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自駕自由之路,波羅的海三姐妹
                                    有句古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據說是人要想成長,一定要先看一萬本書,然後再走一萬里路,有道理!  
不過現在時代變了,要反過來,先走萬里路然後再讀一萬本書,因為浮躁的社會中人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對與自己毫無關聯的事物感興趣。
就拿這仨國家來說,你不去就不知道那個世界到底發生啥了,也不想知道,新聞聯播根本不告訴你真事兒,BBC也沒功夫給你講這仨小國的故事。
本來這三個小國是這次 北歐 旅行中富裕出的10來天湊數的, 冰島 的冰川極地和 挪威 的峽灣大山已經讓旅行的後期嚴重審美疲勞,可沒想到的是,最令我難忘和回味的卻是這湊數的三國之行。 多數人的旅行往往開始於奇異的異國風光和另類的人文風情波羅的海 上的夕陽,像火,從晚上十點一直燒到凌晨。 古城 塔林 ,高聳林立的塔尖難道與中文的譯音是巧合?
古城 塔林 ,高聳林立的塔尖難道與中文的譯音是巧合?  ↑塔林歷史中心 眉眼清秀的女孩,讓你不由得花上點銀子在她家的小酒吧喝上一杯。
 ↑塔林歷史中心 眉眼清秀的女孩,讓你不由得花上點銀子在她家的小酒吧喝上一杯。  ↑市政廳廣場 入夜後,尋著空中的各樣剪影,無論在哪兒總能找到你的家。
 ↑市政廳廣場 入夜後,尋著空中的各樣剪影,無論在哪兒總能找到你的家。  ↑塔林歷史中心 古城中,千年的老店鋪,品嘗美食已經不是為了填飽肚子。
 ↑塔林歷史中心 古城中,千年的老店鋪,品嘗美食已經不是為了填飽肚子。  ↑裡加 穿越時空,漫步街巷,隨處可見百年前的老朽肥婦。
 ↑裡加 穿越時空,漫步街巷,隨處可見百年前的老朽肥婦。  ↑裡加 信仰是讓人脫離苦難的良藥,長跪於 維爾紐斯 大教堂,美麗而虔誠的天主教徒觸動著每一顆世俗的心靈。
 ↑裡加 信仰是讓人脫離苦難的良藥,長跪於 維爾紐斯 大教堂,美麗而虔誠的天主教徒觸動著每一顆世俗的心靈。  ↑維爾紐斯大教堂 只要有鮮花和藍天,再簡陋的小屋都會充滿生機,真希望我未來也能擁有這片美麗的恬靜。
 ↑維爾紐斯大教堂 只要有鮮花和藍天,再簡陋的小屋都會充滿生機,真希望我未來也能擁有這片美麗的恬靜。  ↑特拉凱城堡  實用Tips【交通】
 ↑特拉凱城堡  實用Tips【交通】  
進出三國有很多途徑,飛機全部是經停的,最便宜的是俄航和芬航的,喜歡藏酒的一定要選擇俄航, 莫斯科 國際機場的酒應該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便宜的不敢相信。另外很多人說俄航不安全,我倒沒覺得,俄航的安檢比其它 歐洲 國家嚴多了,至於飛行員喝酒駕駛飛機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漢莎的飛行員倒是沒喝酒的前科,直接撞山了。
第二種方式,游輪是最好的選擇,從 赫爾辛基 到 塔林 2個多小時, 斯德哥爾摩 到 裡加 一個晚上,關鍵是價格便宜死你,我們四個人帶一輛9座車,斯德哥爾摩出發到塔林一共才225歐元。
第三種方式是 自駕 ,這是我強烈推薦的, 波羅的海 三國的油價比國內便宜, 租車 也是,便宜得很,最重要的是風景永遠是在路上。 【語言】
