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龍門石窟,“天下第一窟”,走進輝耀歷史長河的大唐時代,走向一代女皇武則天那愛恨情仇的內心世界

龍門石窟,“天下第一窟”,走進輝耀歷史長河的大唐時代,走向一代女皇武則天那愛恨情仇的內心世界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周末的一次說走就走,就走進了 中國 石窟文化的典範之作,走進了輝耀 中國 歷史長河的大唐時代,走向了一代女皇武則天那愛恨情仇的內心世界。

其實, 洛陽 遠非只是因了武則天因了石窟才有之名氣。浩浩然,5000年悠久歷史,3000年文化中心,1600年帝王之都的 洛陽 ,無疑是中華民族創造輝煌偉業的聖地,無不映射出中華文明的歷史源遠流長。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闊別15年之後的故地重游,絲毫沒有要去找尋曾經的記憶。對於七大古都 洛陽 ,對於 中國 三大石窟藝術寶庫的 龍門石窟 ,每有一次的走近,都會是新的認識與理解,都會得到新的營養與熏陶。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與石窟相依的伊河,沒有 黃河 的氣勢與豪名,卻有著不亞於 黃河 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洛陽 境內的洛河與伊河,還很早很早的遠古,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曾根據河圖和洛書在這裡畫成了八卦和九疇。伊水兩岸的香山與 龍門 山,猶如天然石闕。而今,伊河大橋,如虹卧波般把兩岸、兩山相連,也把多個時代的文化與藝術融為一體。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的主體在 龍門 山。我們的游覽也是從 龍門 山進入。對岸是香山,香山居士白居易長眠於河畔青山之中。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步入景區,便見一潭清水,名曰禹王池。水清池綠之中有形狀不一的石筍聳立,相傳是大禹治水時,鑿開 龍門 口所用的石砭。有趣的是,禹王池水從巨石竅中流出後,又通過下麵的一個石鑿龍頭口流出,頗有真龍下凡、吞雲吐霧之勢,並且懸流飛灑,瀉入伊水。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第一個大石窟來了——潛溪寺,因寺下有泉流而得名。木閣窟檐仙,端坐石刻阿彌陀佛,面額豐滿,體態勻稱,神情自然,衣紋斜垂,靜穆慈祥,極富初唐偉麗之神韻。只憾窟中光線不足,游客涌進擠出,再加照相技能差勁,拍出來的阿彌陀佛顯得模糊,不過倒有了一種朦朧的美。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潛溪寺一側,是建於唐高宗至武則天時期的一座圓雕方形石塔。塔旁邊有一空翕,翕內壁上鑲嵌有兩塊石碑,一塊是《小 龍門 圖》,一塊是宋代隱士陳摶題寫而成的“十字捲”碑匾。過往游客,爭相給兩塊石碑拍照。我被擠得找不到角度,只得從專註拍照的這兩人之間找個有些零亂的畫面,把看不清的《小 龍門 圖》和看不完整的“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裝進鏡頭,卻造出了另一種效果——眾人朝拜!

