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城的美,在於時光對它的雕琢

行前雜記波士頓 也被稱為豆城,由於在殖民時期 波士頓 的糖烤豆子特別出名,人們口口相傳,這座城市便有了豆城/豆豆城的別名。好久沒有與朋友一起出行,於是我聯繫了大學時期的舍友,兩人商量好了行程便在五天后的周末一同踏上了前往豆城的路。
原本考慮坐飛機,但查了 紐約 到 波士頓 的車程後我們果斷決定乘大巴前往,三到四個小時的路程其實並不算太遠。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我們在一個叫Wanderu的網站買了灰狗公司的車票( 紐約 港務局客運站/ 波士頓 南站往返) ,當然網站上還可以購買火車票及其他客運公司的車票。相比較230美金(每人)的往返機票,60美金(每人)的往返車票划算多了。
大巴及火車訂票可參考: https://www.wanderu.com/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紐約 七點才日出,為了多爭取點游玩的時間我們很早就啟程了。 如鯨向海抵達 波士頓 已是中午時分,飢腸轆轆的我們下車後火速打車去了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覓食。昆西市場有著悠久的歷史,始建於1824年,1826年完工,其取名於當時的市長喬西亞-昆西。昆西市場是 波士頓 相當有名的購物中心及美食場所,有著風格迥異的店鋪和熙熙攘攘的美食街,到了這裡絕對不能錯過 波士頓 蛤蜊濃湯 (Boston Clam Chowder) 和龍 蝦捲(Lobster Roll)。美餐一頓後,我們步行前往了距離昆西市場不遠的新 英格蘭 海洋館 (New England)觀鯨。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海洋館2018年的觀鯨季為3月24日至11月18日,我們到的這一天正好是觀鯨季的第一天出海日, 波士頓 的冬天很冷,迎面吹來的強勁海風更是刺骨,建議在此時選擇下海觀鯨的蜂蜂們把自己包裹的嚴實一點。票可以到海洋館門口的售票處買,53美金一個人,聽工作人員說如果當日沒有看到鯨魚的話,票還可以免費改期。觀鯨的日程安排為每日兩次,早上十點一次,下午兩點半一次,每次出海的時長為4個小時左右。
觀鯨訂票可參考: http://www.bostonharborcruises.com/tickets_rocket-rez/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我們乘坐的輪船在離開馬薩諸塞灣(Massachusetts Bay)後加速駛向了Stellwagen Bank國家海洋保護區的觀鯨點,在那裡生活著小須鯨、長鬚鯨和座頭鯨及多種海洋生物。
輪船在北大西洋上乘風破浪地前行,我站在船頭環顧茫茫的大海,霎時間感覺我們格外渺小。海上的天氣多變,最愛天晴時太陽親吻大海,海面閃爍著一萬次的光。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由於輪船在進入保護區後開始減速慢行,我們的暈船現象稍微得以緩解。同船的游客在導游的引導下走出船艙,一齊將目光投向了十一點鐘的方向,屏氣凝神地等待著一頭小須鯨的出現。可惜的是,害羞的小須鯨游過來的時候只浮出了身體的一部分,並沒有在游客面前大膽地拋頭露面。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觀鯨之旅在晚上六點半圓滿結束,為了一解海上漂流帶給我們的寒冷和疲憊,我們在入住的科普利廣場威斯汀酒店 (The Westin Copley Place)內找了一家火鍋店大飽口福。
這家火鍋店叫Shabumaru,環境舒適愜意,但價格略貴。在店員的推薦下我們點了牛羊拼盤和海鮮拼盤,蔬菜無需另點,跟拼盤一起上的蔬菜桶里有圓白菜等食材。強烈推薦這家店的芝士魚丸。 市內穿梭美國 地鐵的誕生還要追溯到十九世紀, 美國 第一條地鐵線路於1897年在 波士頓 建成,第二次工業革命正是催生了地鐵的出現。 波士頓 的地鐵網很發達,所以我們在 波士頓 旅游時從來沒有為出行犯愁。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上圖為 波士頓 地鐵線路概覽
進入地鐵站前一定要留意地鐵口上方牌子的小字、想好自己要前往的方向。我們在老南教堂旁邊下了一個地鐵口,雖然我們都認得Copley站的標識,但在買好票進入閘口之後我們才意識到站錯了站台,想必出站再進站又要買票,無奈之下,我們坐到了Hynes Convention Center站,驚喜地發現可以在站內換邊。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坐過地鐵的藍線、紅線、橙線和綠線後,我感覺最有趣的就是綠線。綠線就像是在地下跑的公交車,只有兩節車廂,某些站的站台和軌道間沒有垂直距離,只要沒車來人們可以自由地穿過軌道到另外一邊的站台去。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相比較八百多萬人口的 紐約 ,只有四百多萬人口的 波士頓 顯得安靜了許多。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乘坐 波士頓 的地鐵和公交需要購買查理卡(Charlie Card)或查理票(Charlie Ticket)。簡單地說明一下,查理卡相當於 北京 的市政交通一卡通,可反覆充值使用。查理卡分一日卡(12美金)、一周卡(21.25美金)和一月卡(84.5美金),每乘坐一次地鐵或公交的價格為2.25美金,如不購買查理卡而選擇單一購票(查理票)的話,單程為2.75美金。如只需公交票,持查理卡的單程價格為1.7美金,持查理票的單程價格為2美金。