三國語言基本聽不懂, 愛沙尼亞 和 立陶宛 的文字連蒙帶唬能猜出個一二, 拉脫維亞 文整個就是天書,一點不挨著。不過在首都和景區玩完全沒問題,旅游城市大多數人都能說英語,但只限於年輕人。
三國人民都懂俄文,俄文在日常交流中完全沒有問題,有些旅游地點有俄文介紹,但也要看人家樂不樂意給你寫。 【住宿】
塔林 的酒店是三個國家中最貴的,當然跟 瑞典 挪威 比還是便宜許多,大多數酒店沒有停車位,要想停,可以,交銀子,銀子不便宜。
住酒店不一定在古城內,城市不大,價格差不少, 裡加 我們就住在城邊上,每天進城都坐著有軌電車,叮叮噹當的,也挺好玩。
還有,去 塔林 和 立陶宛 的琥珀產地 克萊佩達 一定要避開周末。塔林是 北歐 的性都,據說價格便宜服務到位,北歐人都會在周末去塔林逍遙,而克萊佩達是琥珀的產地,周末會有大量的客商和旅游者去那裡,我們開始安排的時間正好是周末,好酒店周末價格差不多翻倍。 【貨幣】
波羅的海 三國都已經加入歐元區。 【物價】
三個國家 愛沙尼亞 最貴,其次 拉脫維亞 ,最便宜的是 立陶宛 。當然,都比 中國 便宜的多! 行程安排Day 1: 斯德哥爾摩 至 塔林 ,住郵輪。
Day 2: 塔林 下船後,開車直奔 裡加 ,全程E67公路(308km),住裡加
Day 3:游覽 裡加 ,住裡加,Jurmala海灘,逛古城。
Day 4: 裡加 \--Pilsrundāle( 庫爾蘭公爵夏宮 )-- 維爾紐斯 (309km)住維爾紐斯。
Day 5:逛古城,克格勃紀念館,住 維爾紐斯 vilnius
Day 6: 維爾紐斯 \-- 特拉凱 湖中城堡Trakai Island Castle, 考納斯 Kaunas— 克萊佩達 Klaipeda,住克萊佩達Klaipeda
Day 7: 克萊佩達 Klaipeda,逛街,住克萊佩達Klaipeda
Day 8: 克萊佩達 \- 利耶帕亞 Liepaja- 錫古爾達 Sigulda -住錫古爾達Sigulda(371km)
Day 9: 錫古爾達 徒步Turaida山上城堡,住錫古爾達 Sigulda
Day 10: 錫古爾達 \- 塔林 ,住塔林tallinn
Day 11:逛 塔林 古城,住塔林tallinn
Day 12: 塔林 \- 赫爾辛基
全程1800公里。 打著德意志烙印的國家(拉脫維亞)原來只知道 拉脫維亞 是蘇聯的一個加盟 共和 國,想當然的認為拉脫維亞應該和 俄羅斯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來到拉脫維亞後才發現 德國 在這裡的影響力很大,拉脫維亞人和德國很親近,方方面面都和德國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仔細研究才發現,今天的 波羅的海 三國,歷史上曾經是日耳曼人和普魯士人生活居住的土地。
 打著德意志烙印的國家(拉脫維亞)原來只知道 拉脫維亞 是蘇聯的一個加盟 共和 國,想當然的認為拉脫維亞應該和 俄羅斯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來到拉脫維亞後才發現 德國 在這裡的影響力很大,拉脫維亞人和德國很親近,方方面面都和德國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仔細研究才發現,今天的 波羅的海 三國,歷史上曾經是日耳曼人和普魯士人生活居住的土地。  