關於陳摶,一直沒有完整的弄清楚這個奇人的人生脈絡。最早聽說此人是在 潼南 ,崇翕古鎮的油菜花盛開的金色大地上,豎起陳摶高高的石像。 潼南 人自豪號稱此地為陳摶故里。在 龍門石窟 的導游介紹中,又說他是 安徽 亳州 人。既然這麼多地方都要與老陳拉上關係,他的名氣肯定能讓攀上親的沾光的。自命“人中龍”的陳摶之光何在?僅知其與道教有關。閑時得做做關於陳摶的功課。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拾級而上,像是進入到了一個幽靜的院落里,三個石窟排列開來,即為 龍門石窟 的明星—— 賓陽 三洞。中洞建於北魏,南北兩洞鑿於稍後的隋唐,時代特征於石窟造像得以呈現。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三洞之冠軍當屬中洞。冠軍之源一是年代久遠,已有1500年曆史;二是內容的獨特,是 龍門石窟 中唯一的一處三世佛;三是佛像的精美,正中的釋迦牟尼通高8米4,臉形長圓,微露笑意,於莊嚴中又寓有和藹慈祥之神態,加之其體態修長,神采飄逸,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中洞之外的崖壁上,一塊殘缺的石碑,碑額依稀可見幾個篆字“伊闕佛龕之碑”。碑文也難以辨認,只能聽導游如簧之舌生動演繹——碑文所載內容,講的是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為其死去的母親長孫皇后做公德開窟造像的一篇法願文。碑石的原創者就名氣壓人了,撰文者唐太宗時中書侍郎岑文本,書寫者是唐朝大書法家褚遂良。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移步 賓陽 洞,下了石級,接連是蓮花縫與敬善寺,再往前走,是鑼鼓洞與觀瀾亭,前面就有三位端坐的石佛在等候我們的參拜了——這便是摩崖三佛龕。三位佛爺分別是中間的 彌勒 佛與兩邊的二坐像。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印象中的 彌勒 佛都是一幅“笑天下可笑之人”的歡喜形象。這個 彌勒 怎麼有些不開心的樣子?是生氣於武則天的胡作非為,還是開鑿時的武則天被誰惹惱而要弄 彌勒 出氣呢?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數得清嗎,一壁的佛像。導游的答案是15000餘尊。一個俗套的名字——萬佛洞。置身其中,猶如陷入佛的世界,可享受到一種“天使樂伎舞翩翩,若不成佛也成仙”的感覺。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的精華在奉先寺,它處於整個石窟群的中心位置。一路漫步而去,記憶中還有段路徑,卻有那張熟悉的微笑面容和慈愛從前方洞穴中傳遞而來——這還不是奉先寺,而是有著小奉先寺之稱的惠簡洞。因開鑿者為長安法海寺僧惠簡,他為迎合武則天而開鑿,中間的主佛 彌勒 佛相貌極為女性化,慈祥莊嚴肅穆,與奉先寺大盧舍那像十分相似,無疑是象徵未來女皇武則天。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古人雲,有水則靈。眼前一幽深綠潭頓生石窟靈氣。相傳此為大禹治水的應龍居處,故名老龍窩。白居易有文載之為“ 龍門 潭”。
老龍窩的崖壁上,窟龕密佈,多為北魏和東魏、西魏時所鑿,可見年代之久遠。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緊靠老龍窩,利用天然溶洞開鑿出一個大型洞窟,是老龍洞。洞壁之上,皆為佛龕和小千佛,並有唐高宗年間的造像題名及成組的世俗供養人像,個個形態生動,不少是 龍門石窟 現存的唐雕作品中的出色傑作。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這朵燦爛蓮花開放在北魏開鑿的伊闕洞頂上,所以此洞又叫蓮花洞。蓮花,在佛教里象徵潔物,意為出淤泥而不染。因而佛教石窟的藻井多以蓮花為飾,但像這樣直徑達3米有餘的且保存完好的蓮花藻井,十分少見。蓮花周圍還環繞著手捧供果和器皿的飛天,就更顯得格外飄逸灑脫。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出蓮花洞,崖壁一側張著的大口引起興趣。導游繞有興趣的賣起關子:此洞可通達山頂,有天光從洞頂斜漏而入。相傳此洞穴之內,本是真龍卧身之處,後來真龍從此飛升而去,便給這裡留下了“ 龍門 ”之名。