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之——“經典時尚”的倫敦(三)

“如果你厭倦了 倫敦 ,你就厭倦了生活。”——塞繆爾·約翰遜博士留下的個人體悟,得到很多人的認同。而我試圖要找一個貼切的詞來形容 倫敦 ,搜腸刮肚卻未果, 倫敦 之所以為 倫敦 ,令其區別於浪漫的 巴黎 、摩登的 紐約 和童話的 布拉格 的,正是其無所不包的風格。因此,簡單的一個詞太委屈 倫敦 了。下麵就用幾個詞來從側面說說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 倫敦 。

悠閑舒適
在 倫敦 的六天,因為我一直主張休閑自由行,所有行程都不會很緊張,沒有詳細的規劃,走到哪兒就看到哪兒,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去海德公園和聖詹姆斯公園喂天鵝當然還有松鼠。看看滿池天鵝、野鴨的公園,足夠讓人心生錯亂與贊許。海德公園最初是皇家馬場,現在早上還能看到騎士騎著馬手上還牽著若干韁繩在公園裡遛馬。聖詹姆斯公園最初是一座皇家鹿苑,這兩座公園至今已繁盛了近半個世紀,即使免費開放,卻始終驚艷未損,這是 倫敦 的念舊,也是文明的驚喜。一個都會的市中心,竟然野生著各種鳥禽,恭喜它們,可以安然坐擁全世界最黃金地段的豪宅。
聖詹姆斯公園中央長形水池聚集了各種大小顏色鴨類,常可見到小鴨子在水面上展翅快飛,留下道道水痕,還有天鵝、鳥類、雉等多種保護鳥類,每天下午3點是喂食時間。詹姆斯公園最佳絕妙美景,就是從橋上隔著湖水眺望 白金漢 宮,特別是晚上 白金漢 宮點燈夜景更為迷人。
比起公園裡的鳥類鴨禽,我更喜歡小松鼠,這裡的他們完全被釋放了天性,不懼怕人類,成了一個活脫脫的吃貨。
倫敦自助遊攻略
公園的西邊是 白金漢 宮,北邊是聖詹姆斯宮,東邊是皇家騎士軍營。從東向西,聖詹姆士公園、格林公園、海德公園和肯辛頓公園連續不斷,形成 倫敦 市中心一條鏈式公園群。海德公園與肯辛頓公園、聖詹姆斯公園連接在一起。同時作為皇家園林,相比之下,肯辛頓公園和聖詹姆斯公園修葺的更是緊湊別緻,海德公園則彰顯大氣空曠。海德公園已開始作為狩獵場,後來又作為決鬥、處決和賽馬的場所。在喧鬧的都市裡存在著這樣一片沒有邊際的綠野,不停地給我帶來欣喜和歡樂,湖邊草地上都是膽子和身軀一樣肥碩的野鴨、鴿子和天鵝。
倫敦自助遊攻略


文化藝術
倫敦 是藝術與文化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倫敦 也是探尋文化的絕佳城市。總而言之,無論是參觀大型博物館美術館,還是參觀奢華的私家珍藏,在 倫敦 ,你都可以免費或者花很少的錢,和一座城市談一場轟轟烈烈的精神戀愛。從不間斷的展覽,從不消減的熱情,這一段屬於 倫敦 的博物館時光,像一位周身瀰漫著低調奢華的英倫氣息的好戀人,有著低調的藝術品味,真誠而穩妥地,慢慢訴說過去,眼光流轉中,你們默契地呼應和交流著。
倫敦自助遊攻略

當今如此這般浮躁的社會,光鮮的流量明星還有網紅,虛偽的廣告和品牌引導著我們的價值觀,我們在魔鬼般的市場營銷下不斷被洗腦,我們被廣告被潮流脅迫著相信我們原本不相信的事物。在人們低垂眼瞼的陰影里,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棲息在 倫敦 的博物館美術館群,像大型海綿一樣吸收著時光,發出深沉的呼喚。一種深沉而穩妥的文化引導,或許能讓盲目推擠在購物熱浪里的人果斷轉身,不再被那些趾高氣昂、冷漠勢力的名牌牽著鼻子走,不會再被紙醉金迷的物欲和消費制約,它引導人們把旅行或休閑的時光花在學習中,它讓走進它的人,給自己贏得了一個去瞭解歷史和人文的機會,使靠近它的人主動去發現萬物變遷的規律,去創造想象力和培養獨立的思維模式。
倫敦自助遊攻略

