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過後不看寺,一去泉州不舍離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洛陽橋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洛陽橋 為什麼要去 洛陽 橋,就一座橋而已,而且偏遠,周圍景色也不甚好看。只因為——
從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
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曆史;
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 大石橋 —— 洛陽 橋;
位於 福建 省 泉州 市東郊的 洛陽 江上,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
其“筏型基礎”、“種蠣固基法”,是 中國 乃至世界 造橋 技術創舉,充分顯示了 中國 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
洛陽 橋與 北京 的盧溝橋, 河北 的趙州橋, 廣東 的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 大名 橋;
它是當時 廣東 、 福建 進京城的必經之路;
是北宋 泉州 太守、宋朝書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主持建橋工程……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洛陽橋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洛陽橋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洛陽橋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洛陽橋 洛陽 橋應該在 河南 洛陽 ,此橋為何取名 洛陽 橋呢?
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唐宋之前, 泉州 一帶居住著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於社會動蕩不安,時有戰爭爆發,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遷,遷到 泉州 及閩南一帶的多數為 河南 、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士, 泉州 乃至整個閩南地區所用的語系稱為河洛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閩南語,這些中原人士,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發達的農業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開墾、發展,他們來到了 泉州 ,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 洛陽 ,就把這個地方也取名為 洛陽 ,此橋也因此而命名。
當時 洛陽 江“水闊五里,波濤滾滾”。人們往返只能靠渡船過渡,每逢大風海潮,常常連人帶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為了祈求萬無一失地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 萬安 渡”,橋也因此稱之為“ 萬安 橋”。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洛陽橋 照片里拾牡蠣的當地人:
洛陽 橋的建造,是對世界橋梁科學的一大貢獻。由於當時 洛陽 江潮狂水急,橋基層被摧毀。 造橋 工匠創造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認識的新型橋基——筏形基礎, 成功 地採用了“筏形基礎”和“種礪固基法”,在全世界史無前例地解決了建造大型石橋的基礎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在全國堪稱第一的海港 大石橋 ,而且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了 泉州 人民的驕傲。
在 泉州 ,“站著像東西塔,卧倒像 洛陽 橋”的俗話,代代相傳,而且遠播海外,不是沒有道理的。
泉州自助遊攻略
↑泉州洛陽橋 蔡忠惠公祠橋頭的蔡襄祠,始建於宋代,歷代均有修葺,現存建築為清代修建,祠堂大廳中間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 萬安 橋記”碑刻,此碑世稱為“三絕”碑。文章精練,用一百五十三個字記載 造橋 的時間、年代、橋的長寬、花費的銀兩,參與的人物等,書法遒美,刻工精緻。此碑為 洛陽 橋增輝不少。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書。
蔡襄字君漠, 仙游 人,曾兩次任 泉州 知府。是我國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有古書《評書》認為“追配前人者,獨蔡君漠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化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由於他大量接受前人的優點,融會貫通,因此蔡襄的書法充滿了藝術魁力。
泉州自助遊攻略
↑忠惠蔡公祠
泉州自助遊攻略
↑忠惠蔡公祠
泉州自助遊攻略
↑忠惠蔡公祠 目前 泉州 城正在把這些人文古跡打包申遺,屆時 成功 ,整座 泉州 城都要成為世遺了哦!
泉州自助遊攻略
↑忠惠蔡公祠 本是同根生之閩台緣閩台緣博物館(China Museum for Fujian-Taiwan Kinship)建立於2006年5月,反映祖國大陸( 福建 )與寶島 臺灣 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
距離 泉州 高鐵站很近,與 泉州 博物館毗鄰, 中國 閩台緣博物館主體建築分四層,高度為43米。其入口處的“ 九龍 柱”,高19米、寬2米,是祖國大陸最高的一對“ 九龍 柱”。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看了閩台緣博物館之後,就覺得 福建 省博物院太遜色了。
看閩台緣,就像看 中國 的風土人情,世事變遷,就像看一部長篇連續劇,場景、人物、時間線,感覺那些離我們遠去了的傳統風俗、年味兒都在此處找回來了,以至於後面 泉州 博物館都沒時間去看了。
一樓民間工藝展品;
二樓“閩台緣”主題館———
第一部分:遠古家園- 福建 與 臺灣 一水相連,閩台兩地原始文化密切聯繫,共同開闢了遠古的家園;
第二部分:血脈相親-閩台兩地同根同宗,血脈相連,骨肉相親;
第三部分:隸屬與共- 臺灣 自古是 中國 領土;
第四部分:開發同工-數以百萬計身強力壯的 福建 移民,渡台把寶島從荒蕪之地開發為富庶之區;
第五部分:文脈相承-今 天台 灣的方言、祭器、民間工藝、手工技術等,仍保留著濃郁的閩 南和 客家傳統;
第六部分:諸神同祀- 福建 移民赴台,帶去祖籍地的神像或香火。 臺灣 民間供奉的各種神靈,絕大部分由 福建 傳入,其祖廟皆在 福建 ;
第七部分:風俗相通- 臺灣 與 福建 尤其是閩南,風俗相通,習慣相同。
三樓“鄉土閩台”專題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施琅收復 臺灣 , 中國 一統。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日本 讓臺海兩地分裂。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泉州自助遊攻略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