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我的黎巴嫩——倚臂於雪松之下,傲立於山嶽之巔
                                    旅行是需要慢慢回憶和品味的,我給了這個稱為“” 中東 小 巴黎 ”的 黎巴嫩 三個月的回味期,決定將記憶中的 黎巴嫩 完整的記下來。  
乘坐MEA 中東 航空在 迪拜 轉機來到了 貝魯特 ,MEA航空價格和 阿聯酋 航空價格相差不多,但食物更加偏 黎巴嫩 風味,旁邊坐著的 黎巴嫩 青年,悄悄瞥了一眼能看出他們更加的前衛的打扮, 比如 蛤蟆黑框眼鏡、破洞牛仔褲、刻著跟風字體的體恤衫,他們會在飛機上打撲克(但不會大聲的喧嘩,只會在小範圍內小聲的雀躍),他們會要一瓶雞尾酒似的飲料,乘務員也會單獨為他們遞上乾果;鄰座的阿拉伯夫婦帶著阿拉伯孩子,女士帶著頭巾,穿著保守的阿拉伯服裝;還有有著歐美口音的歐美人士,或許是出差的商人或許是駐 黎巴嫩 工作的外籍醫生.....MEA航空的最初印象開啟了我在這個多元阿拉伯國家的神秘之旅。
黎巴嫩 是文壇驕子紀伯倫的故鄉 ,在我眼中她就是一個詩一般的國度,正如他的詩歌一般“你們有你們的 黎巴嫩 及其難題,我有我的 黎巴嫩 及其瑰麗。”
 MEA航空機身的雪松很美吧;落地後在機場里沒敢拍攝,清楚的記得在 貝魯特 機場落地到海關的那段路,不像 迪拜 或是國際大機場那樣四處是自動扶梯,那種感覺就像下了飛機打地道戰,下了一個樓梯又在一個地道轉來轉去,過海關前看到了 巴勒貝克 遺址、 貝魯特 藍色清真寺、鴿子岩等宣傳報嵌在玻璃框中,迫不及待得想一睹真顏。終於來到了海關窗口, 黎巴嫩 大叔很沉穩,問了簡單問題,10分鐘內搞定落地簽(免簽證費)。
MEA航空機身的雪松很美吧;落地後在機場里沒敢拍攝,清楚的記得在 貝魯特 機場落地到海關的那段路,不像 迪拜 或是國際大機場那樣四處是自動扶梯,那種感覺就像下了飛機打地道戰,下了一個樓梯又在一個地道轉來轉去,過海關前看到了 巴勒貝克 遺址、 貝魯特 藍色清真寺、鴿子岩等宣傳報嵌在玻璃框中,迫不及待得想一睹真顏。終於來到了海關窗口, 黎巴嫩 大叔很沉穩,問了簡單問題,10分鐘內搞定落地簽(免簽證費)。  
1500 黎巴嫩 鎊可兌換1美元,機場到酒店貌似是固定價格20USD,很順利的來到booking預定的酒店,升級的大房間45平米每晚70USD。
到達酒店已經晚上6點多了,休息會出去逛了一圈吃完晚飯回來,準備第二天的行程。
  