倫敦 也為各種形式的現代文化提供了展示的舞臺,特別是表演藝術在 倫敦 有廣闊的展示空間。這裡有豐富的劇場、戲院資源, 倫敦 西區有五十多家劇院上演多樣的藝術作品,常年駐場上演,不用擔心看不到經典的劇目,有傳統的歌劇話劇,還有音樂劇舞劇,還有古典音樂劇場和皇家音樂廳……總之,無論什麼人在 倫敦 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藝術場所。
不過要提醒的是,只要時間允許,來了 倫敦 後根據自己的時間可以購買第二天及以後時間的相關門票,千萬不要在國內網站上提前訂購,價格奇高無比(至少是原票價的一倍以上),真是讓人心塞。


至美城市
從機場漸漸駛入 倫敦 市區時,即使在雨天異常憂郁的 倫敦 ,也是一個第一眼就會愛上的地方。於是我終於知道 倫敦 為什麼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城市了,因為這裡處處刺激著你的靈感。 英國 有著世界上最傑出的書籍、電影、電視劇、歌曲、足球,等等,是一個充滿著幻想的繁華都市,太多的事情等著我們去體驗,只是有時候不知道到底從哪裡開始。
從任意街道的任意角度看過去,百年建築比比皆是。
威斯敏斯特教堂, 英國 最優秀的哥特式建築,這個最美麗的宗教聖地是由 英國 皇室直接掌管的,自威廉起 英國 的君主都在這 裡加 冕。這裡有著很多墓碑,記錄著 英國 的歷史。議會大廈,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標之一,任何一部和 英國 有關的電影電視劇里出現最多的畫面就是從威斯敏斯特橋通過 泰晤士 河,通向西岸的議會大廈和大本鐘,這些都是無數次在影視劇中出現的鏡頭。
倫敦自助遊攻略

從威斯敏斯特到 倫敦 塔,地鐵四站路程。 倫敦 塔曾作為堡壘、軍械庫、國庫、鑄幣廠、宮殿、天文臺、避難所和監獄,198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倫敦 塔橋為 泰晤士 河上最為著名的橋梁,於19世紀末期建成,歷時近9年,是 倫敦 的象徵。
沿泰唔士 河南 岸向回走,兩岸美景數不勝數一路隨手拍來,很是過癮。走了一多個小時,又來到 倫敦 眼。
走到 倫敦 眼下,河畔散落著的那些不同面孔和神情的街頭藝人,他們忘我而動情地表演著一幕又一幕精彩絕倫的好戲,川流不息的游客紛紛停下腳步,陌生的觀眾微笑默嘆,你聽見音樂停止,掌聲響起來,你從心底喜愛和佩服這些了不起的藝人們。他們用自己的身體和朴實的道具,在街邊嘈雜的人群中,為自己點亮耀眼的閃光燈。他們的額頭上有閃動的汗水和微笑,沒有卑微。
倫敦自助遊攻略

站在 泰晤士 河畔,晴天,抬頭看無垠晴空,看明亮的陽光在河面上閃爍跳躍, 平和 而大氣;陰天,看大片鳥群紛紛揮舞翅膀,向陰霾的天空振翅飛揚,壯觀而悲涼。遣船踏歌,溯河而上,漫步河畔,穿越橋梁,你總是在凝視水面的時候,不經意停下了腳步。這緩緩流淌的河 水裡 ,寫著時光的流逝,纏繞著古與今,低語著千百年來 倫敦 的繁華和落寞。
伍爾夫在《漫步街頭: 倫敦 歷險記》里寫:“……我們便能享受到冬日市井生活的最大樂趣——漫步於 倫敦 街頭。時間應是在傍晚,季節則是應在冬天,因為冬季里那明亮的香檳色空氣和大街上的友好氣氛實在令人心曠神怡……”而恰好,這個冬天,這個傍晚,我就在 倫敦 。

