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極找不到北 ——吉林、哈爾濱、漠河行(10)
                                    定了7:00的鬧鐘,7:20醒來,鬧鐘響時我竟然沒有聽見。妻子說,你睡得太沉了,我沒喊你,抓緊洗漱吧,7:30早餐,我們是桌餐,不是自助餐,去晚了讓他們等我們不合適。  
進入餐廳的一個大包間,包間里擺了六七桌餐桌,但只有我們六個人來吃早餐,一個大眼睛的女服務員在餐桌旁站立。在等早餐的時候,我想抽煙,問大眼睛服務員是否可以?她嚴肅地說,餐廳里不能抽煙。
我的早餐向來非常簡單,一個饅頭、一個雞蛋、一碗稀飯即可。我先吃完早餐,習慣性地摸出了香煙。想到這裡不能抽煙,不自覺地向大眼睛服務員望去,她也正盯著我的動作呢。我想故意逗逗她,便沖她笑笑說,一進餐廳我就發現你特像一個人。她警惕地問,像誰啊!我說,沒有人跟你說過嗎?你像姚晨啊,特像,絕對地明星範兒!“姚晨”噗嗤一聲笑了起來,說,哪有啊!我拿出香煙,對她說,這裡沒有其他客人,我抽一支了啊!“姚晨”面帶笑意地點點頭。
早餐後,他們幾位按照昨天的約定,去 黑龍江 邊拍照。每人帶一杯熱水,向空中飄灑,熱水和冷空氣相遇會形成濃濃水霧,用相機把這個瞬間記錄下來。我在客房,推開窗戶,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能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但我沒有興趣參與其中。B團長後來批評我說,把自己的年齡忘掉,該體驗的體驗,該嘗試的嘗試,要與時俱進。B團長的批評我虛心接受。 他們拍照完後我們上車,李師傅帶我們開始了 北極 村的游覽。
他們拍照完後我們上車,李師傅帶我們開始了 北極 村的游覽。  
我讀過一本書,書名叫做《在路上▪直到 漠河 以北》(陳宣宣著,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書中記載的 北極 村真的就是一個村落,“整個 北極 村普遍的院落格局就是典型的 東北 農村院落。籬笆院子隔著一戶戶人家。”書中還寫道:“我和老三踩著零碎紊亂的步伐,往村子里走去。我走在泥濘的道路上,一步一滑地往前挪移,心中又掠起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艱難。”
經過短短幾年的建設,如今的 北極 村已經“舊貌換新顏”了。作者曾經住過的“五十三度半青年驛站”如今就在 北極 村的主幹道上,我很想知道,那個叫李旭的男青年還是驛站的老闆嗎?我甚至很想穿越一回,回到陳宣宣曾經住過的那個 北極 村。現在的 北極 村太不像“村”了,說它是 北極 鎮都不准確,應該叫 北極 城才更為貼切。路面寬闊,屋舍儼然,廣場氣派,店鋪林立,哪裡還有“村”的感覺?有關部門、有關方面、有關人員是否想過,當你們投入巨資把 北極 村弄得不像“村”的時候,會不會事與願違?會不會適得其反?
我的建議是:禁止旅游車輛進入,取消 北極 村的星級酒店,高檔飯店,景區內可以有雪橇、馬車等交通工具。把 北極 村還給村民,就是把 北極 村還給全國人民。 北極 村的大小景點很多,如最北哨所、北望埡口廣場、最北郵局、最北一家(商店)、金雞之冠等。整個 北極 村或者說整個 漠河 都在圍繞著“北”做文章。這些景點原本就在一個村子里,相距不遠。如果在村子里住下來,隨意地溜達幾天,同時感受著 北極 村“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的村之朝暮,應該是很有味道的。
北極 村的大小景點很多,如最北哨所、北望埡口廣場、最北郵局、最北一家(商店)、金雞之冠等。整個 北極 村或者說整個 漠河 都在圍繞著“北”做文章。這些景點原本就在一個村子里,相距不遠。如果在村子里住下來,隨意地溜達幾天,同時感受著 北極 村“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的村之朝暮,應該是很有味道的。 

