年中晝長夜短的日子,燈開的很晚沒有等到。
行 前 機票✈️北京 ✈️ 波士頓 往返
  
臨行前三周買的機票,海航官網購買, 北京 往返 波士頓 經濟艙,總價5500左右,感覺還是挺划算的,可能因為六月初還不算旺季,跟同期飛 科倫坡 的價格差不多,那何苦不去 美國 呢。買了票官網選座,發現免費的過道的都沒了,只能付費選,回程還有過道,趕緊選了一個。去程的時候空座位蠻多,恰巧我的一排三座都沒人,所以等於是躺了14小時,不過回程就沒那麼幸運了,這麼久的航班還是蠻累的,海航會發眼罩牙刷什麼的,經濟艙還是建議自己帶上一次性拖鞋。
  
波士頓 ✈️ 華盛頓 單程
  
因為時間比較趕, 波士頓 玩了兩天之後我們直接飛了 華盛頓 ,然後回頭再往北走去 紐約 。 波士頓 飛 華盛頓 的航班比較多,一般都是美聯航和 美國 航空,戰戰兢兢選了晚上時間比較合適的美聯航哈哈。 美國 國內線的機票都是不含行李的,單程機票是600人民幣左右,然後行李23kg以內托運是25刀,可以機子上自助辦理。
📱電話卡淘寶上直接搜了電話卡,我買的是T-Mobile,全程信號都很好,好過朋友的version,不過 美國 的三大運營 商都 差不太多。
📷相機文章里的照片都是自己拍的,一部分用的是sony a7,這次只帶了兩個鏡頭,福倫達的40,1.4和三陽14,2.8,都是物美價廉的鏡頭,焦段其實還是有局限,不過我用慣了定焦,也懶得背上長焦(太重),膠片的照片都是富士的一次性膠片拍的,可玩性很高,物美價廉,出片效果高過了預期,還有個別的照片是拿手機和朋友的一臺6d+尼康50,1.4拍的,都是非常冷門的器材搭配了,關於相機轉接,我可能又可以寫一篇長文……之前也是從佳能轉投了大法,不管轉不轉接,a7和a7r系列絕對是旅行中最好的選擇,全能輕巧,原廠頭也是無可指摘。此行照片基本整理的差不多了,但錄的視頻不知何時有空可以剪成vlog。 強烈推薦對膠片機感興趣的同學試試圖裡這個富士一次性膠片機,只要90塊人民幣,可以拍39張照片,不用擔心萬一三分鐘熱度,買了台膠片機會在家裡落灰。 
  
🛏️酒店除了 波士頓 住了 airbnb ,酒店都是Booking上訂的,也沒跟其他網站進行比價,其實可以看看攜程,也許會更便宜呢。而且,並不是早定早便宜, 曼哈頓 的酒店在入住前一天看竟然便宜好幾百,所以可以提前訂可退款的,有時間可以比比價。
  
波士頓 : Airbnb in Brookline
華盛頓 :Westin Washington D.C. City Center
紐約 :Four Points by Sheraton Downtown
布法羅 :Days Inn
🚌交通行前沒有做太多攻略,大抵因為去的都是城市,沒有什麼自然風光,也不會出啥差錯,Google Map基本可以cover一切了,吃飯的話全是靠Yelp, 紐約 這樣的地方大眾點評也行的通, 比如 我們就靠著大眾點評在華爾街買了coco喝,簡直喝出了家的味道,還發現了神級翻譯,雙拼被翻成two ladies。 有兩趟bus都是坐了Greyhound,也沒跟Mega比價,主要還是因為太懶,Greyhound的self check-in非常方便,完全不需要換票,開車前兩小時手機上點一下check-in按鈕,上車給司機掃一下條形碼就OK。
  