美食佳釀
都說 英國 留學生最寂寞(家裡就有一個),其實最寂寞的不是心,是胃。這些年來,不斷吐槽英倫食物的同學們,前仆後繼,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在網上,大家漸漸開始譜寫英倫黑暗料理的長篇新帖了。牛逼的 英國 人能一輩子吃他們香腸雞蛋豆子醬的英式早餐;甜到發齁的下午茶糕點百年來享受著皇家級的贊譽;餐盤裡黑乎乎盤成一團的大香腸怎麼看都是……;土豆是 英國 人賴以生存的糧食基礎,土豆可以煮、可以烤、可以炸、可以夾肉、可以磨成土豆泥, 英國 人的血液里世世代代都飄著土豆的香氣。 英國 人最愛的主食,要不是那棕色的肉醬汁澆了又澆,就是一整盤寂寞的 白水 煮菜和沒味烤肉啊!即使到了他們重要的那一天,聖誕節,他們也就頂多烤個肚子里塞各種葷素餡的火雞,點一個吃一口甜膩到喉嚨能封上的布丁……
在國內,如果在讀書的年輕人自己動手做飯,那是一種身居煙火繁華處,唯我獨愛粗茶淡飯香的驕傲氣;在 英國 ,上學的留學生自己動手做飯,是迫不得已。那蕩漾的,是一股“一定要做飯,不做飯會死”的怨氣。
倫敦自助遊攻略

倫敦 有各類的餐廳和咖啡館,可滿足不同口味和消費需求。國食炸薯條和魚確實不好吃,主要是魚沒任何味道,但是有讓人難以理解的做法和地位。做整個菜需要很高的智商嗎…… 倫敦 人熱衷於探索新食品、新口味,黑暗料理就是對他們探索美味成果的最佳定義,至於到底有多美味,那就需要在你的舌尖去打分評判。
實在覺得找不到吃食,那就直接奔向 中國 城(ChinaTown),那裡有比國內一般城市還地道的中餐館,不僅有著名的 北京 烤鴨, 廣東 燒鵝,那些粵菜館、川菜館還有 東北 菜餃子館,應有盡有,只是不要拿匯率折算菜價和國內的同類菜品做對比,不然吃進肚子里的是美食,腦子裡糾結的卻是性價比。
英國 很多連鎖咖啡品牌,不只是Costa(國內叫它科斯塔、咖世家),還有Nero,AMT、Republic等等很多,多得讓人驚訝。當然也有星巴克,以及獨立咖啡館。所以 倫敦 到處都是咖啡。感覺 倫敦 是最多咖啡連鎖品牌的城市。
村上春樹曾說過:“如果一個城市沒有願意開咖啡館的人,那這個城市無論多有錢,都只是一個內心空虛的城市。”梵高生前有個小心愿,他說:“也許有那麼一天,我的畫能在一間咖啡館里展出。”他的很多作品 比如 《朗格洛瓦橋》、《夜間的咖啡館》、《黃房子》都是在咖啡館創作而成的,梵高專註作畫的時候,曾在四天里靠二十三杯咖啡和幾片麵包度日。巴爾扎克老師說,“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巴爾扎克最終死於咖啡因中毒……
咖啡到底是有多大的魔力啊。 16世紀末, 威尼斯 商人將咖啡豆運到 歐洲 ,那時咖啡稀少而昂貴,被 歐洲 人稱為“黑色的金子”,直到17世紀中, 法國 第一家咖啡館開張,咖啡便如潮水般席卷了全 歐洲 , 歐洲 人近乎崇拜地熱愛著這種既深沉又熱情的飲料。十年後,近四千家咖啡館綻放於 巴黎 街頭,伏爾 泰和 狄德羅在普赫寇普咖啡館撰寫百科全書;盧梭在攝政咖啡館高談闊論; 法國 革命分子站在佛依的咖啡桌上宣示起義……咖啡客們豪飲一口咖啡,從此改寫了世界史。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期間, 法國 人從超級市場搶購回來的商品不是日用品,而是大量的咖啡和方糖。 英國 的第一家咖啡館出現於 牛津 大學,是1650年一個 黎巴嫩 猶太人開的,兩年後, 希腊 人羅塞在 倫敦 開了咖啡館,半個世紀後, 倫敦 的咖啡館數量已高達兩千多家,整個 倫敦 都像是泡在了咖啡中, 英國 的男人由酗酒改成酗咖啡,或者他們在酒館里喝醉了跑去咖啡館清醒一下。
我在 倫敦 橋下找到了傳說中 倫敦 最好的Monmouth 咖啡,咖啡店面很小,門外的隊伍排了那麼長,穿著復古的服務生正在專心地製作一杯杯的滴濾咖啡,他們將新鮮研磨的咖啡粉放在濾紙上,一壺滾水澆上去,濃黑的咖啡一滴一滴滲進了白色瓷杯里。平日里偶爾喝一杯星巴克的我,花了近7鎊就是聞一聞這所謂 倫敦 最好咖啡的香味,嘗一嘗這最好咖啡的味道,結果除了酸苦,著實不知道這個最好體現在哪裡,對於我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內心虛榮的滿足吧。
雖然茶出 中國 ,但是 英國 這個國家的茶文化也挺強的, 英國 在品茶程序上沒那麼複雜, 英國 的茶文化融入了原有文化和社交宴會、活動,以及本有紳士和貴族餐前禮儀,在品茶程序上倒沒有發展得 中國 那麼多。其實說真的,我也喜歡 中國 的茶,但並不太喜歡 中國 的茶文化,尤其中後期,前期玄而偏感性,略帶牽強,中後期特別瑣碎羅嗦,尤其中後期混入了古典倫理。進入當代則混入商業和炒作,更讓人不好接受。估計有人要罵我對祖國茶文化的態度了……當然,事物發展總是這樣,發展到一定時候,量和質的積累都會走向複雜或者“精緻”。無論哪國文化精粹,只要是太複雜的我都不喜歡。喝茶好,品茗靜思好,去體驗茶文化的確會讓我覺得無聊造作。呵呵……
旅程後半段,發現 倫敦 也有許多沒見過的好吃的東西,有許多接地氣的地方,有許多食色生香煙火瀰漫的溫情時刻……之前,在美食上確實誤會了 倫敦 這座國際化大都市。 博羅 市場 (Borough Market) 位於 倫敦 橋下,始建於1754年。 倫敦 博羅 市場得到了 倫敦 無數名廚的推崇,人們都說:“最真實、最美味的食物在 博羅 市場, 博羅 市場改變了 倫敦 人的生活模式。”回來後上網搜了一下這個市場,豆瓣的一段資料說:“ 今天的 博羅 市場不僅是 倫敦 南岸生鮮食品的中心,更是 倫敦 最大型、最具歷史和規模的食品批發市場。單是在星期五、六加開的零售市場,便有超過一百個不同種類的攤檔擺賣 。 倫敦 人常說:若要買品質最好、最新鮮的食品就要到 博羅 市場,這裡的每一個攤位都經過最嚴格的品質測試,連經驗豐富的大廚都是這裡的常客”。
倫敦自助遊攻略
倫敦自助遊攻略

