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偷得半日閑 鴨綠江朝鮮內河一瞥
                                    從地圖上看, 朝鮮 只不過是歐亞大陸伸出 西北 太平洋的一個指節,實在算不上一個惹眼的地方。然而這片土地對於 中國 來說,從三千年前的箕子 朝鮮 算起,兩國分分合合,若即若離,已經糾葛了三千多年。 朝鮮 這個熟悉又陌生的過度,在八零後的記憶中,是黃繼光、邱少雲、 上甘嶺 、三八線、父子相傳……當這個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入新時代的時候,那片土地卻像是時間停滯了一般,任世間風雲變幻,我自徘徊在40年前。  
2017年10月中旬,藉著出差 丹東 的機會,我終於有機會近距離的觀察一下這個古怪內向的鄰居了。跟之前去過的十幾個國家不同, 朝鮮 不允許自由行,必須跟團。因此在 丹東 找一家旅行社就成了必選項。
 丹東 的旅行社,大都集中在火車站到江邊這一帶,因為資源雷同、競爭激烈的緣故,各條線路相似度較高,價格也大都比較透明,有 丹東 周邊旅游需求的朋友們可以挑一家順眼的去問問看。
丹東 的旅行社,大都集中在火車站到江邊這一帶,因為資源雷同、競爭激烈的緣故,各條線路相似度較高,價格也大都比較透明,有 丹東 周邊旅游需求的朋友們可以挑一家順眼的去問問看。  
2017年11月份,國航停飛了 北京 到 平壤 的航班,國人飛到 朝鮮 的航路斷絕,以後去 朝鮮 只能走陸路。 丹東 是我國陸路通向 朝鮮 的最大口岸,有關 朝鮮 的旅游產品很豐富,除了沿江 中國 一側的旅游景點外, 朝鮮 半日游、一日游、五日游等都有,看各人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而定。本來我有大半天的時間,可以選 朝鮮 半日游:這個產品的內容是一早坐車從 鴨綠江 中朝 友誼 大橋出發,到對岸橋下一處“旅游特區”下車,觀看小朋友們表演的節目。這個特區據說只有大學操場那麼大,不過好歹也算是 朝鮮 領土。午飯後自費坐車去 新義州 市內轉一圈,中午吃完朝餐後返回,回到 丹東 這邊大概是下午一點半左右。半日游最大的好處是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滿足我們踏上 朝鮮 領土的願望,而且出國手續辦理起來十分方便,身份證或護照均可,前一天下午三點前找旅行社辦理,費用是390塊人民幣,如果想自費坐車去 新義州 市內的話另加50。火車站周邊大一點的旅行社都能提供半日游服務,不管在哪家旅行社報名,在對岸都是朝方的導游接待,不過必須超過15人才能成團。
我頭天下午一點半趕到旅行社探問,工作人員答覆說人數不夠無法成團。這時候正值十一假期剛結束,旺季已過,游人寥寥,雖然同住一個賓館的就有四五個人想要報這個半日團,但仍沒有湊夠15人的人數,因此朝方由於成本的關係是不接待的,這邊也就無法辦理出境手續。
半日游算是泡湯了,我還是不死心,又去酒店大堂內坐堂的旅行社問了一問,發現還有 朝鮮 內河游船可坐,50人民幣一個人。雖然無法踏上 朝鮮 領土,坐船在 朝鮮 境內轉一轉也是聊勝於無吧。
我坐的游船起點在月圓碼頭,位於火車站 東北 方向20公里處,從站前廣場出發,沿濱海公路北上,車程在半個小時左右。
 開車的司機也兼任導游,一邊開車一邊講解一下沿途的風土人情。
開車的司機也兼任導游,一邊開車一邊講解一下沿途的風土人情。  馬路邊綠色的高牆是 日本 人修的河堤,始建於1937年。1995年 鴨綠江 發大水,據說已經淹到了綠牆的上沿,水災之大可想而知。不過如今沿江修築了河堤,先前發大水的地方也早就蓋上了高樓。
馬路邊綠色的高牆是 日本 人修的河堤,始建於1937年。1995年 鴨綠江 發大水,據說已經淹到了綠牆的上沿,水災之大可想而知。不過如今沿江修築了河堤,先前發大水的地方也早就蓋上了高樓。  對岸這些爛尾樓式的建築有個霸氣側漏的名字,叫做將軍樓。據傳是金正日時期為了搞活經濟,打算在沿江靠朝中邊境的地方仿照 中國 富人的住所修建一批別墅,供軍政要人和富商們居住。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正恩同志一上臺,那些原來能享受特殊待遇的高官顯貴抓的抓、殺的殺,連帶著這批別墅也爛尾了,留下空洞洞的門窗發獃似的望著 中國 。原來有些樓宇是有門窗的,因無人看護後來被 朝鮮 人拆下來補自家的房去了。