巴士票是越早訂越便宜,據說Mega有不算手續費1刀的車票。 華盛頓 接機用的是Supershutter,提前一天下了app預定的,從機場直接送到酒店,比uber便宜方便,在DC的話推薦用這個,其他的機場我都沒有看到。其他的出行除了subway,基本都是uber了,唯一一次打出租車是在 紐約 ,司機是個 巴基斯坦 小哥,不願意by meter,價格比uber貴,而且廢話特別多,一直強調 中國 和 巴基斯坦 是friend。聽說Lyft有的地方會比uber便宜,就像 東南亞 的Grab一樣,可以下載一試。
📱必用APP 基本上,常用的APP就圖裡這幾個了,除此如果坐大巴需求高的話,還可以下載greyhound和mega。google map和uber就不多說了,yelp就是 美國 的大眾點評,lyft和supershutter上面也有介紹。剩下的四個分別是四個博物館的導覽,提前下載了,到時候可以節省些時間,具體的在下文也會有介紹。 📖科普讀物 此次美東充分意識到了學習歷史的最好途徑還是去親身感受,去體驗時間流逝留下的痕跡,要激發小朋友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不管是世界歷史還是 中國 歷史。當然對成年人來說也是一樣,如果有興趣的話,不要因為離開校園了就停止對通識的學習。不管有沒有直接的好處,都應該學習,因為學習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基本上,常用的APP就圖裡這幾個了,除此如果坐大巴需求高的話,還可以下載greyhound和mega。google map和uber就不多說了,yelp就是 美國 的大眾點評,lyft和supershutter上面也有介紹。剩下的四個分別是四個博物館的導覽,提前下載了,到時候可以節省些時間,具體的在下文也會有介紹。 📖科普讀物 此次美東充分意識到了學習歷史的最好途徑還是去親身感受,去體驗時間流逝留下的痕跡,要激發小朋友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不管是世界歷史還是 中國 歷史。當然對成年人來說也是一樣,如果有興趣的話,不要因為離開校園了就停止對通識的學習。不管有沒有直接的好處,都應該學習,因為學習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大學的時候我讀了《 美國 種族簡史》,這次旅途又用微信讀書重看了一遍,還看了《袁騰飛講 美國 史》和《 美國 通史》,都是通俗易懂的書籍,讀起來不會太枯燥。 如果打算來個 美國 深度歷史游,英文閱讀沒什麼障礙的話,推薦來之前通讀一遍「The American Pageant」,其實這是 美國 AP的教材,也算比較淺顯,提前讀完也更能理解各個古跡和博物館的講解,否則會像我一樣,國會山有個很大的dome上用同種顏色利用光影只用單色畫了 美國 400年的歷史,從一艘船開始講起,但我從第一句聽懂之後,後面的全是一臉懵逼了…AP教材在國內可能不太容易買到,另外推薦一本原版書「Fantasyland: How America Went Haywire」,講述了 美國 500年的歷史,角度很新穎,Trump上臺後這本書更加熱賣(自有深意),此外還有兩本,《清教徒的禮物》和《富蘭克林傳》,之後有時間的話我打算拜讀一下。
大學的時候我讀了《 美國 種族簡史》,這次旅途又用微信讀書重看了一遍,還看了《袁騰飛講 美國 史》和《 美國 通史》,都是通俗易懂的書籍,讀起來不會太枯燥。 如果打算來個 美國 深度歷史游,英文閱讀沒什麼障礙的話,推薦來之前通讀一遍「The American Pageant」,其實這是 美國 AP的教材,也算比較淺顯,提前讀完也更能理解各個古跡和博物館的講解,否則會像我一樣,國會山有個很大的dome上用同種顏色利用光影只用單色畫了 美國 400年的歷史,從一艘船開始講起,但我從第一句聽懂之後,後面的全是一臉懵逼了…AP教材在國內可能不太容易買到,另外推薦一本原版書「Fantasyland: How America Went Haywire」,講述了 美國 500年的歷史,角度很新穎,Trump上臺後這本書更加熱賣(自有深意),此外還有兩本,《清教徒的禮物》和《富蘭克林傳》,之後有時間的話我打算拜讀一下。   
 我是從 北京 直飛到了 波士頓 ,在 波士頓 住了兩晚,都是在 airbnb 上定的民宿,在一個叫Brookline的小鎮,挺推薦大家在這一片住,性價比很高,就在綠線的旁邊,離Back Bay還有哈佛MIT這些要游覽的地方也不算太遠,坐Subway或者Bus都是二三十分鐘左右,還能感受一下local小 鎮寧 靜的生活環境,畢竟 波士頓 的好酒店貌似也沒比 紐約 的便宜太多。 airbnb 上 波士頓 的選擇很多,有不少人專職經營短租的公寓,我想這大概也跟 波士頓 學生很多有關係,便宜的大概在120刀-150刀一晚一間,可以住兩個人。當然,如果時間有限又想輕鬆一點,還是建議住在Back Bay,不過綠線坐起來真的很帶感,是 美國 歷史上第一條鐵路。
我是從 北京 直飛到了 波士頓 ,在 波士頓 住了兩晚,都是在 airbnb 上定的民宿,在一個叫Brookline的小鎮,挺推薦大家在這一片住,性價比很高,就在綠線的旁邊,離Back Bay還有哈佛MIT這些要游覽的地方也不算太遠,坐Subway或者Bus都是二三十分鐘左右,還能感受一下local小 鎮寧 靜的生活環境,畢竟 波士頓 的好酒店貌似也沒比 紐約 的便宜太多。 airbnb 上 波士頓 的選擇很多,有不少人專職經營短租的公寓,我想這大概也跟 波士頓 學生很多有關係,便宜的大概在120刀-150刀一晚一間,可以住兩個人。當然,如果時間有限又想輕鬆一點,還是建議住在Back Bay,不過綠線坐起來真的很帶感,是 美國 歷史上第一條鐵路。  
  