在十八世紀沙皇俄國進入 波羅的海 沿岸地區的時候,當地人是以看待入侵者的眼光看待俄國人的,而 德國 軍隊是以保家衛國的信念投入抵抗戰鬥的。
瞭解了這一段歷史淵源,才能夠理解: 為什麼1990年的時候, 波羅的海 三國率先要求從蘇聯獨立出來。為什麼在 裡加 的公共汽車上,自動售票機要用 拉脫維亞 語、英語、俄語、德語四種語言說明要如何購買車票。 在第三帝國行將毀滅前,曾經有一場直到帝國崩潰,德軍也沒有失敗的戰役 —— 庫爾 蘭保衛戰。這場戰役見證了第三帝國國防軍最後的輝煌! 30個師20多萬人的德軍,從1944年9月初被包圍開始,至1945年5月9日, 德國 宣佈無條件投降, 在八個多月的時間里,20萬德軍頂住了蘇聯紅軍40多萬人6次猛烈的進攻,共掩護了100多萬德軍、300多萬難民從 波羅的海 的港口安全撤回了德國本土。 每一位逃離此地的德國難民都飽含著熱淚,由衷地感激這些誓死保衛祖國和人民的軍人。
德軍頑強戰鬥了八個月,讓進攻的一方——蘇聯紅軍震撼了! 蘇聯紅軍從來沒有見過一支軍隊能夠這樣頑強的戰鬥過!
1945年5月9日, 德國 宣佈無條件投降後, 庫爾 蘭地區最後的18萬德國軍人,排列成整齊劃一的隊列,成建制地走出陣地,高唱著德國軍歌,走向蘇軍陣地履行投降手續。 看到這個雄壯的場面,許多蘇聯紅軍軍人自發地舉起手來敬軍禮,向他們最終也沒有能夠在戰場上戰勝的德國軍人致敬!
戰後,當蘇聯政府開始釋放德軍戰俘的時候,為了向英勇地保衛國家和人民的 庫爾 蘭英雄致敬, 蘇聯政府第一批特別釋放了這18萬 德國 軍人。 18萬庫爾蘭集團軍的英雄回到德國後,不管是回到西德,還是回到東德,庫爾蘭英雄都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和終身的國家津貼。 。。。。。。。。。漂洋過海。。。。。。。。。因為要帶車,進入 拉脫維亞 只能選擇游輪,性價比極高,從 斯德哥爾摩 到 塔林 ,坐在頂層甲板上喝著啤酒,吹著海風看落日,太舒服,還有一大好處,省了一晚上店錢。
船上的免稅店很多,尤其是酒,趕上促銷,有些特價名牌酒比 莫斯科 機場還便宜,50%!便宜得跟白給一樣,要不是怕飛機行李超重,真想背一箱回家賣去。 5點開船,第二天9點到,不怕冷的都坐在甲板上看風景。
5點開船,第二天9點到,不怕冷的都坐在甲板上看風景。  10點過後,正在下沉的夕陽仿佛被 波羅的海 的碧波融化了,太陽的血在雲海和天空中瀰漫開來,映現出一大片壯麗的血紅。
10點過後,正在下沉的夕陽仿佛被 波羅的海 的碧波融化了,太陽的血在雲海和天空中瀰漫開來,映現出一大片壯麗的血紅。  沿著E67號公路, 從 塔林 開車到 拉脫維亞 的 裡加 ,開車300多公里。
沿著E67號公路, 從 塔林 開車到 拉脫維亞 的 裡加 ,開車300多公里。   
一踏上這塊土地開始就發現社會主義國家的烙印還是深深地刻在他們身上,馬路牙子開始出現水泥的了,路磚也是水泥 大方 塊做的,年久之後破破爛爛里出外進的,不再像其他 歐洲 國家的街道那樣,石頭路面年頭越久磨的越亮。
馬路上鳴笛超車的也多了,修路的工人再也見不到紳士一樣乾乾凈凈的了,路上多了些苦大仇深,嚴肅緊張的面相。
不過還好,相比那個國家,還是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去之前一直以為這是三個落後的國家,被前蘇聯禍禍的不成樣子,但過了24小時之後才明白,愚昧無知與沒有見識是多麼的害人!同樣被黨統治了幾十年,差別為什麼這麼的大!
