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半島尋找上世紀的市井情懷
                                    “世界就是一座賭場,他們把你推進門,給你一種叫做“時間”的籌碼,那是一種裝在黑色袋子里的東西,誰也說不清自己手中的分量,掂起來似乎很輕。” ——《 伊莎貝拉 》  
 第一次下定決心要來 澳門 一趟的時候,就是在看完電影《 伊莎貝拉 》之後。喜歡梁洛施,喜歡她扮演的張碧欣修長的身材穿著簡單的背心,游走在 澳門 街頭,放肆得喝醉酒,爆碎酒瓶,她是青春期的叛逆女孩,當然也有著女孩不可言說的寂寞。
第一次下定決心要來 澳門 一趟的時候,就是在看完電影《 伊莎貝拉 》之後。喜歡梁洛施,喜歡她扮演的張碧欣修長的身材穿著簡單的背心,游走在 澳門 街頭,放肆得喝醉酒,爆碎酒瓶,她是青春期的叛逆女孩,當然也有著女孩不可言說的寂寞。  
  
在導演的拍攝手法下, 澳門 的角角落落落都渲染著主角的情緒,暗示著 澳門 即將回歸的不安與希望。印象最深的是父女喝醉時的畫面,他們在狹小的街道肆意奔跑,暗紅色的光光怪陸離,兩個長期迷失的人互相慰藉,即使未來依舊殘酷。

 澳門 分為三個區域:半島,氹仔,路環。本島是大多 澳門 人的生活區域,這裡是他們口中真正的“ 澳門 ”。賭場集中在氹仔,那裡的工作養活著大多的 澳門 人,在奢靡的氛圍中結束一天工作,他們照樣要回來過著“平民”的生活。
澳門 分為三個區域:半島,氹仔,路環。本島是大多 澳門 人的生活區域,這裡是他們口中真正的“ 澳門 ”。賭場集中在氹仔,那裡的工作養活著大多的 澳門 人,在奢靡的氛圍中結束一天工作,他們照樣要回來過著“平民”的生活。  
  
去一個城市,體驗市井生活向來是我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深入到老城區或者居民區,基本能滿足這份情懷。
  
  
二月份在 澳門 ,由我的地頭蛇朋友帶著,讓我每一天都感嘆不虛此行。
  
第一站:十月初五街 知道十月初五餅家,卻不知道 澳門 原來還有一條十月初五街,不過兩者並沒有關係。
知道十月初五餅家,卻不知道 澳門 原來還有一條十月初五街,不過兩者並沒有關係。  
1910年10月5日,為了紀念 葡萄牙 革命起義 成功 ,人們就用起義的日期給街命了名,四五十年前這裡曾是 澳門 最繁華的街道,如今也沒什麼改變。這裡有許多賣廉價服裝的小鋪,再向右拐進沙欄仔街,再右拐是米街,有不少二手商店和椰子甜品屋。
 十月初五街有很多 澳門 的歷史老鋪,像燊記金行,英記茶葉鋪,中藥房 大寧 堂雖已歇業,建於二十世紀初的樓房卻保留到現在,外部建築同時受中西方風格影響,一樓的雕花木床極具特色。
十月初五街有很多 澳門 的歷史老鋪,像燊記金行,英記茶葉鋪,中藥房 大寧 堂雖已歇業,建於二十世紀初的樓房卻保留到現在,外部建築同時受中西方風格影響,一樓的雕花木床極具特色。  
 這裡老舊的氣息倒像是紀錄片里見過的 廣東 小鎮。想拍出老港片的風情,不一定要去 香港 ,這裡隨便一個門面都適合當背景。賣乾貨的老鋪,依然是老一輩在經營。
這裡老舊的氣息倒像是紀錄片里見過的 廣東 小鎮。想拍出老港片的風情,不一定要去 香港 ,這裡隨便一個門面都適合當背景。賣乾貨的老鋪,依然是老一輩在經營。  
 找最地道的餐廳來這裡也對了,“牛記”里有朋友口中 澳門 最好吃的咖喱牛腩,一路筆直往前,在 澳門 最古老冰室“ 南屏 雅敘”享受一份招牌 三明 治和杏仁露。
找最地道的餐廳來這裡也對了,“牛記”里有朋友口中 澳門 最好吃的咖喱牛腩,一路筆直往前,在 澳門 最古老冰室“ 南屏 雅敘”享受一份招牌 三明 治和杏仁露。  
 一不小心和“ 南屏 雅敘”的淺碧色招牌板撞了衫。
一不小心和“ 南屏 雅敘”的淺碧色招牌板撞了衫。  
  