 坐車游覽一個個景點,拍照完畢即趕赴下一個景點,對於這種旅游方式,說實話,我找不到任何感覺。雖然人在 北極 村,我依然找不到“北”。
坐車游覽一個個景點,拍照完畢即趕赴下一個景點,對於這種旅游方式,說實話,我找不到任何感覺。雖然人在 北極 村,我依然找不到“北”。  
幾乎所有的游客都在說著同一個話題:在 北極 村,終於找到北了! 找不到北,是指在生活中找不到方向,理不出頭緒的意思。到 北極 村找北,雖然帶有調侃的意味,但許多人不堪生活的重負和工作的壓力,產生無助、無力、無奈、無聊的倦怠感,確是不爭的事實。在生活中找不到北的人到了 北極 村依然找不到北,事實上,也沒有幾個人真的奢望在這裡找到北。那些說“我找到北”的人,只不過是一種情緒的宣泄罷了。
找不到北,是指在生活中找不到方向,理不出頭緒的意思。到 北極 村找北,雖然帶有調侃的意味,但許多人不堪生活的重負和工作的壓力,產生無助、無力、無奈、無聊的倦怠感,確是不爭的事實。在生活中找不到北的人到了 北極 村依然找不到北,事實上,也沒有幾個人真的奢望在這裡找到北。那些說“我找到北”的人,只不過是一種情緒的宣泄罷了。  走馬觀花地看完了所有景點,我們離開 北極 村趕往 漠河 吃午飯。
走馬觀花地看完了所有景點,我們離開 北極 村趕往 漠河 吃午飯。  
李師傅帶我們去了 漠河 的“外婆家”飯店,我們所在包間的是“村長家”。D女士狀態不佳,疑似傷風感冒了。A先生、C先生也感到咽喉不適。 午飯後,離開 漠河 前,李師傅帶我們看了 漠河 縣西邊的“ 北極 星公園”。 北極 星公園的 北極 星雕塑是 漠河 縣的標誌性建築,兩隻天鵝造型加 北極 星直指藍天。昭示著浴火重生,富於生命力的 漠河 ,正走出森林,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站在“ 北極 星公園”的頂部,可以俯瞰 漠河 縣城。
午飯後,離開 漠河 前,李師傅帶我們看了 漠河 縣西邊的“ 北極 星公園”。 北極 星公園的 北極 星雕塑是 漠河 縣的標誌性建築,兩隻天鵝造型加 北極 星直指藍天。昭示著浴火重生,富於生命力的 漠河 ,正走出森林,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站在“ 北極 星公園”的頂部,可以俯瞰 漠河 縣城。  公園對面有一家“ 北極 皮草專賣”,李師傅說,你們如果想買一些手套、圍巾、馬甲之類的可以在這裡選購,如果想買貂皮大衣等貴重衣物,我建議你們還是到 哈爾濱 的大商場去買,品種多,而且選購的餘地比較大。
公園對面有一家“ 北極 皮草專賣”,李師傅說,你們如果想買一些手套、圍巾、馬甲之類的可以在這裡選購,如果想買貂皮大衣等貴重衣物,我建議你們還是到 哈爾濱 的大商場去買,品種多,而且選購的餘地比較大。  
我們進入店鋪。我向來不穿皮草,潛意識里還是動物保護情結在起作用。聽了 吉林 楊師傅“穿貂兒”擋寒的介紹,有點動心,想買一件馬甲,冬季在書房讀書寫作的確需要。除了馬甲,又試了幾頂帽子,有一頂帽子他們一致認為我帶著好看。B女士直接說:這個買下,毛線帽該扔了,我早就想說了,那個毛線帽不適合你。我們在這邊說著貂兒的馬甲、帽子,那邊妻子已經給外孫買了一款兔毛的帽子,要價500,妻子攔腰砍價, 成功 拿下。妻子看了我戴著的那款帽子和我看中的哪一款馬甲,悄悄發出懿旨:“都要了”。接著又是一番砍價,也都拿下了。皮草店的店長和兩個店員都是三十多歲的女人,口齒伶俐,精明能幹,但在妻子面前顯然太嫩了。她們三人議論說,這個阿姨太能砍價了,這哪裡是購物,簡直就是明搶!我說,你們可以不賣啊!女店主說:“你沒見剛纔那個架勢,阿姨直接就把馬甲裝起來了,再不同意,她連我們三個人都要一起買走了!真沒見過這樣的。”我說:“拉倒吧,你們知足吧,她在別的商場買衣服,幾乎每個營業員都是含著眼淚把衣服賣給她的。”妻子在旁邊插話說:“今天時間緊,老娘沒工夫跟你們啰嗦,要在平時,就這個價格,我連眼皮都不掀一下。從 南京 到 北京 ,買的沒有賣的精,老娘我懂!不說了,該上車了,孩子們,咕嘟拜了!”
上車後,他們幾位學著 吉林 楊師傅的話,不停地跟我開玩笑:“劉校也穿貂兒了!”。A先生給我拍了一組照片,並配上文字,從“我真的穿貂了?”到“我真的穿貂了”,一組照片連起來,我簡直成了老頑童了!
李師傅把我們送到了 漠河 火車站,乘坐K7040次列車返回 哈爾濱 。 2018年2月14日整理
2018年2月14日整理  
  
                                
							
						
						
						
						
					
					
					
					