我們的國家已經很少能見到連綿不斷的森林,而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7%。我們的古城早已經被拆的面目全非,而這裡的古城街巷連一塊條石都保持的如此完好。
且悲且嘆且無奈! 看點一。。。。。。。。裡加老城。。。。。。。。2013年的今日 美國 雜誌曾經評選過 歐洲 十大最美的城市,經過投票 拉脫維亞 的 裡加 竟然排在 挪威 的 卑爾根 和 奧地利 的 因斯布魯克 之前,排在第一。這次評選是由經常旅行的雜誌讀者投票,裡加憑藉其豐富的歐洲風貌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老城區榮登榜首。
 看點一。。。。。。。。裡加老城。。。。。。。。2013年的今日 美國 雜誌曾經評選過 歐洲 十大最美的城市,經過投票 拉脫維亞 的 裡加 竟然排在 挪威 的 卑爾根 和 奧地利 的 因斯布魯克 之前,排在第一。這次評選是由經常旅行的雜誌讀者投票,裡加憑藉其豐富的歐洲風貌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老城區榮登榜首。  
 ↑裡加 裡加 老城在道加瓦河右岸,最初由 德國 人建成,具有中古時代城市的特征,房屋低矮,街道狹窄,屋頂多用紅瓦。裡加雖歷經戰爭破壞,但老城區的許多古老建築仍然保存下來。
 ↑裡加 裡加 老城在道加瓦河右岸,最初由 德國 人建成,具有中古時代城市的特征,房屋低矮,街道狹窄,屋頂多用紅瓦。裡加雖歷經戰爭破壞,但老城區的許多古老建築仍然保存下來。  
這個比 北京 團城還要小的小城堡據說就是 裡加 的發源地。 ↑裡加 老城每座屋頂上有一隻閃光的金屬制公雞──風信雞。最早是幫助人們辨別風向,以安排漁船出海的,到13世紀末風信雞就被當地居民認為是避邪之物,後來人們把雞身兩側分別塗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別風向,如今風信雞已成為 裡加 城的特有標誌。
 ↑裡加 老城每座屋頂上有一隻閃光的金屬制公雞──風信雞。最早是幫助人們辨別風向,以安排漁船出海的,到13世紀末風信雞就被當地居民認為是避邪之物,後來人們把雞身兩側分別塗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別風向,如今風信雞已成為 裡加 城的特有標誌。  ↑裡加
 ↑裡加  ↑裡加 聖彼得 教堂,是13世紀初來到 裡加 的第一位 德國 傳教士興建的,也是裡加最高的教堂。那哥特式的尖塔,曾經很長時間是 歐洲 最高建築。
 ↑裡加 聖彼得 教堂,是13世紀初來到 裡加 的第一位 德國 傳教士興建的,也是裡加最高的教堂。那哥特式的尖塔,曾經很長時間是 歐洲 最高建築。  ↑裡加
 ↑裡加  ↑裡加 多姆教堂 以其內部龐大的管風琴聞名於世,每天中午,教堂里舉行音樂會,門票7歐元,說是音樂會實際就是管風琴演奏。
 ↑裡加 多姆教堂 以其內部龐大的管風琴聞名於世,每天中午,教堂里舉行音樂會,門票7歐元,說是音樂會實際就是管風琴演奏。  ↑多姆教堂
 ↑多姆教堂  ↑多姆教堂 教堂的花玻璃是我的最愛, 多姆教堂 的花玻璃講述著一段段聖經故事,數量雖然比不上 英國 教堂的多,但精美程度絕不遜色。
 ↑多姆教堂 教堂的花玻璃是我的最愛, 多姆教堂 的花玻璃講述著一段段聖經故事,數量雖然比不上 英國 教堂的多,但精美程度絕不遜色。  ↑多姆教堂
