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湖南張家界的豪情的土家摔碗酒、“下三鍋”的典故、特色

湖南張家界的豪情的土家摔碗酒、“下三鍋”的典故、特色

在 湖北 、 湖南 的土家族居住地游玩,都能遇到這樣的酒肆或酒坊。
掛著酒幡,擺著酒罈,拉著大幅標語,酒保大聲吆喝著,“走一走,看一看,瞧一瞧,站一站,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來一碗摔碗酒,摔掉煩惱,摔出福氣,年年好運”。
張家界自助遊攻略
↑溪布街 一塊錢一摔,一個陶泥的土碗,那麼古樸,土家族的土法釀製的養生酒,瀰漫著燒酒的香氣。
張家界自助遊攻略
↑溪布街 一堆堆破碎的土碗,堆放在一起,顯示著生意的 興隆 。
張家界自助遊攻略
↑溪布街 走進酒坊,滿屋瀰漫著酒糟的濃烈的味道,
張家界自助遊攻略
↑溪布街 典故摔碗酒的民間傳說是某個時代,土家族的兩個族長或是兄弟之間有了恩怨,為了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兩人決定盡釋前嫌,於是共飲一碗酒,以示今後的 友誼 與和諧,飲過之後,將碗摔碎,以泯恩仇,也顯示了二人的肚量和豪氣。但是從今天的摔碗酒看,已經完全轉化為一種友情的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心與心貼的更近了。 張家界高粱酒沒有和摔碗酒,在一家“下三鍋”,買一小瓶高粱酒,2兩裝的,一個人,喝點小酒,舒筋活血,消除疲勞。
張家界自助遊攻略
↑溪布街 “下三鍋”朝廷曾多次派大軍抗倭,都慘敗告終。尚書張經上奏朝廷,請徵湘鄂西土兵平倭,明 世宗 準奏,派經略使胡宗憲督辦。 永定 衛茅崗土司覃堯之與兒子覃承坤及 桑植 司向 鶴峰 、 永順 司彭翼南、容美司(今 湖北 鶴峰 )田世爵等奉旨率士兵出征。時值陰曆年關,覃堯之深知一去難返,決定與親人過最後一個年,於是下令:“蒸甑子飯,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過年再出征。”因時間緊,來不及作許多菜,就來個腊肉、豆腐、蘿蔔一鍋燉,叫作“合菜”,吃了好上路。這道菜以後演變成“三下鍋”。士兵上前線後,很快打敗倭寇,收復失地, 世宗 親賜匾額,上書“東南戰功第—”。志書記下了這段歷史:“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將士,除夕,倭不備,遂大捷。後人沿之,遂成家風。”下三鍋也因此成為了 湖南 湘西 的一道名菜。
張家界自助遊攻略
↑溪布街 有乾鍋、湯鍋之分,多種肉類可以下到鍋里,每次下三種,故稱為“下三鍋”。湯鍋可以下白菜等蔬菜。
張家界自助遊攻略
↑溪布街 在 張家界 ,很多館子都打出下三鍋的招牌,其中富正毅是最多的。
張家界自助遊攻略
↑溪布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