第一天沒有去太遠的地方,起了個大早,吃了酒店自助餐,照著google地圖徒步來到離酒店最近的海邊,從遠處是看到了鴿子岩,但因為徒步沒有走近。 海濱大道
海濱大道  鴿子岩
鴿子岩  貝魯特 是一座山城,整個 黎巴嫩 也是,有坡路的地方斜度至少有20度,尤其是下坡的時候,腳都是頂著鞋尖的感覺。有的大馬路也是斜坡,小巷子也是很高的斜坡,感覺回到了焦糖電影里的那種伴著夕陽有山有房有坡路的日子。(第一次接觸 黎巴嫩 是看了《caramel 》這部 黎巴嫩 電影,看到了 貝魯特 ,那時候還不知道有 中東 小 巴黎 的別稱,給我的第一印象是 黎巴嫩 有著沙姆的古老文化、衝破傳統束縛的年輕一代、懷舊堅守的老一輩)
貝魯特 是一座山城,整個 黎巴嫩 也是,有坡路的地方斜度至少有20度,尤其是下坡的時候,腳都是頂著鞋尖的感覺。有的大馬路也是斜坡,小巷子也是很高的斜坡,感覺回到了焦糖電影里的那種伴著夕陽有山有房有坡路的日子。(第一次接觸 黎巴嫩 是看了《caramel 》這部 黎巴嫩 電影,看到了 貝魯特 ,那時候還不知道有 中東 小 巴黎 的別稱,給我的第一印象是 黎巴嫩 有著沙姆的古老文化、衝破傳統束縛的年輕一代、懷舊堅守的老一輩)  
第一站 傑達溶洞 Jeita Grotto
 也許在外界心目中,阿拉伯世界是滿眼黃沙,地下產油,毫無自然景觀可言,但在這大千世界我感嘆沙姆地區的 黎巴嫩 , 地中海 畔的她有著阿拉伯的神秘更肩負著壯美而秀麗的自然景觀; 黎巴嫩 夢幻美的傑達溶洞,鐘乳石形狀千奇百怪,夏天溶洞里十分涼快,著觀光船讓我第一次領略地下“科羅拉多峽谷”的恢弘壯觀,盪氣迴腸,直抵心靈的震撼,感謝偉大的自然界賦予她如此壯觀的世界遺產。
也許在外界心目中,阿拉伯世界是滿眼黃沙,地下產油,毫無自然景觀可言,但在這大千世界我感嘆沙姆地區的 黎巴嫩 , 地中海 畔的她有著阿拉伯的神秘更肩負著壯美而秀麗的自然景觀; 黎巴嫩 夢幻美的傑達溶洞,鐘乳石形狀千奇百怪,夏天溶洞里十分涼快,著觀光船讓我第一次領略地下“科羅拉多峽谷”的恢弘壯觀,盪氣迴腸,直抵心靈的震撼,感謝偉大的自然界賦予她如此壯觀的世界遺產。  
第二站 哈里薩聖母山 Our Lady of Harissa“我的 黎巴嫩 是悠遠的思想,熾熱的感情,大地在天空耳畔輕輕說出的神聖語言” Harissa聖母山介於比布魯斯和 貝魯特 之間,有纜車可直達聖母山,我是徒步走上去的,讓我這個此生第一次來 黎巴嫩 的女子感受聖母山的高大與神聖,聖母是全 黎巴嫩 的守護神,無論任何宗教派別,都對她敬仰,所以有不同宗教的人來參拜。
Harissa聖母山介於比布魯斯和 貝魯特 之間,有纜車可直達聖母山,我是徒步走上去的,讓我這個此生第一次來 黎巴嫩 的女子感受聖母山的高大與神聖,聖母是全 黎巴嫩 的守護神,無論任何宗教派別,都對她敬仰,所以有不同宗教的人來參拜。  
 登聖母像,在高處俯瞰Journieh朱尼灣,身邊的他們面貼牆面,誦讀經文,那場景生平必須經歷一次,可以不論教義的去用心感受他們內心的虔誠。
登聖母像,在高處俯瞰Journieh朱尼灣,身邊的他們面貼牆面,誦讀經文,那場景生平必須經歷一次,可以不論教義的去用心感受他們內心的虔誠。  
 在這裡,有很多虔誠的教徒,在此默默地頌經祈禱,為聖母點蠟燭。
在這裡,有很多虔誠的教徒,在此默默地頌經祈禱,為聖母點蠟燭。  
  
第三站 比布魯斯 Byblos:地中海文明的搖籃“我有我的 黎巴嫩 連同其中的種種夢幻和希冀 ”
  
當戰爭炮火摧毀了 黎巴嫩 時,七千年曆史的比布魯斯(Byblos)露天市場的狹窄街道卻幾乎原封未動,於是今天我們才可以如同瀏覽一部記載著數千年往事的書稿那樣,徜徉於這一寧靜的海港老城之中。學小語種的我熱愛著腓尼基文字,感慨腓尼基文化的悠久文明,卻從未想過有朝一日可以親臨書中的那些文化古跡,暢游那些文明誕生的搖籃地,當正午的陽光撒在比布魯斯 朱拜勒 (Jbeil)的遺址上時,恍如隔世。



 “我的 黎巴嫩 則是生命奧秘中的一種秉賦,它不知自己對此已瞭然盡知;是醒覺中摸索到幽冥世界邊緣的思念,它以為自己還在夢中。 ”
“我的 黎巴嫩 則是生命奧秘中的一種秉賦,它不知自己對此已瞭然盡知;是醒覺中摸索到幽冥世界邊緣的思念,它以為自己還在夢中。 ”  
 比布魯斯最著名的發現,就是此地出土的刻在國王阿希拉姆埃赫倫石棺上的銘文——腓尼基字母,這是迄今為止已經解讀的最古老字母。當時的腓尼基人主要從事商業和航行事業,經常坐船到各地去做買賣。記帳時,覺得當時流行的楔形文字太繁難,需要有一種簡便的文字作為記載和交往的工具,現在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 希腊 字母、拉丁字母等都來源於腓尼基字母。
比布魯斯最著名的發現,就是此地出土的刻在國王阿希拉姆埃赫倫石棺上的銘文——腓尼基字母,這是迄今為止已經解讀的最古老字母。當時的腓尼基人主要從事商業和航行事業,經常坐船到各地去做買賣。記帳時,覺得當時流行的楔形文字太繁難,需要有一種簡便的文字作為記載和交往的工具,現在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 希腊 字母、拉丁字母等都來源於腓尼基字母。  





 漫步於比布魯斯的街頭,美麗的街道和古老的石屋讓您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紀。就在這廢墟之上,我們仿若在歷史的消逝中行走,面對著昔日偉大的文明和今日的荒涼,更多的是一次次震撼和感動!
漫步於比布魯斯的街頭,美麗的街道和古老的石屋讓您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紀。就在這廢墟之上,我們仿若在歷史的消逝中行走,面對著昔日偉大的文明和今日的荒涼,更多的是一次次震撼和感動!  
  