本站推薦:
南屏雅敘灰綠色的牆磚,青白色的牆壁,契合“雅敘”兩字的閑淡感,店內多是熟客,閑話著家常。在 南屏 雅敘必須要嘗的招牌是“ 南屏 文治”,滑蛋的厚度名不虛傳,還流著微微的蛋汁,中間夾了火腿和叉燒,醬汁味道很足。另一個推薦是滑牛波蛋通粉,從來不吃通心粉的朋友嘗過後都贊嘆不絕,通心粉面軟硬適中,西面配中式湯底的搭配讓人欲罷不能。紅豆飲也是大眾熱門之一,不過嘗過之後覺得偏甜,這也是港式茶飲的通病。
地址:十月初五街85號A地下
 牛記咖喱美食曾經被米其林推薦過的小吃店當然不能錯過。雖然是做咖喱美食,但好評最多的卻是這裡的蟹黃撈面和水蟹粥,咖喱牛腩偏咸辣,重口味的或許會喜歡。蟹黃撈面額外加了蟹黃,味正濃郁,回味甘香,蔥花讓蟹味鮮味倍增,但面偏硬;水蟹粥大份得的足足放了三隻活螃蟹,新鮮度無可置疑,蟹殼裡還有蟹膏,蟹肉鮮甜,粥底棉滑,真的太好吃了。
 牛記咖喱美食曾經被米其林推薦過的小吃店當然不能錯過。雖然是做咖喱美食,但好評最多的卻是這裡的蟹黃撈面和水蟹粥,咖喱牛腩偏咸辣,重口味的或許會喜歡。蟹黃撈面額外加了蟹黃,味正濃郁,回味甘香,蔥花讓蟹味鮮味倍增,但面偏硬;水蟹粥大份得的足足放了三隻活螃蟹,新鮮度無可置疑,蟹殼裡還有蟹膏,蟹肉鮮甜,粥底棉滑,真的太好吃了。  
地址:十月初五街1號地鋪

 第二站:福隆新街
 第二站:福隆新街 除了十月初五街,福隆新街或許更具知名度。在去杏香園吃糖水的路上,經過了名為清平大廈的小樓棟,三樓的 東京 賓館的牌子的年代感實在讓我忍不住想留影,隨意讓朋友按了幾張。這裡的街道多是融合斑斕葡國色彩的中式建築。
除了十月初五街,福隆新街或許更具知名度。在去杏香園吃糖水的路上,經過了名為清平大廈的小樓棟,三樓的 東京 賓館的牌子的年代感實在讓我忍不住想留影,隨意讓朋友按了幾張。這裡的街道多是融合斑斕葡國色彩的中式建築。  
 沒想到去的太早,杏香園大門緊鎖,索性先在門口拍了照,晚上店內有白熾燈的干擾,白天這裡沒人打擾,杏仁色的招牌似乎不用特意說明就讓人清楚這裡的招牌甜品。
沒想到去的太早,杏香園大門緊鎖,索性先在門口拍了照,晚上店內有白熾燈的干擾,白天這裡沒人打擾,杏仁色的招牌似乎不用特意說明就讓人清楚這裡的招牌甜品。  
 本站推薦:
本站推薦:  
杏香園養顏又美味的甜品在這裡都能吃到,點了蔡瀾先生也吃過的雪糕椰汁西米紅豆涼粉粒。紅豆涼粉如其名料特別滿,西米飽滿有嚼勁,紅豆夠粉,豆沙不會被壓出來,涼粉微甜清爽,椰汁把所有食材的味道全部升了一個level,實在是太好吃了。
地址:清平直街13號地鋪

 祥記面館祥記的有著跟 香港 茶餐廳一樣的佈局,有卡位和圓台。在這裡第一次嘗了薑蔥灼魚皮,有別於 香港 的魚皮,這裡的魚皮晶瑩剔透,入口富有彈性,薑蔥豉油錦上添花。招牌的蝦子撈面蝦籽超滿,洋溢著獨特的咸香,竹升面彈牙,沒鹼水味,兩者搭配,令人胃口大開。
 祥記面館祥記的有著跟 香港 茶餐廳一樣的佈局,有卡位和圓台。在這裡第一次嘗了薑蔥灼魚皮,有別於 香港 的魚皮,這裡的魚皮晶瑩剔透,入口富有彈性,薑蔥豉油錦上添花。招牌的蝦子撈面蝦籽超滿,洋溢著獨特的咸香,竹升面彈牙,沒鹼水味,兩者搭配,令人胃口大開。  
地址:福隆新街68號地鋪
 第三站:新華大旅店
第三站:新華大旅店  
  