 ↑多姆教堂  ↑多姆教堂 聖彼得 教堂後面的這個雕塑叫“不來梅的城市樂手”,取材於格林童話,講述一隻雞、一隻貓、一條狗和一頭驢的冒險故事。同樣的雕塑在 德國 不來梅也有一個。許多人相信,抱住驢頭許願會靈驗,所以,他們的頭已被游人摸得鋥光瓦亮了。
 ↑多姆教堂 聖彼得 教堂後面的這個雕塑叫“不來梅的城市樂手”,取材於格林童話,講述一隻雞、一隻貓、一條狗和一頭驢的冒險故事。同樣的雕塑在 德國 不來梅也有一個。許多人相信,抱住驢頭許願會靈驗,所以,他們的頭已被游人摸得鋥光瓦亮了。  
奇怪,怎麼全世界的人都有這毛病。 ↑裡加 這幢漂亮的建築,是當年的 德國 商人會所,當年 波羅的海 地區還少有黑人,商人為了顯示有錢有地位,門口弄了位黑人看大門,就像解放前的 中國 ,有錢人家門口得站個 印度 阿三一樣,特有面子!到後來就被畫在牆上了,所以這大樓也叫“黑 頭屋 ”。
 ↑裡加 這幢漂亮的建築,是當年的 德國 商人會所,當年 波羅的海 地區還少有黑人,商人為了顯示有錢有地位,門口弄了位黑人看大門,就像解放前的 中國 ,有錢人家門口得站個 印度 阿三一樣,特有面子!到後來就被畫在牆上了,所以這大樓也叫“黑 頭屋 ”。  
現在這大樓是 拉脫維亞 總統府,門口居然連警衛都沒有, 更別說黑的了。 ↑裡加 聽 裡加 的朋友講,如果不是夏天極晝,一定要等到天黑以後來看燈光下的黑 頭屋 ,充滿浪漫色彩。
 ↑裡加 聽 裡加 的朋友講,如果不是夏天極晝,一定要等到天黑以後來看燈光下的黑 頭屋 ,充滿浪漫色彩。  ↑裡加 議會廣場前地上有世界上最早的聖誕樹紀念碑,世界上第一株聖誕樹於1310年誕生於 裡加 。這個紀念碑上居然有中文!
 ↑裡加 議會廣場前地上有世界上最早的聖誕樹紀念碑,世界上第一株聖誕樹於1310年誕生於 裡加 。這個紀念碑上居然有中文!  
這事兒有點奇怪,怎麼哪兒哪兒都有 中國 人的痕跡! ↑裡加 接下來好吃好玩的來了,到 裡加 一定要住上兩天,因為我們在古城裡看到很多 中國 人的旅行團隊,大多是就在古城內拍些照片買些紀念品就撤了,還看見過兩個小姑娘拖著大箱子在街上匆匆忙忙的拍照購物。其實玩裡加跟玩 倫敦 巴黎 這些大都會可不一樣,裡加需要靜靜的品位,漫無目的的漫步,累了,隨便找個旮旯喝杯咖啡,餓了,再找個中世紀黑乎乎的燭光小店吃些小飯兒。
 ↑裡加 接下來好吃好玩的來了,到 裡加 一定要住上兩天,因為我們在古城裡看到很多 中國 人的旅行團隊,大多是就在古城內拍些照片買些紀念品就撤了,還看見過兩個小姑娘拖著大箱子在街上匆匆忙忙的拍照購物。其實玩裡加跟玩 倫敦 巴黎 這些大都會可不一樣,裡加需要靜靜的品位,漫無目的的漫步,累了,隨便找個旮旯喝杯咖啡,餓了,再找個中世紀黑乎乎的燭光小店吃些小飯兒。   
中世紀古老城牆下的咖啡館,隨處可見,鮮花襯托著歲月的滄桑,小姑娘也象是從中世紀穿越過來的。 ↑裡加 轉個彎兒,就可見這樣的人,瞬間恍如穿越到了幾百年前。
 ↑裡加 轉個彎兒,就可見這樣的人,瞬間恍如穿越到了幾百年前。  
順便提一句, 裡加 老城的街道,可不像咱的 永定 門一樣是拆了後再重建的,弔腳樓也是拆了老的再用水泥造個假的,連鑼鼓巷衚衕都是假的,這都是純純粹粹的老建築。 ↑裡加 古城有一個著名的1221飯館, 裡加 的美食名片,是由世界頂級知名廚師羅伯特.史密斯開辦,這座古老的房子建於1221年,至今已經有近八百年的歷史。
 ↑裡加 古城有一個著名的1221飯館, 裡加 的美食名片,是由世界頂級知名廚師羅伯特.史密斯開辦,這座古老的房子建於1221年,至今已經有近八百年的歷史。 
                                