  
山路崎嶇盤旋,我們就是從那山翻到了這山,時間仿佛靜止在山巒之中;
 沿途偶遇手工藝作坊:阿拉伯特色的瑪瑙、石玉、木刻也是讓人大開眼界:
沿途偶遇手工藝作坊:阿拉伯特色的瑪瑙、石玉、木刻也是讓人大開眼界:  





 第四站 雪鬆林 Cedars of God“我的 黎巴嫩 是巍峨高聳,直插藍天的山嶽; 她也像一個人,倚臂於雪松前下,除上帝和陽光外他摒棄一切。 ”
 第四站 雪鬆林 Cedars of God“我的 黎巴嫩 是巍峨高聳,直插藍天的山嶽; 她也像一個人,倚臂於雪松前下,除上帝和陽光外他摒棄一切。 ”  在巴爾貝克回 貝魯特 的途中,經過了壯美的雪鬆林, 黎巴嫩 的國旗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國旗,沒有之一
在巴爾貝克回 貝魯特 的途中,經過了壯美的雪鬆林, 黎巴嫩 的國旗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國旗,沒有之一  紅色象徵自我犧牲,白色象徵 和平 ,雪松代表挺拔強勁的力量及純潔、永存,因此她被稱為“雪松之國”。
紅色象徵自我犧牲,白色象徵 和平 ,雪松代表挺拔強勁的力量及純潔、永存,因此她被稱為“雪松之國”。  
                                
							
						
						
                        
						
						
					
					
					
					
					乘坐MEA 中東 航空在 迪拜 轉機來到了 貝魯特 ,MEA航空價格和 阿聯酋 航空價格相差不多,但食物更加偏 黎巴嫩 風味,旁邊坐著的 黎巴嫩 青年,悄悄瞥了一眼能看出他們更加的前衛的打扮, 比如 蛤蟆黑框眼鏡、破洞牛仔褲、刻著跟風字體的體恤衫,他們會在飛機上打撲克(但不會大聲的喧嘩,只會在小範圍內小聲的雀躍),他們會要一瓶雞尾酒似的飲料,乘務員也會單獨為他們遞上乾果;鄰座的阿拉伯夫婦帶著阿拉伯孩子,女士帶著頭巾,穿著保守的阿拉伯服裝;還有有著歐美口音的歐美人士,或許是出差的商人或許是駐 黎巴嫩 工作的外籍醫生.....MEA航空的最初印象開啟了我在這個多元阿拉伯國家的神秘之旅。
黎巴嫩 是文壇驕子紀伯倫的故鄉 ,在我眼中她就是一個詩一般的國度,正如他的詩歌一般“你們有你們的 黎巴嫩 及其難題,我有我的 黎巴嫩 及其瑰麗。”

1500 黎巴嫩 鎊可兌換1美元,機場到酒店貌似是固定價格20USD,很順利的來到booking預定的酒店,升級的大房間45平米每晚70USD。
到達酒店已經晚上6點多了,休息會出去逛了一圈吃完晚飯回來,準備第二天的行程。
第一天沒有去太遠的地方,起了個大早,吃了酒店自助餐,照著google地圖徒步來到離酒店最近的海邊,從遠處是看到了鴿子岩,但因為徒步沒有走近。



第一站 傑達溶洞 Jeita Grotto


第二站 哈里薩聖母山 Our Lady of Harissa“我的 黎巴嫩 是悠遠的思想,熾熱的感情,大地在天空耳畔輕輕說出的神聖語言”



第三站 比布魯斯 Byblos:地中海文明的搖籃“我有我的 黎巴嫩 連同其中的種種夢幻和希冀 ”
當戰爭炮火摧毀了 黎巴嫩 時,七千年曆史的比布魯斯(Byblos)露天市場的狹窄街道卻幾乎原封未動,於是今天我們才可以如同瀏覽一部記載著數千年往事的書稿那樣,徜徉於這一寧靜的海港老城之中。學小語種的我熱愛著腓尼基文字,感慨腓尼基文化的悠久文明,卻從未想過有朝一日可以親臨書中的那些文化古跡,暢游那些文明誕生的搖籃地,當正午的陽光撒在比布魯斯 朱拜勒 (Jbeil)的遺址上時,恍如隔世。











山路崎嶇盤旋,我們就是從那山翻到了這山,時間仿佛靜止在山巒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