到了 波士頓 ,大概80%的人都會去哈佛和麻省理工這兩個學校,其實僅 波士頓 就有35所大學,其中全美TOP50有8所,不光是高等教育,從小學到高中, 波士頓 的教育質量也遠近聞名,人口的教育程度自然也是全美最高。坐海航航班 北京 直飛到 波士頓 之後,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哈佛, 波士頓 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地鐵+巴士基本能滿足所有的需求了,12刀一天的pass,如果一天能坐到4次以上,那就是買張pass比較划算啦,坐單程的話,如果有查理卡(CharlieCard),會比查理票(CharlieTicket)每張便宜0.5刀,但查理卡只有一些大站才能向工作人員索要,我們嫌麻煩都是直接買票的,如果要在 波士頓 待很多天的話,建議大家拿一張查理卡。 波士頓 機場到南站之間接駁的銀線silver line是免費的,轉到其他目的地也非常方便。 
  
我的航班 北京 起飛是 北京 時間下午2點,到 波士頓 是 美國 時間下午3點,時間比較合適,到了 airbnb 放了行李就去Newbury Street,吃了有名的Luke's龍蝦捲,逛了逛 波士頓 市立圖書館,可惜8點就關門了。
  
 在哈佛的校園裡走一走因為倒時差,次日出門有些晚,也導致哈佛和MIT一天游覽完有些趕。嚴格從地理上來說,這兩個學校已經不在 波士頓 這個城市了,是 波士頓 地區的Cambridge(中文名“ 劍橋 ”,不是 英國 那個同名城市),與 波士頓 市區隔查爾斯河相望。大概十點左右,我們坐車到了哈佛廣場,先逛了the COOP這家店,如果要買哈佛的紀念周邊,一定要去這家店,是哈佛官方授權的,不然其他小店賣的紀念品參差不齊,店里還有很多書籍,推薦大家買Champion聯名的衛衣,百搭好穿。如果有禮物送嬰兒的話,可以考慮買個圍兜或者小衣服,很可愛,MIT和國會山的紀念品商店也都有類似的商品。
 在哈佛的校園裡走一走因為倒時差,次日出門有些晚,也導致哈佛和MIT一天游覽完有些趕。嚴格從地理上來說,這兩個學校已經不在 波士頓 這個城市了,是 波士頓 地區的Cambridge(中文名“ 劍橋 ”,不是 英國 那個同名城市),與 波士頓 市區隔查爾斯河相望。大概十點左右,我們坐車到了哈佛廣場,先逛了the COOP這家店,如果要買哈佛的紀念周邊,一定要去這家店,是哈佛官方授權的,不然其他小店賣的紀念品參差不齊,店里還有很多書籍,推薦大家買Champion聯名的衛衣,百搭好穿。如果有禮物送嬰兒的話,可以考慮買個圍兜或者小衣服,很可愛,MIT和國會山的紀念品商店也都有類似的商品。 


 
  
  
游覽哈佛走的是比較常規的路線,從靠近哈佛廣場的門一進去,遠遠的就看見人頭竄動,其實是很多游客在排隊跟哈佛的雕像合照,但有人說當年哈佛捐贈資金建校之後,大家因為不知道他的長相,只能找個學生的外貌作為參考建了這座雕像,而今兩雙鞋子都已經塗成金色,傳言摸了就可以獲得智慧,我當然摸了又摸啦。 哈佛有兩個很出名的博物館,文化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時間有限我只去了前者,如果時間充裕推薦兩個都去,哈佛的藝術博物館堪稱世界上的三大學校藝術博物館,其他兩個分別屬於 劍橋 和 牛津 。
  