							
						
						
                        
						
						
					
					
					
					
					不過現在時代變了,要反過來,先走萬里路然後再讀一萬本書,因為浮躁的社會中人不可能有太多的時間對與自己毫無關聯的事物感興趣。
就拿這仨國家來說,你不去就不知道那個世界到底發生啥了,也不想知道,新聞聯播根本不告訴你真事兒,BBC也沒功夫給你講這仨小國的故事。
本來這三個小國是這次 北歐 旅行中富裕出的10來天湊數的, 冰島 的冰川極地和 挪威 的峽灣大山已經讓旅行的後期嚴重審美疲勞,可沒想到的是,最令我難忘和回味的卻是這湊數的三國之行。 多數人的旅行往往開始於奇異的異國風光和另類的人文風情波羅的海 上的夕陽,像火,從晚上十點一直燒到凌晨。








進出三國有很多途徑,飛機全部是經停的,最便宜的是俄航和芬航的,喜歡藏酒的一定要選擇俄航, 莫斯科 國際機場的酒應該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便宜的不敢相信。另外很多人說俄航不安全,我倒沒覺得,俄航的安檢比其它 歐洲 國家嚴多了,至於飛行員喝酒駕駛飛機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了,漢莎的飛行員倒是沒喝酒的前科,直接撞山了。
第二種方式,游輪是最好的選擇,從 赫爾辛基 到 塔林 2個多小時, 斯德哥爾摩 到 裡加 一個晚上,關鍵是價格便宜死你,我們四個人帶一輛9座車,斯德哥爾摩出發到塔林一共才225歐元。
第三種方式是 自駕 ,這是我強烈推薦的, 波羅的海 三國的油價比國內便宜, 租車 也是,便宜得很,最重要的是風景永遠是在路上。 【語言】
三國語言基本聽不懂, 愛沙尼亞 和 立陶宛 的文字連蒙帶唬能猜出個一二, 拉脫維亞 文整個就是天書,一點不挨著。不過在首都和景區玩完全沒問題,旅游城市大多數人都能說英語,但只限於年輕人。
三國人民都懂俄文,俄文在日常交流中完全沒有問題,有些旅游地點有俄文介紹,但也要看人家樂不樂意給你寫。 【住宿】
塔林 的酒店是三個國家中最貴的,當然跟 瑞典 挪威 比還是便宜許多,大多數酒店沒有停車位,要想停,可以,交銀子,銀子不便宜。
住酒店不一定在古城內,城市不大,價格差不少, 裡加 我們就住在城邊上,每天進城都坐著有軌電車,叮叮噹當的,也挺好玩。
還有,去 塔林 和 立陶宛 的琥珀產地 克萊佩達 一定要避開周末。塔林是 北歐 的性都,據說價格便宜服務到位,北歐人都會在周末去塔林逍遙,而克萊佩達是琥珀的產地,周末會有大量的客商和旅游者去那裡,我們開始安排的時間正好是周末,好酒店周末價格差不多翻倍。 【貨幣】
波羅的海 三國都已經加入歐元區。 【物價】
三個國家 愛沙尼亞 最貴,其次 拉脫維亞 ,最便宜的是 立陶宛 。當然,都比 中國 便宜的多! 行程安排Day 1: 斯德哥爾摩 至 塔林 ,住郵輪。
Day 2: 塔林 下船後,開車直奔 裡加 ,全程E67公路(308km),住裡加
Day 3:游覽 裡加 ,住裡加,Jurmala海灘,逛古城。
Day 4: 裡加 \--Pilsrundāle( 庫爾蘭公爵夏宮 )-- 維爾紐斯 (309km)住維爾紐斯。
Day 5:逛古城,克格勃紀念館,住 維爾紐斯 vilnius
Day 6: 維爾紐斯 \-- 特拉凱 湖中城堡Trakai Island Castle, 考納斯 Kaunas— 克萊佩達 Klaipeda,住克萊佩達Klaipeda
Day 7: 克萊佩達 Klaipeda,逛街,住克萊佩達Klaipeda
Day 8: 克萊佩達 \- 利耶帕亞 Liepaja- 錫古爾達 Sigulda -住錫古爾達Sigulda(371km)
Day 9: 錫古爾達 徒步Turaida山上城堡,住錫古爾達 Sigulda
Day 10: 錫古爾達 \- 塔林 ,住塔林tallinn
Day 11:逛 塔林 古城,住塔林tallinn
Day 12: 塔林 \- 赫爾辛基
全程1800公里。