對岸這些爛尾樓式的建築有個霸氣側漏的名字,叫做將軍樓。據傳是金正日時期為了搞活經濟,打算在沿江靠朝中邊境的地方仿照 中國 富人的住所修建一批別墅,供軍政要人和富商們居住。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正恩同志一上臺,那些原來能享受特殊待遇的高官顯貴抓的抓、殺的殺,連帶著這批別墅也爛尾了,留下空洞洞的門窗發獃似的望著 中國 。原來有些樓宇是有門窗的,因無人看護後來被 朝鮮 人拆下來補自家的房去了。  
一路上,司機充分發揮了 東北 人說話爽直幽默的特點,開門建山的點出了一車人游江的目的:找幸福感。他說道,有些人平時總挑國家的毛病,嫌這嫌那,一來 朝鮮 才發現自己原來過的是幸福的生活。
 江心的到就是 朝鮮 的威化島一角。當年大姑父張成澤想把威化島租給 中國 來開發,租期都定好了,九十九年。可惜大侄子大義滅親,老姑夫壯志未酬。
江心的到就是 朝鮮 的威化島一角。當年大姑父張成澤想把威化島租給 中國 來開發,租期都定好了,九十九年。可惜大侄子大義滅親,老姑夫壯志未酬。  這排房子是 朝鮮 一個不小的“縣城”,雖說還沒有 中國 一個村子大,但是五臟俱全,最高的那個建築是遍佈 朝鮮 城鄉的“主體思想塔”,一般鄉下的建築沒有敢比它還高的。
這排房子是 朝鮮 一個不小的“縣城”,雖說還沒有 中國 一個村子大,但是五臟俱全,最高的那個建築是遍佈 朝鮮 城鄉的“主體思想塔”,一般鄉下的建築沒有敢比它還高的。  逡巡於江面的 中國 邊防巡邏艇,背景的綠塔樓是 朝鮮 的瞭望哨。從常識來判斷,防備的不是 中國 這邊偷渡到 朝鮮 ,而是自家百姓出逃到 中國 。
逡巡於江面的 中國 邊防巡邏艇,背景的綠塔樓是 朝鮮 的瞭望哨。從常識來判斷,防備的不是 中國 這邊偷渡到 朝鮮 ,而是自家百姓出逃到 中國 。  鴨綠江 上有三座斷橋,除了最著名的 鴨綠江 斷橋外,還有河口斷橋和另一座被炸毀的木製鐵路橋。這座燕窩鐵路橋就是當年被聯合國軍炸毀的橋梁,至今尚有部分橋墩露出江面。
鴨綠江 上有三座斷橋,除了最著名的 鴨綠江 斷橋外,還有河口斷橋和另一座被炸毀的木製鐵路橋。這座燕窩鐵路橋就是當年被聯合國軍炸毀的橋梁,至今尚有部分橋墩露出江面。  燕窩橋旁的碑文。
燕窩橋旁的碑文。  送別親人的塑像,右邊是志願軍將士奔赴疆場,左面是父老送別親人。
送別親人的塑像,右邊是志願軍將士奔赴疆場,左面是父老送別親人。  途徑虎山。這裡是明朝虎山長城的起點,也是萬里長城真正的起始點,後來清兵入關,將原來明朝修的長城拆毀,只剩一些遺跡。
途徑虎山。這裡是明朝虎山長城的起點,也是萬里長城真正的起始點,後來清兵入關,將原來明朝修的長城拆毀,只剩一些遺跡。  
虎山長城附近有一個知名的景點叫做“國境一步跨”,倒不是說這個景點本身風光有多麼優美,這裡之所以形成一步跨的國境(兩國之間只隔了一道極窄的河溝,跟農村常見的陰溝差不多),跟當年兩國對 鴨綠江 上島嶼的劃分有關。
 一步跨石碑,圖片來自網絡。
一步跨石碑,圖片來自網絡。  鴨綠江 入 海口 江段島嶼歸屬圖,來自網絡。
鴨綠江 入 海口 江段島嶼歸屬圖,來自網絡。  
鴨綠江 中下游河段水流平緩,來自上游的泥沙淤積形成了大大小小200多個島嶼和沙洲。1962年兩國簽訂的《中朝邊界條約》中規定,凡是已一方公民開墾居住的,該島即歸屬某方。鑒於九一八以後 東北 長期被 日本 占據,而此時 朝鮮 又是 日本 殖民地,很多 朝鮮 人跑到當時江上無人居住的荒島上開墾種田,這些小島在劃界的時候自然被慷慨的劃給了社會主義兄弟。
從上面這幅地圖上可以看到, 鴨綠江 丹東 及下游河道中的島嶼魚翅島(於赤島)開始的一連串小島,從主權 歸屬上說屬於 朝鮮 。因此從地圖的右上角開始, 鴨綠江 下游河段就屬於 朝鮮 內河,一直到出 海口 為止。旅行社所謂的“ 朝鮮 內河游船”也就算不上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虛假宣傳了。