文化自然歷史博物館門票是成人12刀一位,進門向上走第一個游覽的是各類植物標本的暗房,精美漂亮,樓上的各種礦石展示更讓人嘆為觀止,同時每個物品都標了化學式,我只能一邊咂舌一邊感慨,老美對待知識的這種態度太值得國內學習,國內的學校即使門頭、圖書館、實驗室修的再過氣派,最實在的還是在真正的知識上下功夫,格物致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對社會開放,而不是一味的閉門造車。哈佛校園裡有很多學生在草地上看書,看得羡慕不已,恨不得年輕個幾歲回學校好好念書。 博物館里很大的篇幅展示了瑪雅和印第安文明,畢竟這是北美,但是對於 中國 人來說確實有些冷門了,完全看不懂……哈佛的商學院在哈佛廣場的南邊,時間不夠我們就沒去了,直接從哈佛去了MIT,其實很近,步行的距離,不過我們趕時間就坐bus去了,Google地圖查的路線。
 原來MIT真的有很多Nerd!一下車就不禁感慨,哈佛和MIT真是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學校,哈佛古典,而MIT超現代。逛了半天也餓了,我們就先去了訪客中心對面的student center裡面的food court吃了飯,隨便挑了家 印度 咖喱飯,如果是MIT學生的話,在這吃飯有折扣。student center的一樓有Starbucks和Dunkin Donuts,想小憩一下喝杯咖啡可以來這,紀念品商店也在一樓。MIT以理工科聞名,建築系也是常年世界第一,就更別說學校里的各種建築了,藝術感十足,時間夠的話一定要去 MIT Media Lab逛一下,我時間不夠就沒去,5555。
 原來MIT真的有很多Nerd!一下車就不禁感慨,哈佛和MIT真是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學校,哈佛古典,而MIT超現代。逛了半天也餓了,我們就先去了訪客中心對面的student center裡面的food court吃了飯,隨便挑了家 印度 咖喱飯,如果是MIT學生的話,在這吃飯有折扣。student center的一樓有Starbucks和Dunkin Donuts,想小憩一下喝杯咖啡可以來這,紀念品商店也在一樓。MIT以理工科聞名,建築系也是常年世界第一,就更別說學校里的各種建築了,藝術感十足,時間夠的話一定要去 MIT Media Lab逛一下,我時間不夠就沒去,5555。   
  
哈佛的校園有有一種歷經歲月沉澱的濃重的文化氣息,而MIT就是一種工科特有的學術氣息,步行或是騎車而過的小哥,看上去都非常像生活大爆炸里走出來的nerd,隨處可見各類學術成果展覽,還有陳列在櫥窗里的年代久遠的實驗儀器或者是陳年的研究手稿,MIT校園簡直就像一個科技歷史博物館。

 
                                
							
						
						
                        
						
						
					
					
					
					
					







我在 紐約 住了五晚,四晚都在Wall Street的Four points by Sheraton,也就是國內的福朋喜來登, 曼哈頓 的酒店普遍都很貴,這家條件也一般,平均下來270刀左右一晚,不是特別推薦,預算多的話可以考慮住在時代廣場或者中央公園附近,景觀更好,去一些熱門景點也更方便,但是如果住華爾街(也就是Downtown),去銅牛、紐交所、911紀念館、新的雙子塔、 布魯克林 和 曼哈頓 大橋、還有坐船登島看女神,都是步行的距離,看個人喜好了。我表哥平時住在新澤西,每次來 紐約 都是開車先過河,然後坐path進 曼哈頓 ,其實也很快,50分鐘左右,如果有租車,時間也充裕,住在新澤西不失為一個選擇,坐船的時候發現 哈德遜 河邊有家Hyatt正對著 曼哈頓 ,景緻非常棒,價格跟我住在Wall Street也是一樣的,值得一試。當然,只是推薦很空閑、打算在 紐約 小住個十天以上的住在新澤西或者 布魯克林 ,正常當然還是住在 曼哈頓 ,比較方便安全。

1)帝國大廈觀景台
2) 美國 自然歷史博物館
3)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4)峭石之巔 或 古根海姆博物館(二選一)
5)自由女神像和埃利斯島 或 環線觀光游輪(二選一)
6)911紀念館 或 海洋航空航天博物館(二選一)
萬能的淘寶可能更便宜,我們選了3天的,500人民幣。六個景點我都去了,還是比較值,就是自然歷史博物館可能小朋友們才會比較喜歡,我抱著去《博物館奇妙夜》的拍攝地的心態去的,還是有點失望,自覺不如在大都會多待半天。
除了大都會, 紐約 我最想去的地方其實是MOMA(Museum of Modern Art),不在city pass里,時間也確實太趕,忍痛決定不去,權當是給自己下次儘快去 紐約 找個理由吧。 紐約 很多地方太值得二刷,除了MOMA,下次去的時候打算預約看下美聯儲的金庫,時間多的朋友可以考慮(預約網址: https://www.newyorkfed.org/aboutthefed/visiting.html ),此外,還可能用的上的聯合國預約網址( https://visit.un.org/content/tickets-1 )。