唯一特地來踩點的地方就是新華大旅店,福隆新街或許沒有一個地方比這裡還知名。不止《 伊莎貝拉 》,《2046》、《蝴蝶》也在這取景,它有自己的獨立官網,只接受英文預訂,不過入住全靠運氣,即使預定也不一定入住 成功 。
 
  
這裡的205號房是梁洛施在《 伊莎貝拉 》里扮演的女主張碧欣和母親 伊莎貝拉 蝸居的地方。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也幾乎在這狹小陳舊的空間里,背景的綠色,局促的佈景,讓電影帶給人一種在悶熱天氣下常有的惶惑感。
 很想進去在取景房間朝聖一番,可惜不住房的話連在門口都不允許多待,明明在門口只能瞧見斑駁的樓梯,倚靠在門的一側頭頂還能飄下幾句趕人走的粵語,於是只能爭分奪秒得留下一張巡禮圖。
很想進去在取景房間朝聖一番,可惜不住房的話連在門口都不允許多待,明明在門口只能瞧見斑駁的樓梯,倚靠在門的一側頭頂還能飄下幾句趕人走的粵語,於是只能爭分奪秒得留下一張巡禮圖。  
 新華大旅店
新華大旅店  
地址:福隆新街67號
預定網址: www.sanvahotol.com
第四站: 戀愛巷
《 伊莎貝拉 》還有一處取景地,叫戀愛巷,是在大三巴街和大三巴右街之間的一條斜巷。 馬振成和張碧欣之間的情感其實一直都保持在父女的關係上,兩人之間看似“曖昧”,實則只是因為兩人從未接觸,卻突然相處的一種疏離感。
 電影里反覆出現的臺詞,“在 香港 ,兩個人分手之後,可能永遠都不會撞見。但 澳門 很小,在這條街分手,很可能下條街就遇到了。” 都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最後一個情人,電影里,張碧欣和馬振成相互救贖,現實生活中,來戀愛巷的幾乎都是熱戀中的情侶,巷子外牆的塗鴉見證著一段段關係。
電影里反覆出現的臺詞,“在 香港 ,兩個人分手之後,可能永遠都不會撞見。但 澳門 很小,在這條街分手,很可能下條街就遇到了。” 都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最後一個情人,電影里,張碧欣和馬振成相互救贖,現實生活中,來戀愛巷的幾乎都是熱戀中的情侶,巷子外牆的塗鴉見證著一段段關係。  
 戀愛巷於1925年由澳葡政府命名, 葡萄牙 語有戀愛、受難、迷戀的意思,鄰近大三巴牌坊,想必是與耶穌受難有關,翻譯成中文時卻意外衍變成了“戀愛巷”如此這般浪漫的名字。
戀愛巷於1925年由澳葡政府命名, 葡萄牙 語有戀愛、受難、迷戀的意思,鄰近大三巴牌坊,想必是與耶穌受難有關,翻譯成中文時卻意外衍變成了“戀愛巷”如此這般浪漫的名字。  
 隔著粉黃外牆,還有一家小影院,這裡集合電影欣賞、本土影像保存,以及電影書籍閱讀等功能,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同主題的電影節在展覽。
隔著粉黃外牆,還有一家小影院,這裡集合電影欣賞、本土影像保存,以及電影書籍閱讀等功能,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同主題的電影節在展覽。  
 第五站:爛鬼樓巷區域
 第五站:爛鬼樓巷區域  
雖然離大三巴只有100多米,爛鬼樓巷這裡卻鮮少有游客出沒。雖然叫爛鬼樓,不用害怕,這裡沒有鬼,只有親切友善的老街坊,騎樓雖破舊,莫蘭迪色系的柔和配色在斑駁的牆面留下別緻的痕跡。

 
  
相傳“爛鬼樓”原名“蘭桂樓”,是一位名叫楊若嚴的華僑在19世紀初所建的一系列西式樓房,有著漂亮的騎樓和優雅的木窗。楊氏在 澳門 居住幾年後返回 美國 ,將蘭桂樓出售。當時 澳門 興盛以販賣華人出國充當勞工的黑生意,不巧買下蘭桂樓的正是這樣一名商人,此人將準備“出售”的華工囚禁在蘭桂樓中。
 
  
不幸的是蘭桂樓突起大火,30多名華工與姿態秀麗的蘭桂樓一起葬身火海,化為廢墟。由於 澳門 人習慣上把損毀的東西形容為“爛”,為了悼念死去華工的鬼魂,“蘭桂樓”的名字逐漸被“爛鬼樓”的綽號所取代,成為這一帶社區的名稱。
							