鴨綠江 可算是世界上界河中的另類,一般兩個國家如以江河為界,那麼多半國境線會以主航道中心線劃分,但是 鴨綠江 卻是兩國共有,航行自由,即使涉水上岸,只要兩腳不出水面就不算越境。水體雖是共有,但是土地歸屬別國,感情上總是不太容易接受的。
 船入內河,右手邊的小島就是魚翅島,左手邊的 九里 島。據說金正日父親的陵園就在 九里 島上。
船入內河,右手邊的小島就是魚翅島,左手邊的 九里 島。據說金正日父親的陵園就在 九里 島上。  這位老兄站在 九里 島江邊捕魚。這時氣溫已接近零度,此人卻依然站在水中。
這位老兄站在 九里 島江邊捕魚。這時氣溫已接近零度,此人卻依然站在水中。  對岸已是 朝鮮 土地,上 方山 頂的建築是薛禮廟,下麵的建築是訓練軍犬的訓犬基地。
對岸已是 朝鮮 土地,上 方山 頂的建築是薛禮廟,下麵的建築是訓練軍犬的訓犬基地。  左邊的女營房和右邊的男營房。據司機講, 朝鮮 男軍營是沒有門和窗的,冬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門用木板擋上,窗戶用塑料布糊上,白天出門再摘下來。出現這種情況估計是朝方生產門窗的企業屬於計劃經濟體制,每年按指標完成任務,產量十分有限,照顧不到邊防哨所吧。
左邊的女營房和右邊的男營房。據司機講, 朝鮮 男軍營是沒有門和窗的,冬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門用木板擋上,窗戶用塑料布糊上,白天出門再摘下來。出現這種情況估計是朝方生產門窗的企業屬於計劃經濟體制,每年按指標完成任務,產量十分有限,照顧不到邊防哨所吧。  蹲著曬太陽的 朝鮮 男女。
蹲著曬太陽的 朝鮮 男女。  日據時期修建的港口。
日據時期修建的港口。  右面的魚翅島和左面的陸地之間有滑索連接。
右面的魚翅島和左面的陸地之間有滑索連接。  船隻返航,紅旗飄飄,就是不知何時紅旗能飄到這片土地上。
船隻返航,紅旗飄飄,就是不知何時紅旗能飄到這片土地上。  一條大河波浪寬,不知何時局勢才能重歸平靜。
一條大河波浪寬,不知何時局勢才能重歸平靜。  返航的時候這位老兄還沒有收工。仔細看才發現他腿上居然是光著的,把褲腿綰上去而已。十月初的 東北 已經轉涼,尤其是臨近黃昏的時候,溫度也就是個位數,泡在 水裡 的感覺可想而知,看來老兄也是為了討生活呀。
返航的時候這位老兄還沒有收工。仔細看才發現他腿上居然是光著的,把褲腿綰上去而已。十月初的 東北 已經轉涼,尤其是臨近黃昏的時候,溫度也就是個位數,泡在 水裡 的感覺可想而知,看來老兄也是為了討生活呀。  從碼頭下船坐車回市區,已是華燈初上。火車站廣場前矗立的毛爺爺不時提醒著後輩這塊土地上發生的種種故事。
從碼頭下船坐車回市區,已是華燈初上。火車站廣場前矗立的毛爺爺不時提醒著後輩這塊土地上發生的種種故事。  不同於一般的旅游城市, 丹東 畢竟沿邊,且對岸是 朝鮮 這樣的特殊國家,因此戍邊守備的氣氛還是比較濃的,有其是沿江一帶,到了晚上巡邏車也是不停的穿梭。即使偶爾有醉漢在江邊橋頭出沒,武警戰士也要上前盤查一番。
不同於一般的旅游城市, 丹東 畢竟沿邊,且對岸是 朝鮮 這樣的特殊國家,因此戍邊守備的氣氛還是比較濃的,有其是沿江一帶,到了晚上巡邏車也是不停的穿梭。即使偶爾有醉漢在江邊橋頭出沒,武警戰士也要上前盤查一番。  從這個大門進去,就是中朝 友誼 橋的入口。入夜後一輛輛大卡車魚貫而入,如果仔細看,還會發現車牌一律都是 朝鮮 文。卡車負重頗大,不知裡面所載何物。
從這個大門進去,就是中朝 友誼 橋的入口。入夜後一輛輛大卡車魚貫而入,如果仔細看,還會發現車牌一律都是 朝鮮 文。卡車負重頗大,不知裡面所載何物。  夜晚的 友誼 橋。都說觀橋以夜晚為宜,果然燈光映襯之下多了幾多風姿。
夜晚的 友誼 橋。都說觀橋以夜晚為宜,果然燈光映襯之下多了幾多風姿。  白天的 友誼 橋。
白天的 友誼 橋。  
趁著上午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跑來看看 鴨綠江 的日出。
                                