當然要吃到這些美味的食物,起碼要有基本的語言交流能力,如果沒有很好的聽和說的能力,障礙最大的是點菜。咱 中國 不管啥牛肉,總歸還有個牛字。 英國 同一種動物,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部位,完全是不一樣的單詞,每點菜後上來的菜總能讓我驚喜或驚嚇,結果就是如我一般聞著別人餐盤飄來的香味,自己吃下的就是因為詞彙量不夠而導致佐料配料不准確帶來的不那麼美味的後果。

逛街淘寶
倫敦 是全世界最佳的購物城市之一。 牛津 街位於 牛津 環形廣場(Oxford Circus)和 大理 石拱門(Marble Arch)之間,街上有大型百貨公司和許多商業品牌銷售店,也有國際連鎖品牌的旗艦分店,因此,這裡就是 倫敦 城最擁擠的購物街。只要是你知道的真正國際品牌,在這裡毫不費力地就能找到,周圍還有特別小眾的精品店鋪,裡面能淘到獨一無二的精品。邦德街(Bond Street)是奢華購物的代名詞,它和邦普頓路(Brompton Road)、斯隆街(Sloame Street)組成的三角區內有引領世界時尚的設計師名品店,他們保留著傳統高端定製原創設計的特色,抵制了大部分連鎖品牌的入侵,在所有商品快速趨同以及消費下沉的今天,其獨特品味和原創的魅力顯得格外難能可貴。
倫敦自助遊攻略

繁華的街區,街邊很多小店,那些標價在30英鎊以下的精美商品中,絕大多數的產地標著made in China,如果是對產地有要求的話,這是必須要註意的。當然,從另一面也體現出 中國 製造對全世界的影響有多巨大了,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中夾雜著一絲遺憾,頂級名品中看不到Chinese Design,只有made in China,說明商品利潤的大部分都被設計者拿走了,我們掙到的僅僅是辛苦錢血汗錢。