每遇雨季,洪水下註之時洞中便會發出“撕流撕流”的響聲,所以此洞另有一名“撕流溪”,民間以訛傳訛,最後名字成了“石牛溪”。洞口兩側,有石雕小龕和題字,包括“ 龍門 ”二字也顯而易見。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繼續前行,依次還有普泰洞、趙客師洞,以及利用自然溶洞擴修而成的破窟,還有併列著的分別開鑿於北魏和唐代的魏字洞和唐字洞。只怪自己的境界與筆力難以逐一描述。面前的破窟較為有些趣味——名字不雅,“破”為其名;亂山崖間,並無顯眼氣派的門臉;連洞口方不方圓不圓。其貌不揚,卻“破”中見奇,它是年代較早的皇家洞窟,營造於唐太宗和高宗前期;洞內密密麻麻的小佛龕,造像內容非常豐富,有著一絲不苟的藝術魅力。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很喜歡這個偶然拍到的鏡頭。一對戀愛中的年青人,在茫茫游客中的背影,青春活力耀眼於蒼茫山崖間,相偎相依,專註而陶醉的。激發他們的,不僅是青春戀情,更有他們目光共同註視的方向,對歷史的珍視,對藝術的傾情,對人生的感悟。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好象是突然之間,人群都奔涌而來,人頭在攢動,聲音在嘈雜,縷縷清風從伊河吹來,把滿山崖的洞穴吹出了一塊開闊的地勢。哦,想起來了,十五年前的記憶忽被換回——石破天驚的 龍門石窟 中的奉先寺即將登場!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造佛者把佛造在高崖上。佛誕生了。眼前的佛,雙肩圓潤,雙眼微垂,雙手置膝,跏趺於殘岩。凝望,他在想什麼呢?什麼是有?什麼是無?無有,有無。無中生有,有消於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這便是 龍門 造像中規模最大、整體設計最嚴密、藝術水平最高的奉先寺。奉先,即是奉供祖先之意。主佛之名盧舍那。佛像造於武則天時代,此去久矣。佛的臉已不是造像之日那麼光滑。佛看過千千萬萬人,佛已滄桑。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盧舍那,她那慈祥外溢,含情脈脈的雙目與禮佛者仰視的目光交匯,洋溢著佛關註人間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之光。 芸芸眾生,站在佛前,仰望高處,眼前明媚,心裡敞亮,見佛歡喜。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沿著佛的目光,望向遠方,一切安然。伊水平靜,舟揖隨意,蒼翠青山,幽幽綠林,河畔垂柳拂過世俗人間,長橋橫跨接送過往時光。佛法無邊,盧舍那目光中的彼岸,比我們所能看到的,更深更遠更纖塵不染……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佛教的力量可以完美世界,也是統治者治世安民的良方。所以才有歷朝歷代多有信奉佛教者, 中國 唯一女皇武則天尤其把佛教推到一個高點。
頻頻迴首於盧舍那佛慈善的目光,好象那如炬之光一直就溫暖在身上。那種燃燒,染紅了洞穴的壁崖——且看面前的火燒洞,開鑿較早已讓造像風化損壞,但洞楣的火焰紋尖拱浮雕卻較為完整,猶如團團烈焰從洞中噴射而出。故名火燒洞。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洞外搭建木格檐口加以保護,在 龍門石窟 群中如此厚愛是為少有。這僅是藥方洞的與眾不同之一,更有意思的,此洞入門兩側的石壁上刻有140餘個藥方。誰說佛教有很重的迷信色彩,其中也蘊含著許多的科學。這些藥方中,有藥物療方,有針灸方,還有各種藥的製劑,所治疾病種類齊全。中醫科學與佛教教義的融合,唯此獨創。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最良之藥,是佛教的治病救人。最好的醫生是坐在面前的釋迦牟尼。靈魂救贖者結跏趺坐在 高臺 座上,衣褶層疊下垂,身軀粗壯,造型敦實厚重。此洞為北齊所雕。
洛陽自助遊攻略
↑龍門石窟 西山游覽,一山石窟,洞洞相連,從北魏至盛唐,精品層出。
回望滿山洞口,每一處石窟都令人感到一種壯觀的震撼,讓人不由的敬佩古人的智慧與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