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 July ——相遇 英格蘭
                                     前篇——漫長的一天喜歡旅行,喜歡在路上,喜歡看不一樣的風景。  
  
厭倦平淡,厭倦單調,於是,這個夏天,來到大洋彼岸。
  
與其說是一篇游記,莫不如說是一篇回憶錄,希望以後回看,也能有彼時彼刻的悸動與雀躍。
  
0702 晚18:30 倫敦 希思羅機場
  
這是目前為止最長也最難熬的一段飛機旅程,出發時是早晨,而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航程之後還是白天,當時就感覺自己腦子很混亂,到底白天還是晚上,傻傻分不清楚。一天好像是好幾天,倒時差的痛苦很真切的體會到了。
  
插一個飛機上的小插曲吧~和同伴的座位是正中間,就是兩邊都有人的那種。坐在右面的是一個小哥哥,打量了一下感覺是 亞洲 面孔,興許是 中國 人。他開始嫻熟地玩起了游戲機,看電影,感覺好像是某個經常國外出差的精英人士。和air hostess說話也極其流暢,而且每當我有不會表達的詞語的時候,他都好像知道我要說什麼,去和air hostess溝通,後來我玩賽車找不到耳機的時候,他就打手勢比劃,反正全程無中文交流。在下飛機之前,我想用英文表達一下感謝,結果。。。他竟然說了一句“要我幫你拿箱子嗎”然後我驚獃了,這是個 中國 人?對,還是我們學校的。。再想到我全程把人家當成外國人,蹩腳英語加手舞足蹈真是很可以。
  
轉機之後,我坐了同樣的位置,旁邊卻換了人,這次徹底語言不通了(沒搞清哪國的 反正英語漢語都無法交流),這次get了新技能——眼神。每次我想出去的時候,我就什麼都不說,一臉祈求地看著她,然後微笑。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真摯和善意是沒有語言國界的,這應該是這一個月裡面比較重要的一個心得。聽不懂說不明白,都要記得微笑然後盡可能地用你的眼神表達善意。
  
當晚,入住的college真的很有英倫建築的感覺,又有一點田園風。其實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捧著一本喜歡的書坐在草地上,就這樣,靜靜地待一個下午。但沒有完成,忙著去探索各式各樣的college,忙著寫小學期論文,忙著走更多的地方,記得用腳去丈量,忽略了用心去感受。
  
以下幾張圖片是從上個月的微博里翻到的,明明只過了一個月,卻 恍如隔世。是不是有一種田園風呢,恬靜淡雅。這裡有很多花花草草,每天很大的一個樂趣就是用軟件去識花,夢境般。 ↑暫時的小窩
 ↑暫時的小窩  ↑暫時的小窩  Oxford 之 初見在這裡,我籠統地把第一周在Oxford度過的時光都稱之為初見。
 ↑暫時的小窩  Oxford 之 初見在這裡,我籠統地把第一周在Oxford度過的時光都稱之為初見。  
  
0703 第一天
  
完全沒被所謂的時差所影響,(作為一個文科生我一直在給小伙伴普及相差8小時真是慚愧 雖然至今不懂為何差了7小時),好像伸出了一隻手指把生物鐘的小時針往前撥一撥,7小時,看,就 成功 適應當地時間了(機智)。早起進到小花園裡,神清氣爽。早餐是經典的英式早餐——培根,香腸,土豆還有各種小麵包(第一天看見是極為興奮的,然而之後的半個月就開始了完全複製模式。。)
這家餐廳有三樣我不能割捨的東西——第一個叫做西紅柿 這是這些天唯一的水果蔬菜雙重來源(僅針對個人愛好);第二個叫做土豆: 烤土豆(我第一次以為是烤地瓜興奮地快跳起來 )、薯條(薯條番茄醬簡直是我每日主食)、薯角(有味道了 而且好吃一些)、清蒸土豆(這可能是我自己編的名)、薯片(因為餐桌上的土豆吃不飽 所以每晚去tesco買零食 蘋果醋味的 同伴最愛);第三個叫橙汁,好喝不解釋哈哈。
  
下午是第一次在這裡閑逛, 牛津 最有名也確實最好玩的一條街就是高街了。有一本我很喜歡的書里就有這樣一段描述,這本書是上個世紀所著,不過其中對高街的描寫其實與如今無異,暫且借用。廣場上有很多鴿子,它們倒也不怕人,我就喜歡靜靜觀察它們,有些鴿子昂首闊步,腿雖然不長,但是氣場極足,一板一眼走的幾步道極其有儀式感;有的則相反,就只顧低個腦袋,尋尋覓覓吃食,什麼藍天白雲游客皆與其無關,倒也活得悠哉悠哉,鴿中吃貨。有些人偏愛坐在街邊畫畫,有些人則喜歡弄一個freestyle,至今沒太弄清楚是什麼樂器(大概是尤克裡里之類的吧),旋律倒是熟悉得很,印象最深的就是《愛的羅曼史》了吧,特別好聽,餘音繞梁。
  
晚上就是所謂的晚會了吧,就是那種英式範,大家都穿的很正式啦,然後就是模仿成年人的社交禮儀,當然啦,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酒會,但是不由得聯想到了《傲慢與偏見》里的那一場酒會,幾乎一樣的環境和氛圍,禮服和正裝,雞尾酒,只是沒有Darcy。不知道是出於pride還是preduice,並沒有完全融入(很大原因可能是hold 不住雞尾酒),我和同伴j沉迷於玫瑰牆,很漂亮 至今難忘。
  