波士頓 地鐵購票詳解: https://mbta.com/fares/how-to-pay/subway 德渥群芳來到 波士頓 ,一定要走一走哈佛大學的校園。哈佛大學於1636年由殖民地立法機關建立,有150多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這裡學習、工作和生活過。校園的建築風格迥異,走在這裡仿佛感受到了時光倒流。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校園很大,我倒是感覺它像一個有著濃厚學術氣息的小鎮,從地鐵站出來走去大學中心區域的一路上經過了各種烘焙店、禮品店和餐廳。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哈佛書店於1932年建成,經過這裡時被它散髮著的文藝氣息所深深吸引。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上圖為約翰-哈佛雕像(John Harvard Statue),雕像上刻著“約翰-哈佛”、“建校人”和“1638”三行字,有意思的是,這些都是哈佛大學的謊言。第一,雕像並不是約翰-哈佛本人,雕塑家Daniel Chester French在1884年以 美國 律師Sherman Hoar為原型建造了這座雕像;第二,約翰-哈佛是大學的捐贈人而不是建校人;第三,大學於1636年建成而不是雕像上刻著的1638年。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上圖為哈佛大學的紀念教堂(Memorial Church),紀念教堂於1932年建成,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而不幸犧牲的哈佛大學校友。
十一點的鐘聲在紀念教堂準時敲響,棕枝主日的儀式也即刻舉行。複活節前一周的星期日為棕枝主日(Palm Sunday),聖周於這天開始。據記載,耶穌在受難前騎驢進入 耶路撒冷 ,民眾手持棕枝,熱情迎接。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Wadsworth House是哈佛大學第二古老的建築,1727年至1846年間共有九位哈佛大學校長曾在這裡居住過。1775年獨立戰爭時期,這裡也曾是時任大陸軍總司令 喬治 \- 華盛頓 和副司令查爾斯-李的臨時指揮部。 對話歷史伊莎貝拉 是 美國 著名的藝術品收藏家和慈善家,她的私人博物館於1903迎接了第一批訪客。博物館極具特色,館藏許多 美國 、 歐洲 和 亞洲 的重要雕塑、繪畫、掛毯等裝飾藝術品。不幸的是,在1990年3月18日這一天的凌晨,兩名偽裝成警察的竊賊在闖進博物館後用81分鐘偷走了13件無價之寶,這些寶貝包括十七世紀 荷蘭 藝術家倫勃朗的《在加利利還海上遇到風暴的基督》及其它兩件作品; 荷蘭 風俗畫家維米爾的《音樂會》; 荷蘭 藝術家弗林克的《方尖碑風景畫》; 法國 印象派畫家馬奈的《在托尼尼》; 法國 印象派畫家德加的五件作品和其它兩件藝術品,總估價約5億美元。這樁藝術史上的失竊大案至今未破,博物館的網站上依舊寫著“提供線索者懸賞1000萬美元”的告示。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博物館一層涼廊里的聖母子雕塑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透過 西班牙 修道院迴廊的窗洞看蔚然的庭院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上圖為十七世紀San Agustin, Atlixco和Puebla教堂的彩磚, 伊莎貝拉 本人花了數小時才將這些彩磚拼接組合好。
伊莎貝拉 出生於 紐約 的一個 富裕 的家庭,1860年她與商人Jack Gardner II結婚並移居 波士頓 。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二人經常在 歐洲 及 亞洲 多國旅行,收集了很多珍貴的藏品。
Jack Gardner在1898年因中風去世, 伊莎貝拉 為了圓二人的收藏夢在Fens買了一塊地並請了建築師Willard Sears為博物館起草建築方案。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伊莎貝拉 是一個非常熱衷於園藝的人,她的室內庭院里種植著不同時節盛開的花卉,所以一年四季這裡都是芳香滿園、綠意盎然。 伊莎貝拉 熱愛 意大利 ,博物館里除了有相當多古 羅馬 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藏品外,就連整座博物館的設計靈感也來源於 威尼斯 大運河畔的哥特式/巴 洛克 式的建築巴 巴羅 宮(Palazzi Barbaro)。從旱金蓮到繡球花再到蘭花,庭院每個角落都充滿了 伊莎貝拉 的氣節和她對自然的嚮往。 書盈四壁波士頓 公共圖書館距離我們入住的酒店只有三分多鐘的步行距離,由於周日的開放時間為下午一點至下午五點,所以我們在玩了一大圈之後才回到這裡參觀。圖書館於1848年建成,僅次於 美國 國會圖書館為 美國 第二大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外部恢弘大氣、內部優雅別緻,一層的庭院更是為人們提供了舒適、雅緻的讀書場所。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樓梯兩側守衛著圖書館的 石獅 子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圖書館的庭院仿 羅馬 文藝復興時期的文書院宮(Palazzo della Cancelleria)而建成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 美國 雕塑家Frederick William Macmonnies的雕塑《酒神巴克斯的女祭司與嬰兒法翁》(Bacchante and Infant Faun),巴克斯為 羅馬 神話中的酒神。 何時再出發?
波士頓自助遊攻略
短短的 波士頓 兩日游轉瞬即逝,當學生的時候我沒有好好利用假期出門游玩,想想就後悔。上班了假期少之又少,自己卻又總惦記著去哪旅游旅游,所以現在一有空就往外跑。除了跟朋友和家人一起旅行之外,自己一個人跑跑顛顛的時候也有。工作是一方面,我想應該趁著年輕去看看世界,抱著極大的熱情和好奇心去求知、去探索遠方的故事。我不愛自拍,因為我向來喜歡把相機的內存留給旅行中見到的一花一木,走過的街頭巷尾或是一些短暫易逝的美好。
這段旅行的結束又意味著下一段旅行的開始,我始終相信旅行帶給我的力量能支持我一生在路上不斷地行走,去感受世界的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