📍尼亞加拉-飛流直下的奇跡之地




因為圖省事,去 尼亞加拉 我們是報了兩日團,途風網上127刀一個人,加上所有景點的門票80幾刀以及20刀小費,一起差不多一個人是230刀,如果老司機多的話,其實也可以從 紐約 租車經新澤西,一路開去 紐約州 盡頭,就是可能會有些累。除了瀑布,其他的景點確實也不是很有意思,我們選的是Watkins Glen和康寧玻璃中心的路線,其實感覺走 美國 千島湖 的那條可能會更好玩一些,不過我們為了第一天晚上趕到瀑布看夜景還是選了前者。但由於瀑布晚上開燈是 加拿大 方控制的,我們去的時候正好是6月20左右,一年中晝長夜短的日子,燈開的很晚沒有等到。
行 前 機票✈️北京 ✈️ 波士頓 往返
臨行前三周買的機票,海航官網購買, 北京 往返 波士頓 經濟艙,總價5500左右,感覺還是挺划算的,可能因為六月初還不算旺季,跟同期飛 科倫坡 的價格差不多,那何苦不去 美國 呢。買了票官網選座,發現免費的過道的都沒了,只能付費選,回程還有過道,趕緊選了一個。去程的時候空座位蠻多,恰巧我的一排三座都沒人,所以等於是躺了14小時,不過回程就沒那麼幸運了,這麼久的航班還是蠻累的,海航會發眼罩牙刷什麼的,經濟艙還是建議自己帶上一次性拖鞋。
波士頓 ✈️ 華盛頓 單程
因為時間比較趕, 波士頓 玩了兩天之後我們直接飛了 華盛頓 ,然後回頭再往北走去 紐約 。 波士頓 飛 華盛頓 的航班比較多,一般都是美聯航和 美國 航空,戰戰兢兢選了晚上時間比較合適的美聯航哈哈。 美國 國內線的機票都是不含行李的,單程機票是600人民幣左右,然後行李23kg以內托運是25刀,可以機子上自助辦理。
📱電話卡淘寶上直接搜了電話卡,我買的是T-Mobile,全程信號都很好,好過朋友的version,不過 美國 的三大運營 商都 差不太多。
📷相機文章里的照片都是自己拍的,一部分用的是sony a7,這次只帶了兩個鏡頭,福倫達的40,1.4和三陽14,2.8,都是物美價廉的鏡頭,焦段其實還是有局限,不過我用慣了定焦,也懶得背上長焦(太重),膠片的照片都是富士的一次性膠片拍的,可玩性很高,物美價廉,出片效果高過了預期,還有個別的照片是拿手機和朋友的一臺6d+尼康50,1.4拍的,都是非常冷門的器材搭配了,關於相機轉接,我可能又可以寫一篇長文……之前也是從佳能轉投了大法,不管轉不轉接,a7和a7r系列絕對是旅行中最好的選擇,全能輕巧,原廠頭也是無可指摘。此行照片基本整理的差不多了,但錄的視頻不知何時有空可以剪成vlog。 強烈推薦對膠片機感興趣的同學試試圖裡這個富士一次性膠片機,只要90塊人民幣,可以拍39張照片,不用擔心萬一三分鐘熱度,買了台膠片機會在家裡落灰。