						
						
                        
						
						
					
					
					
					
					
在導演的拍攝手法下, 澳門 的角角落落落都渲染著主角的情緒,暗示著 澳門 即將回歸的不安與希望。印象最深的是父女喝醉時的畫面,他們在狹小的街道肆意奔跑,暗紅色的光光怪陸離,兩個長期迷失的人互相慰藉,即使未來依舊殘酷。


去一個城市,體驗市井生活向來是我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深入到老城區或者居民區,基本能滿足這份情懷。
二月份在 澳門 ,由我的地頭蛇朋友帶著,讓我每一天都感嘆不虛此行。
第一站:十月初五街

1910年10月5日,為了紀念 葡萄牙 革命起義 成功 ,人們就用起義的日期給街命了名,四五十年前這裡曾是 澳門 最繁華的街道,如今也沒什麼改變。這裡有許多賣廉價服裝的小鋪,再向右拐進沙欄仔街,再右拐是米街,有不少二手商店和椰子甜品屋。




本站推薦:
南屏雅敘灰綠色的牆磚,青白色的牆壁,契合“雅敘”兩字的閑淡感,店內多是熟客,閑話著家常。在 南屏 雅敘必須要嘗的招牌是“ 南屏 文治”,滑蛋的厚度名不虛傳,還流著微微的蛋汁,中間夾了火腿和叉燒,醬汁味道很足。另一個推薦是滑牛波蛋通粉,從來不吃通心粉的朋友嘗過後都贊嘆不絕,通心粉面軟硬適中,西面配中式湯底的搭配讓人欲罷不能。紅豆飲也是大眾熱門之一,不過嘗過之後覺得偏甜,這也是港式茶飲的通病。
地址:十月初五街85號A地下


地址:十月初五街1號地鋪





杏香園養顏又美味的甜品在這裡都能吃到,點了蔡瀾先生也吃過的雪糕椰汁西米紅豆涼粉粒。紅豆涼粉如其名料特別滿,西米飽滿有嚼勁,紅豆夠粉,豆沙不會被壓出來,涼粉微甜清爽,椰汁把所有食材的味道全部升了一個level,實在是太好吃了。
地址:清平直街13號地鋪


地址:福隆新街68號地鋪


唯一特地來踩點的地方就是新華大旅店,福隆新街或許沒有一個地方比這裡還知名。不止《 伊莎貝拉 》,《2046》、《蝴蝶》也在這取景,它有自己的獨立官網,只接受英文預訂,不過入住全靠運氣,即使預定也不一定入住 成功 。

這裡的205號房是梁洛施在《 伊莎貝拉 》里扮演的女主張碧欣和母親 伊莎貝拉 蝸居的地方。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也幾乎在這狹小陳舊的空間里,背景的綠色,局促的佈景,讓電影帶給人一種在悶熱天氣下常有的惶惑感。


地址:福隆新街67號
預定網址: www.sanvahotol.com
第四站: 戀愛巷
《 伊莎貝拉 》還有一處取景地,叫戀愛巷,是在大三巴街和大三巴右街之間的一條斜巷。 馬振成和張碧欣之間的情感其實一直都保持在父女的關係上,兩人之間看似“曖昧”,實則只是因為兩人從未接觸,卻突然相處的一種疏離感。




雖然離大三巴只有100多米,爛鬼樓巷這裡卻鮮少有游客出沒。雖然叫爛鬼樓,不用害怕,這裡沒有鬼,只有親切友善的老街坊,騎樓雖破舊,莫蘭迪色系的柔和配色在斑駁的牆面留下別緻的痕跡。


相傳“爛鬼樓”原名“蘭桂樓”,是一位名叫楊若嚴的華僑在19世紀初所建的一系列西式樓房,有著漂亮的騎樓和優雅的木窗。楊氏在 澳門 居住幾年後返回 美國 ,將蘭桂樓出售。當時 澳門 興盛以販賣華人出國充當勞工的黑生意,不巧買下蘭桂樓的正是這樣一名商人,此人將準備“出售”的華工囚禁在蘭桂樓中。

不幸的是蘭桂樓突起大火,30多名華工與姿態秀麗的蘭桂樓一起葬身火海,化為廢墟。由於 澳門 人習慣上把損毀的東西形容為“爛”,為了悼念死去華工的鬼魂,“蘭桂樓”的名字逐漸被“爛鬼樓”的綽號所取代,成為這一帶社區的名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