倫敦 ,挺完美的城市。之前我去過一些國家,每個國家每個城市及其那裡的人都是自己的風格。在 意大利 感受到輝煌古老的歷史,在 法國 感覺到藝術和浪漫的氣質,而在 英國 ,感覺到一種古老和現代的完美結合,深厚的沉澱和流行的時尚,及其很棒的國家管理。 英國 不愧是對世界發展貢獻最多的國家之一。以前看書,說 意大利 人悠閑享樂, 法國 人自由浪漫,而 英國 人比較會治理國家,看來不虛。
倫敦 ,是英吉利海峽岸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是一個活力四射、生機勃勃的多元文化城市。憑著它在西區留下的悠久的歷史,迷人的風景,享譽全球的大本鐘、 白金漢 宮、 倫敦 塔和 大英 博物館,遍及全區的各類劇場,還有令人痴迷的音樂,時裝等流行元素,不分晝夜上演著各種古典與現代的活劇,一刻不停吸引了無數游客渴慕的眸子。 倫敦 ,也是一座古老、固執的城市,它沒有因時間而變,無論是好的形象還是壞的,它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存在並快樂著。在 倫敦 ,每個人都不一樣,而這恰巧代表著每個人都可以融入其中。
倫敦 ,像是自時間隧道里穿梭而來的英倫紳士:經典、儒雅、悠閑且自有其風骨。或許在你心裡,這座城市是《唐頓莊園》里正襟危坐享受下午茶的名媛貴族;是身穿紅色制服、頭戴熊皮高帽自廣場上抖擻列隊的皇家衛隊;是莎翁悲喜傳奇的無韻詩。但是 倫敦 又是一座摩登都市,憑著它不可替代的 歐洲 金融中心地位,充滿生機的東區文藝新天地,把充滿芬芳清香的眾多原創藝術生活,奉獻給這個與她一樣精彩的世界。 倫敦 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如同莫奈筆下的日出景觀,呈現出點點光暈,延續著其古老歷史的神秘,卻又充滿了現代生活的勃勃律動。
在 泰晤士 河北 岸, 倫敦 又可以分出東西兩區。西側多為皇家領地,是閑適的貴族生活區,從街道到建築似乎固化出一座古老經典的 倫敦 。東區大致為自 利物浦 街以東的區域,這裡也是 倫敦 年輕、活力、多元化的世界。
倫敦自助遊攻略
從前只有聽說 倫敦 ,從電視上看見 倫敦 ,從圖片中認識 倫敦 。只有親自造訪 倫敦 ,才知道它並非一直墨守陳規。自己親身走在街頭時才發現,從前瞭解的 倫敦 這座城市,不過是千萬分之一。短短幾天,盡情感受著 大英 帝國的霸氣和堅持、博物館的豐富和書卷味、 倫敦 建築的古老和現代、當然還略顯一絲落寞.....對 倫敦 而言,變化才是永遠不變的。下一個 倫敦 東區在哪裡?西區會不會再次被註入新的活力?誰也無法預測。 倫敦 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個城市的多元與對峙有它多年積澱的原因,必將在歲月更迭、時代變遷中,成為雨霧中的答案,或是陽光下永遠的傳奇......
《生活在別處》,昆德拉這本書我並沒那麼喜歡,卻很喜歡他選用的這句詩。我們畢竟不是這個城市的人,許多東西陌生而讓人好奇。陌生之地有許多我不知的事物和經驗,天下人事就是這樣,真理蘊藏於所有存在和存在過的事物中,因此多樣性非常重要。其實我們生活在這麼大世界,如果有嚴重的地域主義和狹義愛國主義,自我優越主義,甚至家鄉主義,都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嚴重影響 平和 以及人對世界的瞭解和體會。其實人從來就不在原地,在 中國 ,這麼大一個地方,大部分人長大後,都不在家鄉不在原地,即使在一個省,卻不在一個市,在一個市,不在一個區,在一個區不在一個街。所謂家鄉,到底有多大,所謂國家從何開始。政治和人為的劃分,都是外界的劃分,導致我們在觀念和認識上產生根深蒂固的局限。生活在別處,生活在一處。十幾天前在 中國 家,現在在 英國 駐足,過幾天回 中國 家。
對於來到 倫敦 的旅人來說,不用刻意追尋名勝古跡,整座城市俱是風景。五光十色的流動街景上,一輛輛紅色雙層巴士、蹄聲得得的皇家騎警、黑色方頭的 倫敦 老爺車……細細體味,說不留戀才是假的。更何況還有 白金漢 宮女王的衛隊, 溫莎 城堡棄 江山 愛美人的公爵, 牛津 劍橋 康河上柔波里的競賽,格林威治世界時區的原點,溫布爾登大滿貫的草地……還不曾去參觀和體驗,這些都將成為下次光顧此地的理由和動力。
倫敦 的文化猶如清新的空氣,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即便悠閑懶游, 倫敦 也自有其無邊魅力,無怪乎著名詩人要說:“如果你厭倦了 倫敦 ,你就厭倦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