🛏️酒店除了 波士頓 住了 airbnb ,酒店都是Booking上訂的,也沒跟其他網站進行比價,其實可以看看攜程,也許會更便宜呢。而且,並不是早定早便宜, 曼哈頓 的酒店在入住前一天看竟然便宜好幾百,所以可以提前訂可退款的,有時間可以比比價。
波士頓 : Airbnb in Brookline
華盛頓 :Westin Washington D.C. City Center
紐約 :Four Points by Sheraton Downtown
布法羅 :Days Inn
🚌交通行前沒有做太多攻略,大抵因為去的都是城市,沒有什麼自然風光,也不會出啥差錯,Google Map基本可以cover一切了,吃飯的話全是靠Yelp, 紐約 這樣的地方大眾點評也行的通, 比如 我們就靠著大眾點評在華爾街買了coco喝,簡直喝出了家的味道,還發現了神級翻譯,雙拼被翻成two ladies。 有兩趟bus都是坐了Greyhound,也沒跟Mega比價,主要還是因為太懶,Greyhound的self check-in非常方便,完全不需要換票,開車前兩小時手機上點一下check-in按鈕,上車給司機掃一下條形碼就OK。
巴士票是越早訂越便宜,據說Mega有不算手續費1刀的車票。 華盛頓 接機用的是Supershutter,提前一天下了app預定的,從機場直接送到酒店,比uber便宜方便,在DC的話推薦用這個,其他的機場我都沒有看到。其他的出行除了subway,基本都是uber了,唯一一次打出租車是在 紐約 ,司機是個 巴基斯坦 小哥,不願意by meter,價格比uber貴,而且廢話特別多,一直強調 中國 和 巴基斯坦 是friend。聽說Lyft有的地方會比uber便宜,就像 東南亞 的Grab一樣,可以下載一試。
📱必用APP



到了 波士頓 ,大概80%的人都會去哈佛和麻省理工這兩個學校,其實僅 波士頓 就有35所大學,其中全美TOP50有8所,不光是高等教育,從小學到高中, 波士頓 的教育質量也遠近聞名,人口的教育程度自然也是全美最高。坐海航航班 北京 直飛到 波士頓 之後,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哈佛, 波士頓 是一個很小的城市,地鐵+巴士基本能滿足所有的需求了,12刀一天的pass,如果一天能坐到4次以上,那就是買張pass比較划算啦,坐單程的話,如果有查理卡(CharlieCard),會比查理票(CharlieTicket)每張便宜0.5刀,但查理卡只有一些大站才能向工作人員索要,我們嫌麻煩都是直接買票的,如果要在 波士頓 待很多天的話,建議大家拿一張查理卡。 波士頓 機場到南站之間接駁的銀線silver line是免費的,轉到其他目的地也非常方便。

我的航班 北京 起飛是 北京 時間下午2點,到 波士頓 是 美國 時間下午3點,時間比較合適,到了 airbnb 放了行李就去Newbury Street,吃了有名的Luke's龍蝦捲,逛了逛 波士頓 市立圖書館,可惜8點就關門了。





游覽哈佛走的是比較常規的路線,從靠近哈佛廣場的門一進去,遠遠的就看見人頭竄動,其實是很多游客在排隊跟哈佛的雕像合照,但有人說當年哈佛捐贈資金建校之後,大家因為不知道他的長相,只能找個學生的外貌作為參考建了這座雕像,而今兩雙鞋子都已經塗成金色,傳言摸了就可以獲得智慧,我當然摸了又摸啦。 哈佛有兩個很出名的博物館,文化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藝術博物館,時間有限我只去了前者,如果時間充裕推薦兩個都去,哈佛的藝術博物館堪稱世界上的三大學校藝術博物館,其他兩個分別屬於 劍橋 和 牛津 。
文化自然歷史博物館門票是成人12刀一位,進門向上走第一個游覽的是各類植物標本的暗房,精美漂亮,樓上的各種礦石展示更讓人嘆為觀止,同時每個物品都標了化學式,我只能一邊咂舌一邊感慨,老美對待知識的這種態度太值得國內學習,國內的學校即使門頭、圖書館、實驗室修的再過氣派,最實在的還是在真正的知識上下功夫,格物致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對社會開放,而不是一味的閉門造車。哈佛校園裡有很多學生在草地上看書,看得羡慕不已,恨不得年輕個幾歲回學校好好念書。 博物館里很大的篇幅展示了瑪雅和印第安文明,畢竟這是北美,但是對於 中國 人來說確實有些冷門了,完全看不懂……哈佛的商學院在哈佛廣場的南邊,時間不夠我們就沒去了,直接從哈佛去了MIT,其實很近,步行的距離,不過我們趕時間就坐bus去了,Google地圖查的路線。

哈佛的校園有有一種歷經歲月沉澱的濃重的文化氣息,而MIT就是一種工科特有的學術氣息,步行或是騎車而過的小哥,看上去都非常像生活大爆炸里走出來的nerd,隨處可見各類學術成果展覽,還有陳列在櫥窗里的年代久遠的實驗儀器或者是陳年的研究手稿,MIT校園簡直就像一個科技歷史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