在十八世紀沙皇俄國進入 波羅的海 沿岸地區的時候,當地人是以看待入侵者的眼光看待俄國人的,而 德國 軍隊是以保家衛國的信念投入抵抗戰鬥的。
瞭解了這一段歷史淵源,才能夠理解: 為什麼1990年的時候, 波羅的海 三國率先要求從蘇聯獨立出來。為什麼在 裡加 的公共汽車上,自動售票機要用 拉脫維亞 語、英語、俄語、德語四種語言說明要如何購買車票。 在第三帝國行將毀滅前,曾經有一場直到帝國崩潰,德軍也沒有失敗的戰役 —— 庫爾 蘭保衛戰。這場戰役見證了第三帝國國防軍最後的輝煌! 30個師20多萬人的德軍,從1944年9月初被包圍開始,至1945年5月9日, 德國 宣佈無條件投降, 在八個多月的時間里,20萬德軍頂住了蘇聯紅軍40多萬人6次猛烈的進攻,共掩護了100多萬德軍、300多萬難民從 波羅的海 的港口安全撤回了德國本土。 每一位逃離此地的德國難民都飽含著熱淚,由衷地感激這些誓死保衛祖國和人民的軍人。
德軍頑強戰鬥了八個月,讓進攻的一方——蘇聯紅軍震撼了! 蘇聯紅軍從來沒有見過一支軍隊能夠這樣頑強的戰鬥過!
1945年5月9日, 德國 宣佈無條件投降後, 庫爾 蘭地區最後的18萬德國軍人,排列成整齊劃一的隊列,成建制地走出陣地,高唱著德國軍歌,走向蘇軍陣地履行投降手續。 看到這個雄壯的場面,許多蘇聯紅軍軍人自發地舉起手來敬軍禮,向他們最終也沒有能夠在戰場上戰勝的德國軍人致敬!
戰後,當蘇聯政府開始釋放德軍戰俘的時候,為了向英勇地保衛國家和人民的 庫爾 蘭英雄致敬, 蘇聯政府第一批特別釋放了這18萬 德國 軍人。 18萬庫爾蘭集團軍的英雄回到德國後,不管是回到西德,還是回到東德,庫爾蘭英雄都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和終身的國家津貼。 。。。。。。。。。漂洋過海。。。。。。。。。因為要帶車,進入 拉脫維亞 只能選擇游輪,性價比極高,從 斯德哥爾摩 到 塔林 ,坐在頂層甲板上喝著啤酒,吹著海風看落日,太舒服,還有一大好處,省了一晚上店錢。
船上的免稅店很多,尤其是酒,趕上促銷,有些特價名牌酒比 莫斯科 機場還便宜,50%!便宜得跟白給一樣,要不是怕飛機行李超重,真想背一箱回家賣去。



一踏上這塊土地開始就發現社會主義國家的烙印還是深深地刻在他們身上,馬路牙子開始出現水泥的了,路磚也是水泥 大方 塊做的,年久之後破破爛爛里出外進的,不再像其他 歐洲 國家的街道那樣,石頭路面年頭越久磨的越亮。
馬路上鳴笛超車的也多了,修路的工人再也見不到紳士一樣乾乾凈凈的了,路上多了些苦大仇深,嚴肅緊張的面相。
不過還好,相比那個國家,還是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去之前一直以為這是三個落後的國家,被前蘇聯禍禍的不成樣子,但過了24小時之後才明白,愚昧無知與沒有見識是多麼的害人!同樣被黨統治了幾十年,差別為什麼這麼的大!
我們的國家已經很少能見到連綿不斷的森林,而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7%。我們的古城早已經被拆的面目全非,而這裡的古城街巷連一塊條石都保持的如此完好。
且悲且嘆且無奈!


這個比 北京 團城還要小的小城堡據說就是 裡加 的發源地。









奇怪,怎麼全世界的人都有這毛病。

現在這大樓是 拉脫維亞 總統府,門口居然連警衛都沒有, 更別說黑的了。


這事兒有點奇怪,怎麼哪兒哪兒都有 中國 人的痕跡!

中世紀古老城牆下的咖啡館,隨處可見,鮮花襯托著歲月的滄桑,小姑娘也象是從中世紀穿越過來的。

順便提一句, 裡加 老城的街道,可不像咱的 永定 門一樣是拆了後再重建的,弔腳樓也是拆了老的再用水泥造個假的,連鑼鼓巷衚衕都是假的,這都是純純粹粹的老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