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 | 改革開放,百廢待興
                                    如果不是女兒和我一起也許不會這麼快來 希腊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聖托里尼 在 中國 大媽心中種下了草,認為是人生中必去的一個地方。而 雅典 ,是去 聖托里尼 的必經地。俗話說得好,來都來了,既然要轉機,不如留個三天時間看一看吧。  
  
因為來之前,大大剛剛訪問過,在新聞里知道一些現狀,但也沒有想到,下飛機之後映入眼帘的第一個巨大廣告牌,是用中文寫的:25萬歐元移民 希腊 。 酒店、景點隨處可見的宣傳單頁
酒店、景點隨處可見的宣傳單頁  
  
說回旅游, 雅典 不能說是一個非常值得玩的城市,但是整體旅游服務、設施、便利性以及集中性都非常強,屬於無腦走即可看你所看的城市,沒想到可以這麼休閑。 比如 酒店,絕大多數酒店的高層、頂樓餐廳view都長這樣~ 整個 雅典 依衛城而建,不管是在餐廳吃早餐,還是晚上在bar小酌一杯,這個view還是很令人心曠神怡的。
整個 雅典 依衛城而建,不管是在餐廳吃早餐,還是晚上在bar小酌一杯,這個view還是很令人心曠神怡的。  我住這家叫Astor Hotel,就在憲法廣場上,交通中心,購物中心,旅游中心。
我住這家叫Astor Hotel,就在憲法廣場上,交通中心,購物中心,旅游中心。  
  
重點來了,休息一個晚上之後,第二天主要是逛衛城,及其周邊古跡。我們選擇步行到衛城。一路都是老城小街小巷,不少網紅餐廳藏在裡面,隨便一拍就是ins風,算是去衛城路上遇到的小驚喜。 Ins上很網紅的Plake Stairs
Ins上很網紅的Plake Stairs  
  
衛城, 希腊 著名愛國教育基地, 雅典 的圓明園。衛城的存在意義與圓明園很相似,外國入侵的殘垣斷壁能夠喚醒新一代的民族情懷。而衛城要古老壯烈得多。 整整齊齊的六隻少女柱,硬是被 英國 薅走一隻放在了 大英 博物館。
整整齊齊的六隻少女柱,硬是被 英國 薅走一隻放在了 大英 博物館。  隨處可見的殘垣,炮孔
隨處可見的殘垣,炮孔 
 地勢緣故,衛城顯得更壯觀、大氣,抬頭一看實實在在的被震撼。
地勢緣故,衛城顯得更壯觀、大氣,抬頭一看實實在在的被震撼。  往下看皆是劇院和廣場,對文化藝術的追求之上而下。
往下看皆是劇院和廣場,對文化藝術的追求之上而下。  山腳下的衛城博物館現代且精緻,坐在幾千年的古跡之上喝杯咖啡,很高級的悠閑了。
山腳下的衛城博物館現代且精緻,坐在幾千年的古跡之上喝杯咖啡,很高級的悠閑了。  
  
雖然除了衛城,也想不到 雅典 還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而我感受到的,是一個古老文明在非常努力的煥發新生。 雅典 的活力簡直不像 歐洲 。大街小巷人山人海,購物、吃飯、喝酒,夜夜笙歌。 窮是真窮,商業氣氛也是真好。
窮是真窮,商業氣氛也是真好。  
  
雅典 人,不熱情也不冷漠,不會像 意大利 人一樣熟不熟上來就勾肩搭背說些漂亮話。有一種距離感,但剛剛好。很善待游客,也很自覺的旁觀。 希腊 菜 GREEK FOOD 非常好吃,各種烤肉,油而不膩。
希腊 菜 GREEK FOOD 非常好吃,各種烤肉,油而不膩。  
  
然而第三天,實在沒有地方去,我坐上了去海邊大巴。本意是想去海灘看看,沒想到直接到了一帶一路海外第一個大項目, 希腊 破產之後快速崛起的新標誌: 比雷埃夫斯 港。 整個港口是 中國 公司在運營,據說生意非常好,臨近的街區也煥發了新的活力。
整個港口是 中國 公司在運營,據說生意非常好,臨近的街區也煥發了新的活力。  海邊風景,比 地中海 還是差了一些
海邊風景,比 地中海 還是差了一些  
  
總之,作為一個中轉站,2天時間剛剛好,感受一下 歐洲 文明的起源,以及最窮的國家正在經歷的吸引外資、百廢待興,有種穿越到80年代 廣州 的感覺…
                                
							
						
						
						
						
					
					
					
					
					因為來之前,大大剛剛訪問過,在新聞里知道一些現狀,但也沒有想到,下飛機之後映入眼帘的第一個巨大廣告牌,是用中文寫的:25萬歐元移民 希腊 。

說回旅游, 雅典 不能說是一個非常值得玩的城市,但是整體旅游服務、設施、便利性以及集中性都非常強,屬於無腦走即可看你所看的城市,沒想到可以這麼休閑。 比如 酒店,絕大多數酒店的高層、頂樓餐廳view都長這樣~


重點來了,休息一個晚上之後,第二天主要是逛衛城,及其周邊古跡。我們選擇步行到衛城。一路都是老城小街小巷,不少網紅餐廳藏在裡面,隨便一拍就是ins風,算是去衛城路上遇到的小驚喜。

衛城, 希腊 著名愛國教育基地, 雅典 的圓明園。衛城的存在意義與圓明園很相似,外國入侵的殘垣斷壁能夠喚醒新一代的民族情懷。而衛城要古老壯烈得多。






雖然除了衛城,也想不到 雅典 還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而我感受到的,是一個古老文明在非常努力的煥發新生。 雅典 的活力簡直不像 歐洲 。大街小巷人山人海,購物、吃飯、喝酒,夜夜笙歌。

雅典 人,不熱情也不冷漠,不會像 意大利 人一樣熟不熟上來就勾肩搭背說些漂亮話。有一種距離感,但剛剛好。很善待游客,也很自覺的旁觀。

然而第三天,實在沒有地方去,我坐上了去海邊大巴。本意是想去海灘看看,沒想到直接到了一帶一路海外第一個大項目, 希腊 破產之後快速崛起的新標誌: 比雷埃夫斯 港。


總之,作為一個中轉站,2天時間剛剛好,感受一下 歐洲 文明的起源,以及最窮的國家正在經歷的吸引外資、百廢待興,有種穿越到80年代 廣州 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