							
						
						
                        
						
						
					
					
					
					
					2017年10月中旬,藉著出差 丹東 的機會,我終於有機會近距離的觀察一下這個古怪內向的鄰居了。跟之前去過的十幾個國家不同, 朝鮮 不允許自由行,必須跟團。因此在 丹東 找一家旅行社就成了必選項。

2017年11月份,國航停飛了 北京 到 平壤 的航班,國人飛到 朝鮮 的航路斷絕,以後去 朝鮮 只能走陸路。 丹東 是我國陸路通向 朝鮮 的最大口岸,有關 朝鮮 的旅游產品很豐富,除了沿江 中國 一側的旅游景點外, 朝鮮 半日游、一日游、五日游等都有,看各人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而定。本來我有大半天的時間,可以選 朝鮮 半日游:這個產品的內容是一早坐車從 鴨綠江 中朝 友誼 大橋出發,到對岸橋下一處“旅游特區”下車,觀看小朋友們表演的節目。這個特區據說只有大學操場那麼大,不過好歹也算是 朝鮮 領土。午飯後自費坐車去 新義州 市內轉一圈,中午吃完朝餐後返回,回到 丹東 這邊大概是下午一點半左右。半日游最大的好處是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滿足我們踏上 朝鮮 領土的願望,而且出國手續辦理起來十分方便,身份證或護照均可,前一天下午三點前找旅行社辦理,費用是390塊人民幣,如果想自費坐車去 新義州 市內的話另加50。火車站周邊大一點的旅行社都能提供半日游服務,不管在哪家旅行社報名,在對岸都是朝方的導游接待,不過必須超過15人才能成團。
我頭天下午一點半趕到旅行社探問,工作人員答覆說人數不夠無法成團。這時候正值十一假期剛結束,旺季已過,游人寥寥,雖然同住一個賓館的就有四五個人想要報這個半日團,但仍沒有湊夠15人的人數,因此朝方由於成本的關係是不接待的,這邊也就無法辦理出境手續。
半日游算是泡湯了,我還是不死心,又去酒店大堂內坐堂的旅行社問了一問,發現還有 朝鮮 內河游船可坐,50人民幣一個人。雖然無法踏上 朝鮮 領土,坐船在 朝鮮 境內轉一轉也是聊勝於無吧。
我坐的游船起點在月圓碼頭,位於火車站 東北 方向20公里處,從站前廣場出發,沿濱海公路北上,車程在半個小時左右。




一路上,司機充分發揮了 東北 人說話爽直幽默的特點,開門建山的點出了一車人游江的目的:找幸福感。他說道,有些人平時總挑國家的毛病,嫌這嫌那,一來 朝鮮 才發現自己原來過的是幸福的生活。







虎山長城附近有一個知名的景點叫做“國境一步跨”,倒不是說這個景點本身風光有多麼優美,這裡之所以形成一步跨的國境(兩國之間只隔了一道極窄的河溝,跟農村常見的陰溝差不多),跟當年兩國對 鴨綠江 上島嶼的劃分有關。


鴨綠江 中下游河段水流平緩,來自上游的泥沙淤積形成了大大小小200多個島嶼和沙洲。1962年兩國簽訂的《中朝邊界條約》中規定,凡是已一方公民開墾居住的,該島即歸屬某方。鑒於九一八以後 東北 長期被 日本 占據,而此時 朝鮮 又是 日本 殖民地,很多 朝鮮 人跑到當時江上無人居住的荒島上開墾種田,這些小島在劃界的時候自然被慷慨的劃給了社會主義兄弟。
從上面這幅地圖上可以看到, 鴨綠江 丹東 及下游河道中的島嶼魚翅島(於赤島)開始的一連串小島,從主權 歸屬上說屬於 朝鮮 。因此從地圖的右上角開始, 鴨綠江 下游河段就屬於 朝鮮 內河,一直到出 海口 為止。旅行社所謂的“ 朝鮮 內河游船”也就算不上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虛假宣傳了。
鴨綠江 可算是世界上界河中的另類,一般兩個國家如以江河為界,那麼多半國境線會以主航道中心線劃分,但是 鴨綠江 卻是兩國共有,航行自由,即使涉水上岸,只要兩腳不出水面就不算越境。水體雖是共有,但是土地歸屬別國,感情上總是不太容易接受的。















趁著上午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跑來看看 鴨綠江 的日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