0704 0705 反正都是在 牛津 兜兜轉轉 周二下午是跟著金髮碧眼的小哥哥去看了圖書館和教堂,這個圖書館鳥瞰圖來自於Mr .song,沒能登上塔樓有些小小遺憾,不過 劍橋 也算略微彌補。
 可能大家看起來會覺得有些草率和粗糙 但確實寫了近五個小時 都是一點一滴的回憶 希望可以長久地保存 那份悸動 那份回憶
可能大家看起來會覺得有些草率和粗糙 但確實寫了近五個小時 都是一點一滴的回憶 希望可以長久地保存 那份悸動 那份回憶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厭倦平淡,厭倦單調,於是,這個夏天,來到大洋彼岸。
與其說是一篇游記,莫不如說是一篇回憶錄,希望以後回看,也能有彼時彼刻的悸動與雀躍。
0702 晚18:30 倫敦 希思羅機場
這是目前為止最長也最難熬的一段飛機旅程,出發時是早晨,而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航程之後還是白天,當時就感覺自己腦子很混亂,到底白天還是晚上,傻傻分不清楚。一天好像是好幾天,倒時差的痛苦很真切的體會到了。
插一個飛機上的小插曲吧~和同伴的座位是正中間,就是兩邊都有人的那種。坐在右面的是一個小哥哥,打量了一下感覺是 亞洲 面孔,興許是 中國 人。他開始嫻熟地玩起了游戲機,看電影,感覺好像是某個經常國外出差的精英人士。和air hostess說話也極其流暢,而且每當我有不會表達的詞語的時候,他都好像知道我要說什麼,去和air hostess溝通,後來我玩賽車找不到耳機的時候,他就打手勢比劃,反正全程無中文交流。在下飛機之前,我想用英文表達一下感謝,結果。。。他竟然說了一句“要我幫你拿箱子嗎”然後我驚獃了,這是個 中國 人?對,還是我們學校的。。再想到我全程把人家當成外國人,蹩腳英語加手舞足蹈真是很可以。
轉機之後,我坐了同樣的位置,旁邊卻換了人,這次徹底語言不通了(沒搞清哪國的 反正英語漢語都無法交流),這次get了新技能——眼神。每次我想出去的時候,我就什麼都不說,一臉祈求地看著她,然後微笑。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真摯和善意是沒有語言國界的,這應該是這一個月裡面比較重要的一個心得。聽不懂說不明白,都要記得微笑然後盡可能地用你的眼神表達善意。
當晚,入住的college真的很有英倫建築的感覺,又有一點田園風。其實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捧著一本喜歡的書坐在草地上,就這樣,靜靜地待一個下午。但沒有完成,忙著去探索各式各樣的college,忙著寫小學期論文,忙著走更多的地方,記得用腳去丈量,忽略了用心去感受。
以下幾張圖片是從上個月的微博里翻到的,明明只過了一個月,卻 恍如隔世。是不是有一種田園風呢,恬靜淡雅。這裡有很多花花草草,每天很大的一個樂趣就是用軟件去識花,夢境般。


0703 第一天
完全沒被所謂的時差所影響,(作為一個文科生我一直在給小伙伴普及相差8小時真是慚愧 雖然至今不懂為何差了7小時),好像伸出了一隻手指把生物鐘的小時針往前撥一撥,7小時,看,就 成功 適應當地時間了(機智)。早起進到小花園裡,神清氣爽。早餐是經典的英式早餐——培根,香腸,土豆還有各種小麵包(第一天看見是極為興奮的,然而之後的半個月就開始了完全複製模式。。)
這家餐廳有三樣我不能割捨的東西——第一個叫做西紅柿 這是這些天唯一的水果蔬菜雙重來源(僅針對個人愛好);第二個叫做土豆: 烤土豆(我第一次以為是烤地瓜興奮地快跳起來 )、薯條(薯條番茄醬簡直是我每日主食)、薯角(有味道了 而且好吃一些)、清蒸土豆(這可能是我自己編的名)、薯片(因為餐桌上的土豆吃不飽 所以每晚去tesco買零食 蘋果醋味的 同伴最愛);第三個叫橙汁,好喝不解釋哈哈。
下午是第一次在這裡閑逛, 牛津 最有名也確實最好玩的一條街就是高街了。有一本我很喜歡的書里就有這樣一段描述,這本書是上個世紀所著,不過其中對高街的描寫其實與如今無異,暫且借用。廣場上有很多鴿子,它們倒也不怕人,我就喜歡靜靜觀察它們,有些鴿子昂首闊步,腿雖然不長,但是氣場極足,一板一眼走的幾步道極其有儀式感;有的則相反,就只顧低個腦袋,尋尋覓覓吃食,什麼藍天白雲游客皆與其無關,倒也活得悠哉悠哉,鴿中吃貨。有些人偏愛坐在街邊畫畫,有些人則喜歡弄一個freestyle,至今沒太弄清楚是什麼樂器(大概是尤克裡里之類的吧),旋律倒是熟悉得很,印象最深的就是《愛的羅曼史》了吧,特別好聽,餘音繞梁。
晚上就是所謂的晚會了吧,就是那種英式範,大家都穿的很正式啦,然後就是模仿成年人的社交禮儀,當然啦,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酒會,但是不由得聯想到了《傲慢與偏見》里的那一場酒會,幾乎一樣的環境和氛圍,禮服和正裝,雞尾酒,只是沒有Darcy。不知道是出於pride還是preduice,並沒有完全融入(很大原因可能是hold 不住雞尾酒),我和同伴j沉迷於玫瑰牆,很漂亮 至今難忘。
0704 0705 反正都是在 牛津 兜兜轉轉 周二下午是跟著金髮碧眼的小哥哥去看了圖書館和教堂,這個圖書館鳥瞰圖來自於Mr .song,沒能登上塔樓有些小小遺憾,不過 劍橋 也算略微彌補。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