					進入餐廳的一個大包間,包間里擺了六七桌餐桌,但只有我們六個人來吃早餐,一個大眼睛的女服務員在餐桌旁站立。在等早餐的時候,我想抽煙,問大眼睛服務員是否可以?她嚴肅地說,餐廳里不能抽煙。
我的早餐向來非常簡單,一個饅頭、一個雞蛋、一碗稀飯即可。我先吃完早餐,習慣性地摸出了香煙。想到這裡不能抽煙,不自覺地向大眼睛服務員望去,她也正盯著我的動作呢。我想故意逗逗她,便沖她笑笑說,一進餐廳我就發現你特像一個人。她警惕地問,像誰啊!我說,沒有人跟你說過嗎?你像姚晨啊,特像,絕對地明星範兒!“姚晨”噗嗤一聲笑了起來,說,哪有啊!我拿出香煙,對她說,這裡沒有其他客人,我抽一支了啊!“姚晨”面帶笑意地點點頭。
早餐後,他們幾位按照昨天的約定,去 黑龍江 邊拍照。每人帶一杯熱水,向空中飄灑,熱水和冷空氣相遇會形成濃濃水霧,用相機把這個瞬間記錄下來。我在客房,推開窗戶,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能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但我沒有興趣參與其中。B團長後來批評我說,把自己的年齡忘掉,該體驗的體驗,該嘗試的嘗試,要與時俱進。B團長的批評我虛心接受。

我讀過一本書,書名叫做《在路上▪直到 漠河 以北》(陳宣宣著,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書中記載的 北極 村真的就是一個村落,“整個 北極 村普遍的院落格局就是典型的 東北 農村院落。籬笆院子隔著一戶戶人家。”書中還寫道:“我和老三踩著零碎紊亂的步伐,往村子里走去。我走在泥濘的道路上,一步一滑地往前挪移,心中又掠起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艱難。”
經過短短幾年的建設,如今的 北極 村已經“舊貌換新顏”了。作者曾經住過的“五十三度半青年驛站”如今就在 北極 村的主幹道上,我很想知道,那個叫李旭的男青年還是驛站的老闆嗎?我甚至很想穿越一回,回到陳宣宣曾經住過的那個 北極 村。現在的 北極 村太不像“村”了,說它是 北極 鎮都不准確,應該叫 北極 城才更為貼切。路面寬闊,屋舍儼然,廣場氣派,店鋪林立,哪裡還有“村”的感覺?有關部門、有關方面、有關人員是否想過,當你們投入巨資把 北極 村弄得不像“村”的時候,會不會事與願違?會不會適得其反?
我的建議是:禁止旅游車輛進入,取消 北極 村的星級酒店,高檔飯店,景區內可以有雪橇、馬車等交通工具。把 北極 村還給村民,就是把 北極 村還給全國人民。




幾乎所有的游客都在說著同一個話題:在 北極 村,終於找到北了!


李師傅帶我們去了 漠河 的“外婆家”飯店,我們所在包間的是“村長家”。D女士狀態不佳,疑似傷風感冒了。A先生、C先生也感到咽喉不適。


我們進入店鋪。我向來不穿皮草,潛意識里還是動物保護情結在起作用。聽了 吉林 楊師傅“穿貂兒”擋寒的介紹,有點動心,想買一件馬甲,冬季在書房讀書寫作的確需要。除了馬甲,又試了幾頂帽子,有一頂帽子他們一致認為我帶著好看。B女士直接說:這個買下,毛線帽該扔了,我早就想說了,那個毛線帽不適合你。我們在這邊說著貂兒的馬甲、帽子,那邊妻子已經給外孫買了一款兔毛的帽子,要價500,妻子攔腰砍價, 成功 拿下。妻子看了我戴著的那款帽子和我看中的哪一款馬甲,悄悄發出懿旨:“都要了”。接著又是一番砍價,也都拿下了。皮草店的店長和兩個店員都是三十多歲的女人,口齒伶俐,精明能幹,但在妻子面前顯然太嫩了。她們三人議論說,這個阿姨太能砍價了,這哪裡是購物,簡直就是明搶!我說,你們可以不賣啊!女店主說:“你沒見剛纔那個架勢,阿姨直接就把馬甲裝起來了,再不同意,她連我們三個人都要一起買走了!真沒見過這樣的。”我說:“拉倒吧,你們知足吧,她在別的商場買衣服,幾乎每個營業員都是含著眼淚把衣服賣給她的。”妻子在旁邊插話說:“今天時間緊,老娘沒工夫跟你們啰嗦,要在平時,就這個價格,我連眼皮都不掀一下。從 南京 到 北京 ,買的沒有賣的精,老娘我懂!不說了,該上車了,孩子們,咕嘟拜了!”
上車後,他們幾位學著 吉林 楊師傅的話,不停地跟我開玩笑:“劉校也穿貂兒了!”。A先生給我拍了一組照片,並配上文字,從“我真的穿貂了?”到“我真的穿貂了”,一組照片連起來,我簡直成了老頑童了!
李師傅把我們送到了 漠河 火車站,乘坐K7040次列車返回 哈爾濱 。


 
							 
										 
										 
									 
									 
									 
									 
									 
										 
										 
										